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张 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表演游戏属于一种结构性游戏活动,结构性体现在活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首先为故事,故事的存在为游戏提供了框架,其次便是教师。这就是说,幼儿可以根据结构性性质从故事、童话中受到启发,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创编故事,或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游戏活动。本吉圆子认为,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和外界事物进行接触,使自己的身心都参与其中,并获得教育,另外,体验游戏也更能让他们感到愉悦和满足。[1]从本质上看,表演游戏还属于创造性游戏活动,一直以来都较受幼儿喜欢。游戏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因此,在进行游戏时需要以幼儿为主,让幼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但这并不代表游戏要全权交由幼儿负责,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时,需要根据现实需求给予幼儿指导。幼儿教师需要结合班级情况,为幼儿营造一个愉悦的游戏氛围,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但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表演游戏在幼儿园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因此,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可以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虽然幼儿园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但游戏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戏阶段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幼儿往往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游戏的,这种状态正是游戏赋予幼儿的最大的意义。而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代表之一,幼儿在此游戏中可以更好地学会理解、独立探索和学习。在参与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真正认识、表达自我,也以此满足自身肢体协调发展、认知能力发展、语言表达发展等要求。因此,表演游戏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幼儿身体结构的发育情况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了解,其中,观察幼儿肢体动作便是最直观的方式。孩子们在玩游戏时通常会使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口头表达,因此,儿童的身体协调在游戏中非常重要。表演游戏在促进幼儿肢体协调的同时,也能够丰富幼儿运动思维,扩展幼儿肢体协调程度,给予幼儿运动经验等,以此推动幼儿生理发展。
表演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它的互动性较强,具体来说,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和同伴以及教师要不断地进行互动。表演游戏的本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完成游戏里所规定的情节,展开主体互动,从而使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社会中所包含的各项事物和人,获得处理这些关系的能力。
许多幼儿在游戏中都会选择用语言进行沟通,该方式无疑是最佳的沟通方式。表演游戏属于一种趣味性较强的语言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力。因此,在开展游戏时,不仅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还要适当地将游戏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使游戏更为生动有趣,让幼儿产生学习并使用语言的兴趣。通过与各种文学作品的融合,表演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幼儿得到更多的语言经验,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满足幼儿情感、品德以及个性发展的要求。[3]
1.表演游戏开展重表演,轻游戏
部分幼儿园也开展了表演游戏活动,但对表演游戏的本质还没有清晰的把握,一些教师对于表演游戏的概念也混淆不清,因此,在组织活动时会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教师面对的是何种年龄层的幼儿,都会要求其在听完故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重新讲述故事内容,并不关心幼儿当前的能力能否满足要求。如:小班幼儿年龄一般都较小,刚学会说话,对于他们来说,能清楚完整地说话就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了,但教师却要求他们根据故事情节合理利用各种语气、语调进行讲述;中班幼儿大多尚未拥有足够的同伴合作能力,但教师却在并未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互相交流、互相配合,生动形象地再现故事情节。如此一来,表演游戏就变成了教师为追求表演效果的生动逼真而导演幼儿的游戏,将表演游戏的重点放在了表演上,认为幼儿表演好游戏活动就开展得好。这其实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4]
2.表演游戏开展主体不清
近些年来,不少幼儿园都通过集体教学,进行了表演游戏的开发,集体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开展表演游戏的主要手段之一。[4]但是,此方式在组织和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弊端:其一,幼儿一味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听从教师的指挥进行游戏,游戏主体从幼儿变成教师;其二,教师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致幼儿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最后的结果就是幼儿在有限空间里面进行相互干扰的故事表演;其三,教师在有限时间内无暇顾及部分幼儿,长时间下来,部分幼儿缺乏参与机会而失去耐心,只会在一旁打闹。
3.表演游戏开展条件不足,游戏选材单一
场地设计需要严格要求是表演游戏活动与其他活动之间最大的不同。在表演游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除对摆放物品的场地有要求外,还需要结合男女幼儿身高等进一步确定合适的活动场地面积。从目前的实际现状上看,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环节,因此,场地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如区域面积较小,很多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此外,幼儿园区域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表演区和阅读区没有进行合理的设置,两个活动区距离太近,使得开展活动时互相干扰,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对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影响。[5]就如今的情况而言,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还存在投放材料单一等问题,教师所设置的表演游戏主题也过于单调。例如,在如今的现实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将儿童文学视作教育儿童的文学,认为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写给幼儿看的。在此认知影响下,教师缺乏对文学作品的审读和解读,诸如叶圣陶的《小白船》、米尔思的《维尼熊》那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浪漫、幻想、夸张、新奇等特点,同时也不乏深刻的哲理、道德和审美价值,教师应在阅读后将这类优秀作品置于图书角。然而,在对幼儿园图书角进行观察后可知,许多读物都缺乏趣味性,情节较为简单,语言苍白,大多数书本并未得到及时更新,难以激发起幼儿的阅读兴致。[6]
1.教师的表演游戏认识模糊
表演游戏的第一本质是游戏,它不同于戏剧表演,后者更为注重表演。因此,教师需要清楚表演游戏和戏剧表演之间的区别,唯有明确二者间的差别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戏剧表演是由导演、演员等多个元素共同构成的,演员需要足够熟悉剧本,之后在导演的指导下表演。而表演游戏则不同,主要是幼儿根据故事和自己的理解,以游戏为主线进行的,表演游戏所含的更多是游戏性质。通常,游戏是以幼儿当前所了解的故事及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的。所以,明确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十分重要,若表演游戏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干预后成为戏剧表演,它本身作为游戏所拥有的价值和面貌也就不复存在了。
2.教师的表演游戏指导能力不强
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知,直接经验非常重要,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进步,需要充分了解游戏的重要性,观察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7]长期以来,被看作幼儿的“创造性游戏”的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游戏活动,在教师高强度的指导之下,逐渐沦为集体的知识加工程序,演变成了上课的模式。在这种逐渐扭曲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游戏的创造力和愉悦感都被剥夺了。表演游戏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只是集体教学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幼儿教育游戏化的一种手段,这些变化正是受到当下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后的真实反映。因此,教师需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表演游戏,确定表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幼儿园开展任何活动都应该以幼儿为主,表演游戏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游戏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这是所有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和着重点。
3.幼儿园对表演游戏的重视程度不够
幼儿园的管理规定在表演游戏的开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表演游戏开展是一个全面和动态的过程,在进行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园管理层的支持尤为重要,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就当前的幼儿园教育生活而言,园内生活主要侧重于一日生活的指导及教师所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并未将游戏活动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室设置的活动场地是否合理、游戏材料的准备是否丰富、对区域活动展开的成效是否有把握、对班上参演幼儿是否了解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游戏开展的好坏。而且,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幼儿园教师往往认为表演游戏是故事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被动的学习只能让幼儿得到极为有限的知识,如静态字词,这种认知扼杀了幼儿本身所拥有的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游戏性是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时须严格遵循的一大原则,教师须明确游戏性应该始终优于表演性。换言之,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找准表演游戏的定位,进一步确定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此外,在开展表演游戏时,也需要做到以游戏活动为主,根据幼儿所拥有的特点进行表演游戏,从而使参与游戏的幼儿能够收获高质量的游戏体验,且该种体验既是幼儿成长的必备要素,又是游戏质量达标的构成要素。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须认识到游戏的本质,明确这是游戏。教师还应予以参加活动的所有幼儿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将作品和故事通过相应的方式展现出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而并非让幼儿一味遵从教师的安排。教师的指导需要在不影响幼儿游戏性体验的前提下进行。
通过教育活动,共同推动师幼进步与发展。表演游戏是一项互动性很强的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在表演游戏中应注意与幼儿的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是不可缺少的指导者,教师应及时予以幼儿指导,了解幼儿对游戏的看法和意见,始终明确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另外,在进行游戏时,还需要适当地结合指导者和游戏主体。因此,教师也应融入游戏中,充当领导者,而不能以情境外的强制者身份存在,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教师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表演游戏的组织形式进行进一步丰富,充分利用幼儿集体表演、小组表演和独立表演等形式,只有这样,幼儿才有兴趣参与游戏。[8]
幼儿园应结合现实情况开发更多可供幼儿表演游戏的空间。在对幼儿园活动场所的实际面积进行观察后,笔者发现,幼儿园一般都不大,所以,幼儿园可有效利用走廊、楼梯拐角等地方,将这些地方设为游戏角。如果天气较好,也可以利用班级小阳台,将小阳台作为特定情况下的游戏区。[9]由此,表演区设置也能够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将表演游戏安排在班级的活动室,还可以安排在户外。幼儿园要合理利用的各个场地,定期组织幼儿进行自主表演游戏。另外,游戏材料、道具和主题需要及时更新,以提高幼儿制作道具的主动性,如:头饰表演、木偶类表演以及制作故事海报和班里的故事图画书等,教师还须根据游戏情况调整材料,使游戏发生变化,这有利于增强游戏的难度,让孩子们在玩游戏时有多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