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互适共生视角下黔北傩戏永续传承体系的重构与路径研究

2020-03-03 12:43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黔北傩戏少数民族

苏 翔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4)

一、空间互适共生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机理

“共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现象。原指两种生物彼此依托,互利地生存在一起。共生思想强调一种亲密无间、积极合作的种间关系,是对生物之间关系高度发展的概括。由于其对互补、互动等相互关联、动态联系的形式和关系的准确描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共生”这一生物性的概念被广泛引入到经济学、建筑学和社会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环境论被广泛引入文化研究领域,“共生”思想作为一种强调互补发展关系的方法论视角应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用于强调两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形式。作为一种思考环境与文化二者间关系和设计文化实践未来发展命运时所秉持的倾向,共生视角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空间环境置于同一系统的两侧,强调互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在共生视角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地理空间相互适应的方式、路径。

环境孕育和成就了文化,而文化一旦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往往就能够沉淀下来,象征环境。空间和环境及其中的主体——“人”,其活动在本质上具有时间、空间的连续性,在旷日持久的积累中,造就了某地的社会生活的独特样貌、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设计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空间和环境中新的活动、形式乃至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生发的土壤,观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特征,尊重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文脉与当地空间环境交互的特点,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力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让其活力和生命得以延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发、孕育并一直在传承的空间环境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相分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面临失根断流的窘境,不仅于保护少数民族原生态传统文化无益,还会隔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地发展的根源、历史,抑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活力、削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重蹈现代文化发展史上“推到重来”思想导致大量文化遗产流失的覆辙。

在开辟新时代黔北傩戏传承思路时,应当以当代黔北傩戏的发展需求为要义,创造一个满足当代人对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的环境,利用当代媒介环境的需求来启发社会活动,并塑造与人的需求、文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环境和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空间环境塑造的互适特征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空间环境塑造的地域性特征

特殊的地域环境是孕育文学艺术原始形态的温床,它决定了传统文化的生长方式和内容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围和传承方式。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民族文化,就诞生在他们所栖居的这片母土之上。黔北傩戏根植于贵州北部娄山大关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崇山峻岭之中,此处山高谷深,与外部环境隔绝,当地少数民族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大,交通不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因此,祀神祈福的神秘戏剧傩戏一经传入,就很有市场。也是因为水行至此武陵高隔,人行至此天堑难达,此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这种长久以来生长于斯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态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黔北傩戏生发于贵州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反映了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族群在高山深谷间开天辟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真实地记录了贵州北部地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状况。它的语言凝练,自成体系,风格或俏皮风趣,或严肃晦涩,是研究黔北部山区历史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源宝库。

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发、传承而言,空间地域性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地域内的物质空间与族群长期适应相谐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动态平衡是历经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相互改造而形成并依然正在形成的,这种和谐关系具象外化为如黔北傩戏一类的具体文化表现形式,在少数民族族群的日常生活中切实可感。而这种动态平衡一旦由于外力冲击形成缺口,势必对双方状态均产生影响,一是具象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族群生活延续性遭到挑战,其和谐而相对稳定的状态被打破,少数民族族群文化开始消解,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削弱。二则是空间地域性特征衰微乃至消失,原本生长于斯的社会人文活动衰竭,导致孕育文化多样性的土壤直接消解。

由于媒介的影响和全球化浪潮的来袭,当前,黔北傩戏亦面临着几乎所有类别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必须经历的考验与冲击。一方面,国内的媒介发展速率客观上领跑于世界,网络拉平了人们的媒介接触,弥合了原有的知识鸿沟。网络综艺、短视频等各类新的娱乐无远弗届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重塑了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渠道。另一方面,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使得乡土社会不似原来般坚固,西方所拥有的话语权带来了整齐划一、所谓“普适”的发展模式,包括黔北傩戏所在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沿袭及其扎根的地域被迫进行着现代性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所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扎根的乡土所具有的地域性与媒介和全球化所带来的现代性的冲突必然进入高速爆发的对撞期,而这种全面性的冲突最终就是乡土文化被消解或两者重新整合。

长期以来,但由于黔北山区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这一支傩戏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不仅仅是因为高山深谷阻隔了此处科教、政治活动与外界的交流,更是由于本处闭塞的地理环境衍生出了对傩戏作为一种“娱人娱神”的精神娱乐文化产品的需求。按理来说,当媒介无远弗届地渗透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基站架至黔北山区之时,外部文化对本地文化的重建和整合将迅速地到来。但目前我们看到,尽管移动互联网媒介对二三线下沉地区的媒介生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贵州北部的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生活的单调性,衍生出了丰富的文艺产品需求和接触层次。而古老又神秘的傩文化,在这一族群环境内依然保有一席之地。当大众娱乐文化产品供给无法有效对应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特殊的精神需求时,傩戏因其在地化的属性和原生态的特点反而显示出很强的补充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精神娱乐生活需求的意义。由于黔北偏远山区缺乏能够有效对接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活动,傩戏表演满足了黔北山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空间环境塑造的社会性特征

在贵州北部铜仁市德江县的崇山峻岭里,傩神仿佛已经融入了乡民的生活之中。在弯弯曲曲的乡道上,随处可见祠堂、庙宇、神龛,道教的龙王,佛教的弥勒,镇宅护院的罗汉,辟邪祛病的罗刹,祈佑丰收的土地神,都在这里享一方香火。而在每年仲春时分,村民们以村为单位,请神摆阵,冲傩唱戏。平日里朴素平凡的乡邻们穿上手工的戏服,戴上特制的傩面,仪式感在交错的灯火和铿锵的乐曲间油然而生。

可以说,傩戏是当地民俗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当地群众在庆典中沟通情感、彼此联结。冲傩唱大戏具有仪式的一般性作用,包括宣传作用、排他作用和意志凝聚作用。对内,对傩神共同的信仰勾连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共同的价值观,族群内部交联更加紧密;对外,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成为了族群形象的重要展示部分,将空间环境与地域形象紧密结合,使之形成了一种具有空间地域特色的社会认知角色。因此,傩戏对于黔北群众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外化表现形式,也不单纯是一类助兴的乐舞活动,它根植于闭塞幽深的黔北山区环境和农耕文化之中,交杂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意义,最终成为了黔北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象征符号。

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与当地空间的互适关系而言,社会活动的调节是二者达到动态平衡的最关键变量。这种社会活动的调节形式、内容和变化,可以借助“文脉”这一具有社会性的概念阐述其构建过程。所谓“文脉”,指的就是人的活动使地区所获得的文化意义。因此,文脉的建立,是人与空间互适共生的重要具现之一。作为黔北地区文脉的重要表现,傩戏影响了黔北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域和领域的构成要素,戏台及发展中的民俗文化聚集区体现了黔北地区长期以来发展形成的“文脉”对黔北城市、乡村的空间特征及空间中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及两者间的互动关系。在此之外,傩戏这支文脉更潜在影响了黔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心理行为,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可以这么说,黔北地区人民选择了傩戏作为寄托信仰的外在形式,并因此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节日和生活习惯,如此赓续传承,代代沿袭,傩戏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物质性需求,还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体现了黔北地区群体文化延续与认同的精神性需求。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空间环境塑造的时代性特征

每个时代造就了每个时代的文化,每段历史孕育了每段历史的文明。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向人们描绘了技术革命的时间性本质。指出伴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时间的加速运动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从头至脚的深刻变革。事实上,正如他所预言,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们感受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这个时代的全面影响,尤其是其对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量农业人口走出农村,劳动力走出家庭涌向城市,受西方价值观主导的“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在农村轰轰烈烈的开展,乡村的空间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随时间推移而逐步销声匿迹,面临失根断流的窘境。第三次浪潮的来临则为这种文化演进和文化保护的现代性注入更多可能。在第三次浪潮来临之际,新技术的出现使实质参与在地劳动的劳动人口减少,因此伴随着这种“后现代”的生产方式,由城市化向逆城市化转型的时代来临。劳动时间对空间的影响和控制削弱,伴随而来是由于人们时间结构的变化,新的精神娱乐心态和消费心态产生了。比如,碎片化的时间增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也会更倾向于通过碎片化时间获取娱乐,这就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应用能够触达每一个角落,赢得下沉市场的原因。这对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好是坏还是未知数,因为我们仍行进在探索傩戏这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适合碎片传播的有效路径的道路上。

此外,令人担忧的是,在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工作不似以前繁重,而人们工作的时间结构又因个体差异而改变,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因不同个体的时间分割而削弱,加深人孤独感的困扰。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村头戏台和现代的文化广场定时、定期举行的活动均将逐渐失去作用,新的社会机制或将改变人们的生存和社交方式,消解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三、空间互适视角下黔北傩戏永续传承体系的路径

涵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是当代火热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的根脉。为使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必须对其进行在地化研究,并脚踏实地着眼于其所扎根、发展的火热的土地,推动其与空间、乡土相互适应。

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相互适应,是空间环境与人的活动之间的一种理想关系,也是决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未来发展方向与能量的前提。共生是二者间的关系,“互适”是共生的理想结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空间环境间“互适性”的本质是二者文化同源、整合互构的特征。正是由于互适性的缺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所在的族群,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休戚与共的联系被强行割裂,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共生视角下“互适性”的建构,应当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重要研究视角和核心价值取向。

(一)整体性保护和构建黔北傩戏赖以生存的互适环境

黔北傩戏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由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代代相袭的地方语言环境、笃信笃行的信仰传承、子承父业或师徒相传的教学沿袭交织构成。黔北傩戏因其祀神祈福、娱人娱神的功能,深深扎根于贵州北部山脉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然而现在这种扎根于火热的乡土间的需求客观上已经在衰落。黔北傩戏原生态保护及现代化再生产应当尊重在当地从事生产、生活的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并与他们如今的生产生活相适应、相结合。如今,贵州北部地区大量务工人口脱离土地,乡村文化资源伴随着人口流出不断流失。留在北部铜仁等地区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这最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上。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向外出走,这些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向中间干瘪、两边丰富的纺锤形变化;人口职业则大量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在黔北傩戏的传承发展中,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诸多方面,首先是由于青壮年的外流,使傩戏这类传统文化均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留在当地的青少年少了,愿意花功夫、下力气学习傩戏的人自然就更少了,人口外流冲击着黔北傩戏赓续传承的在地化土壤。此外,有一个现象值得业者和学者关注,即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原生傩文化受到商业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发展方向愈发扑朔迷离。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应对以黔北傩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在地化、统一性、整体性的发展布局和设计,组织相关学者和业者进行调研,从黔北傩戏的特点出发,对当地地方语言环境、信仰传承与文化记载、教学模式等社会整体环境的方方面面进行针对性分析。对于由于当地现代性发展对傩戏带来的冲击,需要以政策为导向,进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规划。

(二)根据黔北不同地区傩戏发展特点进行划区分类支持当地传统文化传承

傩戏是一种很具有地缘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傩戏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呈现多姿多彩的样貌,即使仅着眼贵州北部地区,傩戏种类亦纷繁各异。与黔北的傩戏称为“冲傩戏”不同,黔东北的傩戏则叫做“傩堂戏”,这些种类不同的傩戏发展程度具有差异,并和目前该文化生存、发展和传承的地区发展和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它们有的流程复杂、严肃深刻,宗教感和仪式感强;有的轻松愉悦、肢体夸张,戏剧因素凸显。

“傩仪”和“傩戏”都是黔北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此消彼长,傩戏既具戏剧性,又具宗教性,体现了傩文化之丰富深刻。针对不同地区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应进行划区分类,在交通较为便利,适宜发展旅游业等服务行业,进行商业开发的地区适度进行商业开发,在山高峡深、交通不便的村寨,则加快推动傩戏抢救性记录,对已有曲目、表演形式、道具制式等进行记录、采样,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尽量保持其原生态性。

通过借助自然屏障进行地理空间的区隔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保护措施,但这种略显僵硬的方式却能够较为高效、有层次地对黔北傩戏这种岌岌可危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商业化”和“原生态”之间的矛盾,推动环境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相互适应。

(三)切实采取多种发展性手段设立黔北傩戏特殊保护空间

应当根据黔北各地区情况,切实采取博物馆、保护区发展性手段设立傩戏特殊保护空间。作为一种生动的民间艺术,傩戏内容兼容并包,融风情多姿的民族文化和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为一体,具有极强的观赏性。2010年,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在黔东北的铜仁市建成开放,向世人展现了傩戏、傩仪和傩文化的神秘美感。博物馆内除了傩面、傩道具等陈列品外,还馆藏了海内外大量关于傩戏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馆内还建有一支十余人的傩戏表演队伍,体现了傩戏作为一种活态艺术的展示价值。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此类活态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地保护,西藏、西安、北京东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纷纷揭牌成立,向广大游客开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策源的地方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能够充分利用文化的接近性,更好地反映生息在当地的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使展示内容更加真实可感。在开辟新的黔北傩戏传承思路时,应当对其进行在地化研究,并脚踏实地着眼于其所扎根、发展的土壤,推动其与空间、乡土相互适应,以当代黔北傩戏的发展需求为要义,创造一个满足当代人对这一代表性少数民族文化形式加深交互、产生需求的环境,塑造与人的需求、文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环境和空间,促进环境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互适共生,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

猜你喜欢
黔北傩戏少数民族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江西傩戏符号构建研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坝向斜煤层气赋存及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