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悟道 自主探寻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构建“四策”

2020-03-03 15:55:12韩振华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364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辩论数学知识情境

韩振华(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 364000)

一、互动共鸣,答疑知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善于观察、渴望表现。构建“说理”课堂首要基础是创设一个和谐互通的环境,营造轻松易学的学习氛围。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生活和发展的主体。他倡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权威,以引导者身份,通过设计趣味、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同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师生之间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勇于表达,与教师的疑惑解答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互动“说理”氛围中进行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学习,更容易通晓数理知识。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并能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一个“说理”的情境,将角的常用单位“度”的知识,通过具象的图形转化,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让学生相互比一比观察谁画的角大,谁的小。通过观察比较,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这时,有的学生回答是通过对比角的开口,有的学生说我们将两个角重合进行对比……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发出疑问:两个角对比到底大多少呢?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想要去了解角度的大小问题。有了前面的互动环节铺垫,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并通过学习量角,明白“角的度量”的数学知识: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度的符号是“ °”。

二、合作交流,辩论明理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求知欲、好奇心,并能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感。为此,教师要注重开展团队合作形式“说理”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和“说”的展示机会。例如,教师可定期举办数学知识主题的辩论赛,依据学生的数学水平与能力进行科学分组,并以小组为合作单位进行辩论。通过这样小组合作“辩论”的方式,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理”,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中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思维碰撞出火花,并在激烈的辩论中进行推理验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时,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将“我要从这儿起跑!”设为辩论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辩论,并通过“说理”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向每组发放一张“跑道图”,让学生观察各自小组的跑道图,并进行合作交流: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比赛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通过这样的辩论“说理”,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体验,让数学知识在学生辩论说理中增值。

三、自主实践,探究寻理

数学知识是数学与生活结合的产物,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借助经验,自主“寻理”。通过唤醒学生数学实践应用意识,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自身思维融合在一起,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探寻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说理”引导学生探析数学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教学内容更为真实,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理解、探寻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深层次道理。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学侧重点放在理解圆的概念上,归纳圆的特征,并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首先,教师通过解析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根据画面情境,你能找出圆形物体吗?通过“说理”让学生将圆与日常生活进行关联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导入研究圆的课题。接着,跳脱传统教育思路,在讲解理的过程中,以该课知识点为基础,创设让学生自主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利用生活的物品或工具来画圆,并探究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随后,进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将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反复对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更多圆的知识,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折痕相交于一点,交点位于圆中心。最后,让学生动手来画一画,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用字母r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用字母d 表示。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深化自主实践,让学生进入自主寻理过程。“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自主实践学习,让学生探寻理解数学知识。

四、科学评价,内化真理

除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探寻数学知识外,小学数学“说理”课堂这艘“帆船”更是离不开科学多元化评价这个好“舵手”。只有通过有效科学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进步的方向,让“说理课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既能实现与学生及时的“对话”,使教师更加全面认知和评价学生,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真正地将传道授业解惑落实到每一个学习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科学评价的引导下,内化真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去提升综合数学学习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说理课堂”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立足小学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实际,革新教学观念,创设一个和谐互通的环境,营造轻松易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从教师引导着学生“说”到唤醒学生主动地去“说”,再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自身思维融合在一起,自主探寻真理。同时,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而且还能提升其数学素养,从而让学生在“说理课堂”中真正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

猜你喜欢
辩论数学知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英语文摘(2020年4期)2020-07-28 07:57:34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8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6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英语文摘(2019年3期)2019-04-25 06:05:32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