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0-03-03 14:02李从照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民主

李从照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1]因而在探讨五四精神时也应从当时特定的时代条件出发。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从狭义上说,五四运动特指1919 年5 月4 日爆发的“五四”事件,以及随后扩展到全国范围的爱国救亡运动。从广义上说,它是指从1915 年由陈独秀为代表创建《新青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到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段历史。研究历史问题,研究者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不管是从狭义的角度,还是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五四运动,都应密切关注历史事件“此前、彼时、此后”的历史动态。

一、五四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新思潮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篡夺了国家政权以后,不但毁弃了《临时约法》,而且进一步打击革命势力,发起了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潮,企图复辟帝制。大批进步人士开始对政治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上出现的种种乱象极其不满,纷纷要求从思想理论层面上进行反思,试图从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新文化运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提倡切中时弊的民主与科学,提倡人们的个性解放,反对和抨击了专制迷信的腐旧思想。新文化运动撼动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个性解放和实行新文学,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五四精神的形成播下了种子。

(二)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919 年,英、法、美等战胜国与德国、意大利等战败国一起聚于法国巴黎举行所谓的“和平会议”,其实质上是战胜国对战败国及其殖民地的分赃会议,因而巴黎和会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平等的。会议的决策机构是由英、美、法、意四国代表组成的“四人会议”,后因意大利未能达到其目的而中途退出,所以实际上是由英、美、法在操纵着会议,一切问题都由他们决定,其他国家只能在讨论到与自身相关的事情时才能参加。在强盗们沆瀣一气、利益均沾的大环境下,帝国主义各大国对日本相继妥协,中国代表的提议也一一被否决。

(三)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

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交涉失败,北京政府在亲日派势力的控制下催促派出的代表们签字,这些消息经过留法学生们传到国内,彻底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直到这时,“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在国人心中彻底破灭。在举国震惊和盛怒之下,北京学生率先发难,五四运动便如火山般爆发了。北京大学等十余所学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进行示威。学生啮指血书“还我青岛”,游行高呼“取消二十一条”“唤醒同胞,一致救国”口号。学生、商人、工人分别罢课、罢市、罢工,斗争的规模也逐渐发展成为多阶级、全国性的革命运动。迫于人民群众的巨大压力,北洋军阀释放了被捕学生,宣布罢免曹汝霖、陆忠舆、章忠祥三人职务,并训令在巴黎参加“和会”的代表,不得在“和约”上签字。6月28 日,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至此,五四运动的斗争总算是取得了初步胜利。

二、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2]3五四精神作为一种精神鼓舞,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激励着广大青年同志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必须首先了解其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传承五千多年,其深刻内因是中国人民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中国在凡尔赛和约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后,压抑在青年学生心中已久的爱国情绪终于爆发出来。力争主权,内除国贼,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富强而战斗,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这场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五四运动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爱国史上画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中更深刻的涵义还在于它开辟了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如瞿秋白所言:“五四运动爆发,在世界史上实在是分划中国之政治经济思想等为前后的时期的运动。”[3]随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日益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一批批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信仰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寻求救国救民的社会主义道路。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的壮大,越来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成熟的群众基础。

(二)追求进步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由不满屈辱现状、追求民族进步的青年学生发起并参与其中的群众性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倡导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进一步冲破了囚锢国人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时代是发展的,因而当代青年的认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推移。要做到勇于打破旧思想的禁锢,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4]缺乏了进步精神,必然会束手束脚,满于现状,阻碍历史的前进。社会是发展的,不论其过程如何曲折坎坷,历史总是以螺旋式般不断推向前进。尊孔复古的思潮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为社会需要的是民主与科学,去破除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改造凋敝的旧中国,成为了五四进步青年们追求理想与真理的使命所在。

(三)民主与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以来,为追求民主和实现民主,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中曾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为民族献身的英雄人物:李大钊、闻一多、李公朴等,他们对民主强有力的呼喊,让人至今仍感到震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充分正确地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团结起一切所能团结的力量以对抗共同的敌人。回看历年朝代更迭,逆民主者亡,顺民主者昌。虽然人们对民主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民主的本质属性是承认每一个人都有其价值,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发展的权利。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民主作为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都值得为之不懈奋斗和追求。

民主是科学的前提,科学是民主的保障,这里的科学不仅仅是指自然科学,更是指一种讲究科学的精神。讲究科学的精神要求人们一切从客观事物出发,实事求是,用联系、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胡适认为科学的精神、态度与方法,比起任何具体的科学成就更加可贵。他说道:“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5]五四运动宣扬的科学精神,扫清了封建迷信的阻碍,使得民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在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两面大旗的双重作用下,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之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四)破旧立新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民族,古如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度实行阡陌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使得地处西北且土地贫瘠的秦国经济迅速发展,位居战国七雄前列,同时在当时实行的军功授爵制度更是为秦国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新”,革新精神是五四运动的特色,正是这种勇于革故鼎新的精神所缔造出来的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新社会,才能推动中国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走上马克思主义的光明道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写道:“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精神。创造就是进化,世界上不断的进化只是不断的创造,离开创造便没有进化了。我们不但对旧文化不满足,对于新文化也不要满足才好;不但对于东方文化不满足,对于西洋文化也要不满足才好;不满足才有创造的余地。”[6]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革新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政治上,他们认为西方列国强大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实行了民主政治,中国欲要救亡图存,就必须大力提倡民主政治,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上,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成为了阻碍革新最大原因的时候,他们勇敢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借鲁迅笔下的“狂人”批判那些“吃人”的仁义道德;文化上,青年知识分子既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又受到西方现代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为己所用,力图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点来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缺点,进行文化的革新。

三、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置身于新时代、新国情来看,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五四精神并不会因为时代的更迭而过时,与时俱进是五四精神的应有之义,它始终都是激励和鼓舞中国人勇于前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

国家观念在中华民族内心中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思想观念。“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古有爱国诗人屈原报国无门投江自尽,今有王继才夫妇三十二年驻守海岛。“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精忠报国的篇章每天都在华夏大地上谱写,正是这些众多爱国志士的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统治者的昏暗无能。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则更加丰富:首先要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立场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次,要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最后,我国现处于全方位、各领域的飞速发展时期,世界各国都希望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要提防民族自大主义,防止盲目自满,认为自己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要比其他国家好,看不到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与此同时,也要慎防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自己,丧失了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

(二)坚定新时代青年的远大志向

志不立则事不成,志向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新青年就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要坚定理想信念,指出理想不坚定、信念不执着就容易缺乏精神之钙,就容易得软骨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首百年以前,先进的知识分子们从俄国十月革命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巨大力量,从而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为之奋斗终生。在五四运动开启的革命潮流席卷全国之际,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带领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们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康庄大道。青年是朝气蓬勃的群体,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最适合把自身的远大抱负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时期,也是最应把个人的奋斗拼搏与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期。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2]6未来是属于青年们的,因此每个青年都应该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立为己任,在最接近中国梦的伟大时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学习热情

青年们的创新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知识的沉淀,需要习得真学问和掌握真本领。因此在学习的阶段中,青年们就应该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不能仅满足于课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不能止步于信息传媒时代的碎片化知识,而应该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体系,在把握了知识的规律后将其运用在学习生活中去。青年时期是汲取知识,锻炼才能的黄金时期,切莫“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这给青少年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应把握好学习的黄金时期,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锻造坚强品格,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真才实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这要求新时代的青年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科学世界,勇于发掘理论真谛,配合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形成一个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性循环。

(四)鼓舞新时代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掌握了知识和科学规律,最终还是要回归实践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的习得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输出。没有五四青年敢为人先的鲜明口号的呐喊,怎会有工人阶级的觉醒,怎能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好根基。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幸福是切实干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首先,人类社会一切的物质财富,都是来自于真切的实践。其次,我们的思想也全部来源于实践。科学知识是科学家从实践中得来的,从做实验产生的数据总结归纳来的。即便是思辨性很强的数学和逻辑学,最初也是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一切的思想、科学、知识,人的大脑就是一片空白,空无一物。习总书记告诫我们:“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2]8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要具有不畏难怕事的心态,应该敢于放开双手去干,每个人都种好自己的那份“责任田”,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四、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2]6习总书记一直以来对广大中国青年努力传承和发扬好“五四精神”寄以极大的厚望,这要求新时代青年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用韶华之我谱写绚丽篇章。

(一)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文化基因,是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从未中断的精神根基。在当今时代,弘扬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青年们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学马、知马、信马”,努力成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其次,爱国主义精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付诸行动,做到心中有国,心中有党,自觉维护国家荣誉与利益。

(二)永不止步,勇于追求进步与卓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新时代青年应要把刻苦学习作为成长的必经之路,用一生去追求知识和学习技能。孜孜不倦地追求进步与卓越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青年更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把优秀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要始终做到勤学以脱俗,善学以善思,常学以致用,星夜兼程,必有所成。追求进步与卓越,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没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实践,想要取得进步是难以实现的。青年人应该要沉得住气,以专心致志、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业和工作,不拈轻怕重,不怕苦怕累,要敢想、敢试、敢闯、敢干,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提升自我能力与修养上,把全部本领施展到促使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

(三)保持一颗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初心

民主与科学是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所提倡和拥护的,五四运动期间,热血青年就是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对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进行激烈的批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更加需要发扬民主精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治党、治军,完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愚昧,弘扬科学精神,才不会走倒退的老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能不断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使社会大踏步前进。

(四)敢于开拓创新,争做时代先锋

新文化运动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新”,而创新精神是五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永远值得探讨的时代课题,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所缔造出来的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新社会,推动中国历史走到了今天。新时代新的社会矛盾,急需创新精神去寻找新方法加以解决。新时代需要新的爱国形式,新时代需要创新发展和完善民主体制和法制建设,新时代有新的科学创造,新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起到划时代的历史作用,它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散发着历史的光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仍需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民主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爱国主义教育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