《论语》三则

2020-03-03 17:44
领导月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丈人夫子道义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①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②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④。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原文据中华书局2012年版《四书章句集注》)

【注释】

①执舆:执辔(拉马的缰绳)。本为子路驾车,因子路已下车,故由孔子代驾。

②辟:同“避”。

③耰(yōu):播种之后,再以土覆之,摩而平之,使种入土,鸟不能啄。

④蓧(diào):古代除田中草所用的工具。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凤凰呀!凤凰呀!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最终没能同他交谈。

长沮、桀溺二人一同耕田,孔子路过,叫子路去问二人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位驾车的是谁?”子路答:“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那位孔丘吗?”子路答:“是的。”长沮便道:“那他早晓得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问:“您是谁?”子路答:“我是仲由。”桀溺又问:“您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答:“对的。”他便道:“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革它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农活。子路回来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道:“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能同谁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却远落在后面,碰到一个老丈,他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丈道:“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把拐杖插在地上去除草了。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路旁。老丈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道:“这是位隐士。”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却走开了。子路便道:“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你原想使自己纯洁,却不知道这样隐居便是忽视了君臣间的必要关系。君子出来做官,只是尽应尽之责。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这件事),早就知道了。”

【简析】

《论语》中这三则最为显著地体现了儒家的“共同体”精神,足见孔子本着“道义共同体”与陌生人,尤其是破坏共同体的陌生人交往时,有着强烈的道义担当,以及共同体的主人翁意识与忧患意识。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这四位隐士对于孔子与子路来说,显然是完全陌生的人。通过孔子、子路对待隐士的态度与言辞,有三点可以看得很清楚:其一,对待隐士,既希望谦虚求教有所进益,也想要正告隐士应该将自洁其身与兼善天下结合起来,以广其志。隐士认为其时天下不能有所作为,而孔子和子路则不仅认为君子处世有无可逃避的道义与责任,还希望隐者能改变忘情、忘世的态度,一起努力拯弊救乱。其二,对待时世,正是因为世衰道丧、废义乱伦,才需要有才德之人以民胞物与之仁来入仕救民、扶世教而正人心,不能避世忘义而但求保身远害。在儒家看来,世人都是荣辱与共的一体同胞,虽然暴乱之人破坏社会的和平稳定,但普通百姓都是无辜的,君子当然不忍、不能弃绝不顾,仍应量力而行。其三,对待自己,即便力有不及,也要为所当为,甚至栖栖惶惶“知其不可而为之”,充义理之心,养浩然之气,拯救生灵于涂炭之中而情不容已。正如陆陇其《四书讲义困勉录》引用顾泾阳的话所说:“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一言以蔽之,孔子视隐士以及天下所有的熟人与陌生人(即全人类)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任何人都不能因偏安一隅而置身事外。

猜你喜欢
丈人夫子道义
夫子的挑战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母亲节感怀
“丈人”未必是“岳父”
“丈人”未必是“岳父”
“丈人”未必是“岳父”
夫子亦“愚”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
短文改错训练:Watch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