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3 17:29
关键词:民歌留学生山西

李 静

(太原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山西 太原030024)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实施,世界各地兴起了“汉语热”。据教育部统计,海外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达1 亿。2018 年,来华留学人数达49.2 万人①钟曜平:《铸就辉煌的教育道路——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教育报》2019 年9 月29日。。在此情势下,来晋留学生也不断增多。这些留学生来晋后,除了基本语言需求外,还渴望通过山西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风土民情,感知中国的发展进步。因此,在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应秉承“精准供给”理念,重视其实际需求,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助益他们的学习生活。鉴于此,发掘、选择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教学资源来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就很有价值和必要,具体表现在:

其一,就来晋留学生而言,他们初来乍到、人地两疏,大多会经历一个文化休克期,心理上惶惑不安,对周遭事物也感到一片茫然。对此,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山西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对其克服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加速跨文化适应进程会很有帮助。而且,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一些山西文化,也能提高其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减少学习焦虑,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弥补目前“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不足,提升学习效果。

其二,就汉教教师而言,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现今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依照《发展汉语》《会通汉语》等国家级规划教材来进行,文化知识部分重在中国通识教育,对纷繁复杂的地域情形兼顾不及,而且教材内容也不是最新的,缺乏应有的激励作用。以上这些多少都与留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也导致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单调。而巧用山西文化资源来辅助教学,可以充实教学内容,鲜活生动的事例也便于留学生学习和实践。

其三,就山西发展而言,有助于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好山西文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而言,山西文化虽底蕴深厚,但输出不强,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山西要打造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就需抓住各种机会,加快文化输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介绍些山西地域文化、风土民情,发挥好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作用,努力使来晋留学生成为山西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可以有力助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

在山西地域文化宝库中,民歌无疑是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语言生动、形式活泼,加上所呈现出来的地域特色、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使其具有了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和可能。笔者曾对此作过调查和访谈,受访留学生34人,他们分别来自阿富汗、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汉语中级水平,大多表示来华前听过一些简单的中文歌曲(31人),但没有听过山西民歌(28人)。在进行教学实验前,他们大多对中文歌曲尤其是民歌辅助教学充满好奇、抱有兴趣。

一、山西民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

关于音乐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国外有研究表明,学音乐和学外语是相互助益的。①Lowe,Anne Susan,The Effect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Music Learning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on the Mutual Reinforcement of Musicand Langua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95.这也得到了桑代克(1913)、布鲁纳(1960)、加涅(1977)等心理学家的理论支持。歌曲通过其节奏和音乐性,有助于语言结构的学习和记忆。在外语课堂上恰当使用歌曲,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音技能,助其学习词汇、语法和句型,增加课堂乐趣,还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实为很有价值的教学工具。②Boukhatem Nadera,Promoting Student Motivation in EFL Classroom:Through Extended Music Education,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99(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学者建议,可利用音乐、语言的密切关系,用中文歌曲辅助教学。③赵守辉、罗青松:《汉语课堂引进唱歌》,《汉语学习》1994年第4期。更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可将民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并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和实践。④赵方禹:《将中国民歌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山西号称“民歌之乡”“民歌海洋”,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些民歌地域特色浓厚,蕴含着乡土气息,富有历史文化价值,为其应用于在晋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了可能。

1.歌词和音调富有方言性。民歌与方言关系密切,山西民歌很多用到了晋地方言,这种方言特点,既体现在歌词上,也体现在音调上。如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中的“榆树树”“圪节节”“金针针”等,《樱桃好吃树难栽》里的“山沟沟”“黑黝黝”等,还有“眊”(看)字,都非常传神地表达出了方言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来晋留学生经常处于一个方言语境中,在坚持普通话教学之余,适当引入一些方言词语,可以让他们达到语言学习的正迁移效果,增强其汉语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这也符合教学实用性原则。

2.语言朴素直白,富有张力。不少山西原生态民歌,靠着老百姓口口相传传唱至今,没有华美的歌词,多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即兴编创而成。其描摹物事细腻入微、鲜活生动、充满趣味性,感情真挚浓烈,很容易将人代入。在修辞手法上,善用比喻、比兴和直叙,如《桃花红杏花白》歌词就是典型的“开花调”格式,一开始不直言其事,而是以“花”起兴;《汾河流水哗啦啦》中则用流水比人心。在形式上,多为章段结构,句式比较整齐,句子间讲究对应、重复。歌词大多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便于识读记忆。

3.反映了山西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具有知识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人群唱一地曲”。山西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山西地域文化,从中传递出不少山西省情、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譬如脍炙人口的民歌《走西口》,就通过一对迫于生计不得不分离的新婚夫妻在离别之际凄苦缠绵的对唱,反映了近代山西商人背井离乡、去口外讨生活的艰辛,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饱含着时代的沧桑。山西新民歌代表《人说山西好风光》里面提到了五谷、太行山、吕梁山、汾河、杏花村等山西标志性地点和特产,堪称晋地风土民情的微缩介绍。

二、将山西民歌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现今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渠道,课程类型主要是听说读写。 如果将山西民歌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在歌曲选定上至少应注意六点:(1)趣味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与情境有关①,因此,歌词宜简洁生动、故事性强,便于创设语言情境。语调宜合辙押韵,章段宜整齐重复,便于加深记忆。(2)实用性。语料真实自然,具有交际实用性。(3)关联性。民歌主题、内容等尽量与所学教材相关,便于借机导入。(4)规范性。所选歌曲歌词应尽可能符合现代汉语规则,减少歧义。演唱者应发音清晰规范,减少学习障碍。(5)适度性。所选歌曲应与留学生学力相当,在其可接受范围之内。(6)知识性。对所选歌曲应做好背景知识介绍,能满足留学生的文化需求。基于此,笔者以太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留学生汉语中级班学生为对象,尝试在教学中导入山西民歌,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一)听说课引入山西民歌

根据上述注意事项,笔者选定歌唱家阎维文的《汾河流水哗啦啦》和《桃花红杏花白》作为教学内容。这两首民歌风格各异,前者是新民歌代表作,歌词比较整齐,传统民歌中的叠字、衬字运用得较少;后者是传统民歌,其中不少方言土语,但歌词相对简单。歌曲教学不同于话题教学,其对教学准备工作要求相对较高,教师需事先将歌词文本打印出来,并全部注音、划出生词,备好生词卡、视频影音、图片等。教学设计秉承先易后难,先建构后应用的理念,基本按照预热主题和材料——预听歌曲掌握大意——再听歌曲抓取细节——课后功能训练这样的顺序展开。

民歌辅助教学,知识性背景介绍不可或缺。课程导入之前,教师需向留学生简要介绍有关歌名、歌词、歌手等基本信息,并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以使其对目标民歌有个大致把握。在正式教学环节,先给学生播放一至两遍歌曲,不求其能听懂歌词,更多是让其感知歌曲的情感。然后,对照歌词文本,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歌词,逐个扫清词汇障碍,帮学生领会大意。接着,重放一到两遍歌曲,重要部分可稍稍停顿,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加深记忆。之后,采用“歌词填空”“看图说话”“判断对错”等形式进行练习,这些被证明是很有用的测试手段。课后,则将一些拓展练习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们进行交际训练。

需要指出的是,除上述直接运用外,还可以结合教材话题,借机进行间接导入。以《会通汉语·听说3》第七课“中国好嗓子”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时,便可借此介绍一下山西民歌、山西籍歌唱家,然后导入相关内容。当然,采用民歌辅助教学时,教师需对语料中的语言点有清晰准确的把握,注意挖掘其中的亮点,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特别是涉及到方言时,在坚持规范性的基础上,要突出实用交际原则,适当向学生介绍些山西语言文化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方言词汇。例如,讲解《桃花红杏花白》时,可对其中的“我”“俺”进行一番比较。同时也要解释清“榆树树”与“六瓣瓣”的区别与联系,同为叠音词使用,但前者是名词叠音词,后者是量词叠音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读写课引入山西民歌

读写课引入山西民歌,也有直接引入、间接引入两种途径。直接引入就是教师直接将山西民歌歌词作为阅读材料。笔者选定了歌唱家郭兰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歌词浅显易懂、内涵丰富、韵律和谐、上口易记,是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一体的上好素材。

教学准备阶段,教师结合歌曲主题搜集整理一些山西的标志性事物,用浅显的语言制作反映山西地理、文化、民情的课件。事先把全部注音的歌词阅读材料打印出来,分发给留学生预习;阅读材料突出语块教学,进行分区设计,在主体歌词之外,凸显实用词组、常见短句和语法结构,突出与歌词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文化语句”。教学过程中,先向留学生展示背景知识课件,并播放歌曲视频,以便对阅读材料进行预热,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歌词,解释其中的生词、词组和句型,让学生基本掌握歌词大意;接着,设置一些细节问题,限定时间让学生再次阅读、作答,检查其学习效果。读后写作阶段,联系阅读材料,让留学生结合各自实际谈谈对山西的印象,书面作文、口语表达皆可,以拓展其语言能力。

间接引入需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以《发展汉语·初级读写2》第五单元《黄河九十九道弯》一文为例,教师在带领留学生学习时,顺势引入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这首歌曲短小精悍,唱词近于口语,生词较少,语意不断重复,便于识记。通过介绍黄河的背景知识、山西和黄河的渊源、播放民歌视频、领读歌词文本等,让留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增强汉语语感。读后写作阶段,则向学生展示黄河弯道,如山西永和县乾坤湾的壮美图片,让其结合教材内容和歌词文本边思考边写作①研究表明,通过出声思维法进行写作训练,是二语习得的有效教学策略。参见:BarryBai,Understand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Use of Selfregulated Writing Strategies Through Thinkaloud Protocols,System,2018,78.,谈谈对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印象,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

三、将山西民歌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经过多次听说读写训练后,参与的留学生对山西民歌以至山西历史、民俗等都有了一定了解。有学生反映:“山西民歌既好听又有意思,第一次听就爱上了”,“听山西民歌很开心,因为一方面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山西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汉语水平”。留学生均表示山西民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他们学习汉语有很大帮助。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能力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扮演好“内容设计师、语言文化传播者、学习向导”②JuanYang,Understand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belief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students in an English context,System,2019,80.的角色。基于此,在山西民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几个方面需引起足够重视。

第一,重视语素教学,突出综合训练。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包括三个关键部分:语言输入(阅读和听力)、同化(内部加工和记忆)和语言输出(口语、写作和翻译)。运用民歌辅助教学,并非为了娱乐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参与语言学习。山西民歌的方言特点是其地域特色的生动体现,但也给对外汉语教学造成了一些干扰。因此,在运用民歌教学时,需尽量规避那些方言特点明显的歌曲,选歌应新旧兼顾,以新为主,选取教学相宜的山西民歌,并对不符合汉语规范的语词、语音、语法现象等加以适当解释,但不必过度解读,以免引发留学生学习障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将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突出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

第二,重视教材研读,注重配套关联。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材料。好教材凝聚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智慧,值得教师们用心研读,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和优势,真正把教材读懂、读通、读“活”。可以说,熟悉教材是教师重要的课前热身,也是其合理导入民歌的基础。教师应对照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搭建语言“桥梁”,把合适的民歌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帮助留学生加深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并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第三,重视“显”“隐”结合,优化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外显和内隐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机制,两者根本差异在于是否有意识参与(外显受意识控制,内隐反之)。在二语习得中,当学习者共同使用二者时,学习效果最好。因此,重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作用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①阳志清、杨烈祥:《外语教学中的内隐/外显学习动态权衡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12期。在运用山西民歌辅助对外汉语教学时,应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和手段,特别是运用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因为“在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眼睛和耳朵,但眼睛是最基本的(官能)”②Rivers,W.M.,Teaching Foreign-language Skill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p.330—340.。图文影音的直观呈现,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助益其语言学习。

第四,重视文化教学,增强文化自信。周思源先生认为,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文化定位表现为“文化因素”或“文化背景知识”。而且,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越往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对文化需求越多,文化教学的比重应随之逐步提升。③周思源:《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观念》,《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因此,在引入山西民歌时,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疏解语言中的文化障碍,当然注释最宜就事论事,不要过于展开。而这也对汉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加强修养,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推介中华文化,满足留学生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民歌留学生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