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萍
(泉州经贸学院 纪检监察审计室,福建 泉州 362000)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文化日益兴盛成熟起来,这一文化发展成熟的过程充分地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反腐倡廉话题的一系列讲话、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反腐倡廉时,常常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引经据典,将传统文化色彩的语言艺术与政治话语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且日渐成熟的反腐倡廉文化。我们通过整理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反腐倡廉时的用典,发现可以从用典指向的对象即:个人(党员)、集体(家庭)、国家三个层面来理解反腐倡廉文化的发展演变。这三个层面对于反腐倡廉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同向用力的,而且相互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
反腐倡廉文化在党员这一层面的作用点在于培养党员干部的清廉本色、立命为民,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建设反哺反腐倡廉文化的发展成熟。在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诲中,习近平多次引用经典警句,主要可以分为“慎独慎微”和“为民立命”两大主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群体一直遵循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念。治世第一步是向内修剪自身。习总书记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君子善于培养慎独慎微的精神品质,在讲话中多次要求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台上台下、人前人后一致。他在《追求“慎独”的高境界》一文中引用《礼记》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来论述党员干部自律的重要性。[1]97人的动物本性免不了有不好的欲望及意念,易在隐晦之处、细微之处显露,君子在独处时也要审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愫加以节制,培养清廉本色。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也是拒腐防变的道德底线。然则人的品性修养并非一蹴而就,在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时,品性修养会面临道德滑坡的危险。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中引用“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亢仓子·训道篇》)来提醒党员要经常对镜自观。[2]258习近平对于党员干部培养廉洁本色的考虑是很全面的,贵慎独,亦贵自省。只有常常反观、检讨自己,才能防止“灯下黑”,才能永葆纯洁性。
腐败的滋生,首先是人性的自甘堕落。习总书记提到苏轼《论项羽、范增》中的警句“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1]217党员干部的内因不牢固,才会给外因侵入的机会。反腐败斗争要想获得压倒性态势的胜利,必须是全体党员干部勇筑腐败不侵之身。
2019年7月,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干净和担当的关系,决不能把反腐败当成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要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3]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为民立命,甘做廉吏勤官,这也是习近平多次以中国古代廉政爱民的经典诗句警醒党员干部的目的。反腐倡廉文化的发展绝不只是“打老虎”“拍苍蝇”反腐行动在社会上形成的威慑和影响,它更深远的目的是引导官场良好风气,是令身处其中之人自我觉悟。习近平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中引用明代于谦《咏煤炭》中的名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1]5诗句体现了习总书记立命为民、“我将无我”的国家领袖情怀,同时也是为党员干部寻找正面典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习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至少引用过6次,[4]可见这首古典诗词所表达的为官者忧心民间疾苦的情怀深得习总书记的高度赞赏,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培养“重民”“爱民”“敬民”情怀,甘做廉吏勤官,坚决抵制人民群众最为痛恨的腐败现象。
“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同理,反腐倡廉文化得以深入人心,得以“全人格的觉悟”,在个人层面是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对当官就能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旧心理的必然摈弃,使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成为新心理,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的初心。
习总书记重视家庭,强调“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5]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影响反腐倡廉文化的走向。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讲到“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6]192因此,反腐倡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家庭可以说是第二战场。
中国古代素有家训的优良传统,家风的传承往往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古往今来,刊印流传的家训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论及中国传统优秀家风的精髓,要求弘扬传统的优良家风。习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在讲话中,习总书记从家庭、家教、家风三个层面来论述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引用了5处古代家训的经典警句以及3个古代家训故事。
家庭教育关系青年的健康成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5]青年成长深受父母的影响,习总书记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左传》)“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疼爱子女,就要以行事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去教育,疼爱但不溺爱,教育要有规矩、有方寸;如果疼爱子女不采用正确的方式,这样的爱恰恰会害了他们。习总书记希望每个家庭都要注重家教,在青年成长的初始阶段,与青年一同学习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精彩家训故事,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使其茁壮成长,报效祖国,“少年强,则国强”。
家风建设关系社风政风良性培育。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7]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许多都是家族式腐败,这也是党中央决定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内纪律规矩的重要考量。习总书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有好的家风,则家族兴盛,绵延数代;家风败坏,必多祸殃,家族衰败。要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第一步就是要弘扬优良家风。习总书记引用《礼记·大学》中的“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这一句古语说的正是齐家治国的先后关系,有优良家风在先,而后社风政风才能得以培育,良性发展。
全国各地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人及其家族的家规家训,以书籍、纪录片、摄影、书画等形式展出,特别是各色家风家训馆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2017年,福建省各地共汇编家规家训家风方面的书籍52本,开展书画展、摄影展、图片展、事迹展等活动103场次。目前,全省已建成家风家训馆104个,2017年前往参观、接受教育的人数高达230万人次。[8]从这组数据就可以想象全国各地与家规家训相关建设的兴盛程度。
反腐倡廉文化在家庭这一层面的发展演进比个人层面更高一层。如果说个人情操的培育是点,那么优良家风的形成则是面,由点连线成面,最后汇成一个立体的反腐倡廉的国家。
实现中国梦我们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腐败问题便是其中的一个“绊脚石”。反腐倡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党员个人修得清廉品质,不只需要千千万万的家庭弘扬优良的家风,它更需要党和国家这一层面以法治方式,严厉惩处腐败分子,预防与惩治两手抓,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河清海晏。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23个朝代更替,其中不乏因腐败问题而导致政亡人息的历史事实,这些事实说明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连续引用唐代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的诗句说明腐败与亡国的关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唐代“安史之乱”根源在于唐明皇沉迷享乐,懒理朝政;又引用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诗的前两句以一代代皇城的奢华建造来隐喻奢靡享乐之风的盛行,“一曲后庭花”是腐败的象征,如今千门万户的楼阁衰败颓圮、长满野草,皆因当时腐败盛行而致风光不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教训,以古为镜,经世致用,培养忧患意识,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9]一种文化得以长时间、全方位地建设与推广,需要国家层面的决心与使命。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坚决反对腐败,习总书记在反腐倡廉文化发展建设中,更是多次引用历史典故,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等历史典故来形容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以“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警示全党,常存危机意识,注重作风建设。
2016年,习近平引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孟子·离娄上》)的历史警句来揭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反腐倡廉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自觉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法律的约束,依靠国家体制机制严惩贪腐。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引用杜甫的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以“恶竹”来比喻腐败分子,如果不将“恶竹”斩尽,恶化了“新松”的成长环境,即恶化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便会失去民心,危及党的执政基础。所以,要“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盐铁论·后刑》)。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法网越织越密,党中央根据新形势,重新修订党内规章制度,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同时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监督监察全覆盖,2018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法的形式将反腐工作载入法律史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0]
反腐倡廉是当代中国政治的高频词汇,反腐倡廉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历朝历代都有其代表人物、代表事件,但像目前这样影响如此之广、力度如此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当代反腐倡廉文化的发展成熟是国家、家庭、个人三个层面不同对象的文化自觉和共同作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倡廉文化经过七年多的发展、推进,形成了上下合力、深得民心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