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厦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 月14 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语言是人心相通的工具,语言通是心相通的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解决语言相通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方针的指引下,在语言研究日益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推动下,十多年来我国跨境语言研究有了新的进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果。实践证明,跨境语言研究对于加深认识世界的文化、社会、历史、语言,以及制定好国家的语文方针,都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跨境语言研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也是深化语言学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栏所选的四篇跨境语言研究论文,反映了这期间跨境语言研究的新进展。《深化跨境语言研究的五个理论问题》一文,认为跨境语言研究的目的必须有助于增强跨境民族的认同,在研究方法论上必须辩证地看待跨境语言“同”与“异”的关系,必须重视跨境语言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建设。此外,还对我国跨境语言研究的前景做了预测。另两篇是我国一南一北跨境语言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二者的异同和成因。《中越苗语的和谐与竞争》一文,论述了中越苗语具有和谐与竞争的双重特性。论文认为和谐性表现为同一支系语言的和谐、不同支系语言的和谐、母语与国家通用语的和谐等情况。母语与当地强势语的和谐。和谐的原因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因素有关。论文还认为加强中越苗语的研究能够助力于“一带一路”的语言服务,有利于国家的语言安全。《中俄赫哲语濒危状况对比研究——兼论跨境濒危语言保护启示》一文,通过中俄赫哲语濒危状况的对比研究,认为跨境两地的赫哲语的使用及保存存在共性和个性,其成因除了民族人口基数小、族际通婚普遍、居住环境变化外,还受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方针的制约。论文还认为,两地赫哲语出现不同程度的濒危,语言保护势在必行。作者认为加强跨境赫哲人的交往、处理好两地语言的互补和谐的关系,有助于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一带一路”战略语言服务质量的提升。两文的语料都是作者在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新意。还有《我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一文是对我国跨境语言认同研究的综述。该文分析讨论了语言认同的基本概念和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现状,认为语言认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理趋同现象,是其他认同问题的基础,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跨境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认同、民族语认同和外语认同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今后研究我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的路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