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强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2)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安全生产进一步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南昌局集团公司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特别是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深入一线扎实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新冠疫情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以来,福州动车段连续发生“2.7”动车组拉断吸污管事故和“3.28”动车组挤岔事故,各级安全管理干部常常感叹工作落实难。这都说明南昌局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如何分析并妥善解决落实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南昌局集团公司党校组织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改进的对策措施。
通过对厦门车站、福州机务段、福州动车段、南昌南车辆段、南昌工务段、南平工务段、鹰潭供电段、永安车务段、龙岩工务段、福州车辆段、厦门供电段、福州供电段等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的调研分析,我们了解到安全管理在现场执行中仍然存在多而杂、不细不实的问题。
1.安全责任制落实难。许多安全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之所以“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关键是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经常发现现场职工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不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懂得作业标准,不知道安全协议内容等问题,直接导致职工违章作业、干部履职存在差距、安全管理形同虚设等问题。
2.安全监督检查落实难。一是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督部门把监督检查当成任务,只求完成定量不求完成质量,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二是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低。随着外包、转包等经营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三是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3.安全日常工作落实难。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总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安全不出大事故就可以,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具体的基础性工作,做起来费时费力,因而产生麻痹松懈,使工作落不到实处。习惯性地认为安全生产抓大放小,却不知日常性工作事关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根本,更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调研中每次下现场检查都能发现一些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车间迎检时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整理台账等日常工作不细不实。
4.安全全面投入落实难。铁路讲究“人防、物防、技防”,技防应大于人防。南昌局2020年提出“四精管理”,提出向科学技术要效益,通过更好的技术手段来确保安全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有些单位往往由于投资不足或出于“节省”的考虑,人手配备不足或配备的安全设施未及时补充。例如,有些车站安全查危机器款式太老,检测效果不佳,未及时更新设备型号,遇到关键时期需二次安检时,还要安排车站人员甚至抽调外单位人员配合二次安检,而且效果不佳。
5.安全风险防控落实难。随着修程修制改革不断深入推动,车辆系统动车组检修周期延长,机务系统“机车长交路、乘务区段化”,供电系统变电所无人值守等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检修运用模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检修周期延长后车组性能状态是否能满足运用要求、无人值守变电所故障后的应急处置都是安全管理需要直面的现实困难。
通过深入剖析上述问题,我们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规章制度问题,也有作业层执行问题,既有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问题,也有作业者标准落实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安全责任不明确。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有些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如同空谈,甚至年度评估时有些职工根本说不出岗位职责的内容,落实又从何谈起。二是缺乏可操作性。有些职责内容由于都是一个安全基础管理专职编写的,没有从实际出发,流于形式,更没有可操作性。三是缺乏监督性。安全生产责任落修订完后就把它束之高阁,没人对照检查落实,成了一纸空文。四是缺乏责任追究严肃性。出了事故要追究责任时,却经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2.安全机制运行不畅。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事杂,但权限却相对较小。工作中,一些机关部门常把本应属于部门牵头负责的工作推给了基层一线,自己却当起了“甩手掌柜”“督导部门”。然而在工作落实上,由于基层没有相应的权限和专业人员,造成工作推进不畅、效果打了折扣。机关部门对基层缺少指导作用,出了事更是重问责,轻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领头羊作用。
3.安全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基层干部仍然存在学历较低、年龄偏大、能力不强、接受新鲜事物慢等现实问题,对上级精神理解不透,对政策要求把握不准,思想固化、不愿创新。甚至有一些干部干工作、办事情是“等、靠、要”,不是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抓落实。
针对上述问题,在广泛听取各站段意见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升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抓安全生产意识,既要抓各种安全会议和检查,更要抓教育,抓培训。下功夫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技能,有效防止事故。要牢固树立“靠严格管理抓安全”的思想,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从点滴入手做好预防事故工作。
2.严抓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责任不落实,是推进安全工作的最大障碍。要把严抓安全责任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必须明确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什么时间完成,促使各级各类人员在其位,谋其政。让人人肩上有担子、千斤重担众人挑,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精准安全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检查由谁去、检查什么项目、什么时间去、去哪个岗点,都要提前作出计划安排、分类实施,保证检查精准快速高效。各级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经常实施安全工作
检查监督,真正做到事故苗头一出现就抓,违章违规行为一发现就管。
4.严格安全督查考核。聚焦层层不落实的问题,加强干部履职情况督查,突出查管理、查干部、查问题整改,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问题。对检查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及时曝光通报,及时追责问责,促进各级干部始终保持从严务实的精神状态。
5.关注修程修制改革。集团公司对大修投资规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减,主要集中在机辆、工电供这几个系统。变化即风险,建议各级管理干部加强对修程修制改革后检修运用模式变化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