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民宿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2020-03-03 11:33颜政纲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宿贵州村民

颜政纲 刘 恒 王 东

(贵州理工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贵阳 550003)

2020 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1]。得益于国家对贵州发展的大力支持、贵州交通格局不断优化以及全域旅游战略大力推进等利好因素,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迅猛。2016年至2018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平均年增长率不低于37.13%,旅游总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不低于39.25%[2]。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计划到2020年“达标乡村旅游村寨、客栈、经营户等达1800家以上,新推出和提升乡村旅游村(点)1710个以上,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比重达20%以上”[3]。贵州境内的乡村旅游日益受国内外游客青睐,乡村民宿市场需求激增。现阶段开展贵州乡村民宿发展的相关研究,推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回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现实需求。

一、贵州乡村民宿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 乡村民宿发展迅猛、规模初显

依托贵州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各种鼓励乡村民宿发展政策的有效实施,贵州乡村民宿产业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仅2018年上半年,包括乡村民宿在内的贵州民宿行业成交量同比增长470%[4]。根据途家等民宿经营网站数据信息进行粗略统计,截止2020年2月贵州登记民宿约有2.1万套,其中登记的乡村民宿约有0.73万套,约占贵州民宿总量的34.85%,贵州乡村民宿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较四川、浙江、云南、广东、福建等民宿发达的省份,差距明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 乡村民宿集中分布在少部分区域,发展不均衡

根据途家等民宿网站数据信息进行粗略统计,截止2020年2月,贵州乡村民宿的发展主要集中分布在两种区域类型:一是拥有丰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镇,其与民宿需要呈现的内容不谋而合,成为民宿选择的热门地点,数量也最为庞大,约占省内乡村民宿总量的69%;二是一些紧邻风景区的周边村镇也获得了良好的民宿发展机会,约占省内乡村民宿总量的27%。从区域位置分析,贵州乡村民宿主要集中分布在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镇远以及黎平,黔南荔波,贵阳青岩古镇,铜仁梵净山,黔西南兴义万峰林等地,而省内其他区域分布相对较少,发展不够均衡。未来省内其他传统村镇和风景区周边村镇等众多类似区域同样具有巨大的民宿发展空间,有待合理开发。

二、贵州乡村民宿发展的长板与短板

(一) 乡村民宿发展的主要长板

1. 乡村历史环境风貌保存良好

截止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先后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贵州累计72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全国首位[5]。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贵州16 个村落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个古镇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6]。贵州数量众多的“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具有一定或重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是一个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为贵州乡村民宿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 乡村集中体现了多元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据全国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贵州少数民族人口1240万余,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1.07%;贵州乡村少数民族人口944万余,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6.15%[7]。因此,可以认为贵州为国内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省份,而乡村为贵州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贵州少数民族村落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惊人、分布广泛,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众多少数民族村落集中传承与体现了多元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体验浓郁地域民族风情的理想去处。

3. 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宜人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夏季最热的8月份平均气温在25度左右”[8]。贵州的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相继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工作时殷切希望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特别是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成果突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的新路子,交出了出色的贵州答卷。2017年,贵州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截至2019年底,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8.5 %,位居全国前列,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负氧离子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优良,其余各项有关生态环境的统计数据也普遍显示良好[9]。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主旋律,贵州生态文明的“金字招牌”越来越靓。贵州全省上下对走生态发展新路的高度重视,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是助推贵州乡村旅游及乡村民宿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4. 交通条件便捷

贵州是中国西部地区首个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省份,高速铁路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长沙、昆明等重点地区和城市连接,通航机场实现全省所有市州全覆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8],高铁线路连接了3小时高铁经济圈4亿人的大市场[9]。贵州便捷的交通、越来越重要的区域战略地位为乡村旅游及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 乡村民宿发展的主要短板

1. 整体服务质量水平较低、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

近些年,贵州不乏涌现一些口碑和成交量较好的乡村民宿,但乡村民宿整体服务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基于乡村民宿的实地调研和住客线上评价等数据进行分析,现阶段省内众多乡村民宿的服务硬件和软件普遍较差,服务产品形式陈旧单一,大多数乡村民宿与过去低端、廉价的客栈、私人旅社差异不大,经营规模通常较小,与现代民宿基本的服务质量标准相差甚远。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18年公布的《贵州省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客栈名单》,在众多的参评单位中,全省仅有151家乡村客栈或民宿达到标准级以上,数量稀少[10]。

现阶段贵州无论是村民自主经营,还是外来资本经营的乡村民宿,普遍呈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文化引领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一是贵州村民自主开发经营的乡村民宿,多局限于传统的“农家乐”吃喝和提供简易的住宿,消费层次低,同时利润率也较低,村民在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和文化引领方面没有太大追求和动力。二是外来资本经营的乡村民宿,大多数以追逐利益为核心目的,虽也考虑民宿文化氛围的营造,但更多是基于实现商业目的下商业文化和自身品牌价值的塑造,在缺乏良好控制引导的情况下,地域文化特色在乡村民宿营建中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为快速实现商业目的,规避投资风险,有的民宿不惜粗暴地套用“外来文化”“艳俗文化”等,一些乡村民宿流于“异质化”“低俗化”,缺乏本土文化内涵和原真性的生活体验。

2. 缺乏地方针对性的乡村民宿评价标准

2019 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2017年4月,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这两个标准是目前指导贵州乡村民宿发展的主要依据。国家层面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明确指出民宿的“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在民宿定义、等级和标志、基本要求、等级划分条件等方面的规定对全国小型的住宿设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其在不同地域民宿的具体适用性、乡村民宿的针对性指导等方面仍有待更细分的地方标准补充完善。《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明确指出乡村客栈为“客房总数14间以上的经营场所”,其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乡村客栈的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其中要求客房数量至少14间才能评定最低的三星级,并且越高星级的乡村客栈评定要求客房数量也越多,在评分细则中更注重服务功能的大而全,而非小而精,对于贵州为数众多的客房总数低于14间的乡村客栈(民宿) 指导意义并不强。

3. 村民普遍欠缺自主开发民宿的资本,且参与程度低、获得感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有关资料显示,2019 年贵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元,较同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 差距较大,位列全国各省市区末尾[11]。现阶段贵州绝大部分的村民欠缺自主开发民宿的资本,本土乡村民宿的开发主要依赖外来资本投入。

民宿开发投入资本较大,大多数民宿开发商为确保投资的稳定性,倾向于长期租用或变相购买村民的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开发,村民几乎不参与民宿的具体运营,又因村民普遍缺乏市场经验,在与开发商议价的博弈过程中村民往往相对被动,常低价变相出售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或仅获得微不足道的租金,这对促进村民增收十分有限。村民在乡村民宿开发中获得感少,甚至还面临永久失去生活生产要素的风险,从而导致现阶段村民对开发乡村民宿的热情较低。

4. 本土乡村民宿改造难度大、改造成本高

贵州处于中国西南高原山地,山川纵横,万峰成林,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大部分村落坐落于地势陡峭的高山深谷中,民居多依山就势而建。虽然贵州乡村具有众多历史风貌保存良好的民居,有利于民宿特色的营造,但是受地形、经济等因素影响,大多数村落民居的空间布置较为狭窄局促,许多传统木结构民居、木石结构民居保温隔热、采光及隔音等建筑物理性能不理想,内部生活设施往往十分简陋,以及村落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导致贵州乡村民宿发展普遍面临着改造技术难度大、改造成本高等问题。

三、助推贵州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 加强整体规划引导和完善地方评价标准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乡村民宿的发展也依赖于乡村旅游其他配套设施的支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面对贵州乡村民宿普遍散、小、弱的情况,宜明确牵头的职能部门,多部门协调,成立各级乡村旅游(民宿) 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积极探索成立乡村民宿行业协会,统筹规划引导乡村旅游(民宿) 的发展,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各要素,优化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乡村民宿产业链和集群效应。

尽快制定适宜贵州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评价标准。一方面,针对贵州乡村民宿准入门槛低、普遍服务质量差、消防隐患突出、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在过去相关标准侧重星级划分评价的基础上,还需完善乡村民宿准入标准的评价细则,确保乡村民宿能达到现代住宿服务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贵州乡村旅游(民宿) 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不能简单套用城市高档酒店大而全的接待设施、服务要求等评价标准,而应基于其小而精、个性化、特色化的住宿服务体验,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地方乡村民宿评价标准。

(二) 宜采取村民主导的多位一体的开发经营模式为主

乡村民宿究竟由谁来主导开发经营,需要先分析各方(主要有村民、开发商及政府相关部门)开发乡村民宿的利弊。由村民开发经营,优势是村民对建设家乡的情感最为真切,最具归属感和责任感,且村民作为乡村的主人理应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最大收益者。不足是村民普遍缺乏民宿自主开发资本,以及村民经营管理能力往往很难匹配市场需求,现阶段完全由村民开发经营乡村民宿难度较大、不太现实。由开发商开发经营,优势在于可提供开发乡村民宿的强大资本,开发推进的速度与效果明显,同时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其不足即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于绝大部分开发商投资民宿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资本逐利,往往对乡村建设活动缺乏热情,面临投资风险,往往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常造成乡村环境过度“商业化”“异质化”,及出现“过河拆桥”“杀鸡取卵”等不良现象。由政府主导下的相关部门开发经营,优势是便于协调多方利益,执行力与责任感强,可制定行业标准,保障乡村民宿基本的服务质量。不足是超出职能范围,缺乏足够的精力,也有可能会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这种模式很少见,政府主导下的相关部门更多是初期支持和培育乡村民宿产业,一般不直接参与。

参照国内外乡村民宿开发的成功案例,现阶段贵州乡村民宿宜采取村民主导的多位一体的开发经营模式为主。即村民在不具备开发经营能力的前提下,提供经营场所,并仍应作为主要的经营管理者和受益者参与其中。村民根据具体情况适宜考虑民宿经营所得分成占比,通常前期比例可适当少一点,有利于促进外来资本投资,大概在20-30%左右,后期可以逐步提高至50%以上,同时成立民宿建设委员会,充分发挥村民在民宿经营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培养村民的民宿运营管理能力;在满足民宿建设改造、经营活动等相关要求条件下积极鼓励外来资本投资,在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政府部门主要扮演宏观调控的角色,积极引导与协调多方利益,监管与保障服务质量,积极推出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行业标准;规划设计师提供专业技术指导,集体共同参与设计过程,确保民宿满足个性化和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高品质要求。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村民自主经营、“公司+村民”“创客+村民”“合作社+村民”等模式协同发展。

(三) 以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的改造利用方式为主

贵州乡村民宿开发宜充分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以改造利用方式为主,新建方式为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乡村的“空心化”问题;二是改造建筑的成本常较新建建筑的成本低;三是避免大拆大建和破坏乡村历史文化环境风貌;四是民宿的消费群体更倾向于原真的生活体验,而不是新建的“假古董”。

乡村民宿改造对象的选取,在优先选取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的同时,还要考虑改造对象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改造后的环境影响效果等多方面因素。乡村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含暂未参评的潜在对象) 具有重大或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价值,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一般不能用于民宿改造等商业用途。因此,选取的乡村民宿改造对象多为闲置的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筑等。传统风貌建筑有利于营造民宿的地域文化特色,干扰历史风貌环境的民居等其他建筑的改造有利于改善乡村风貌环境。

(四) 多渠道拓宽乡村民宿旅游市场

打造网络营销平台,创建民宿专题网站,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与“旅游大V”的合作,借助资深旅游人士或旅游网红群体自带流量的磁场红利,通过直播分享特色旅游资源和住宿体验等,进一步提升乡村民宿的知名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新闻媒体,大力借助“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微音视频、微动漫、H5,发展直播电商等,推出更多具有网络特点、适应网民需求的民宿旅游宣传内容,着力打造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全力助推贵州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

(五)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推进乡村民宿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乡村民宿投资较大、经营者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一方面,要对坚持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助力脱贫攻坚、评定星级、环境评估优良的乡村民宿开发项目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延期纳税、水电气价格优惠、专项资金补助等财政支持,从而促进乡村民宿朝着有序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支持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并针对乡村民宿这类小微企业提供灵活、方便的信贷担保方式,对于一些社会效益优良的民宿开发项目、信誉良好的经营者给予适当的贷款利率优惠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民宿发展,关键在于打造高素质的民宿行业人才队伍。一方面,要留得住本土人才和引得进外部人才,通过搭建工作平台、政策支持等方式吸引一批有乡村情怀的人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成立乡村民宿协会,宜以协会的名义组织民宿经营人才的相关培训,重点培养符合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民宿管家”等稀缺专业人才,从而整体提升乡村民宿的服务质量、文化内涵等。

(六) 传统与现代融合,坚持述说与传递本土原真的历史记忆与生活美学

乡村民宿应该成为引领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特色的有效载体。在营建理念上,既不是“克隆”城市酒店或简单翻新的“农家乐”,也不是“一层皮”似的怪异化风貌装扮,而应该是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生产生活方式、环境资源以及历史记忆等,充分发挥贵州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民宿产品,延伸乡村民宿产业链,为住客提供一个述说本土原真的历史记忆与生活美学的个性化住宿场所,打造有温度、有灵魂的乡村民宿,让游客寻味乡野新生活、感受农村新文化,真正实现宿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在设计方法上,宜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乡村户外景色普遍优美的优势,注重室内外空间的流动设计,积极采用本土的生态设计策略与传统建筑工艺,同时适当引进现代设施与技术,从而综合提升乡村民宿的居住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四、结语和展望

近些年,贵州乡村民宿发展迅猛、规模初显,但其分布仍相对集中在少部分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且整体服务质量水平较低、良莠不齐,未来贵州乡村民宿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具有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贵州发展乡村民宿,要发挥利用好良好的乡村历史环境风貌、多元浓郁的地域民族风情、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以及便利的交通等优势条件。针对贵州乡村民宿“散、小、弱”、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缺乏相关引导和评价标准、村民普遍欠缺自主开发民宿的资本、乡村民宿改造难度大和改造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要加强整体规划引导和尽快完善地方评价标准,立足于广大乡村居民的根本利益,采取村民主导的多位一体的开发经营模式为主。同时,避免大拆大建和破坏乡村历史环境风貌,秉承经济节约的原则,倡导以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的改造利用方式为主,多渠道拓宽乡村民宿旅游市场,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乡村民宿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传统与现代融合,坚持述说与传递本土原真的历史记忆与生活美学,从而促进贵州乡村民宿的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民宿贵州村民
孪生院子民宿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贵州,有多美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沉醉贵州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