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王凤娇
(1.辽宁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人事部, 辽宁沈阳110015;2.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事业发展部, 辽宁沈阳110036)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建筑法》也逐渐健全,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落实,为我国建筑监理制度奠定了良好的法律保障.而监理工程师作为工程监理执行者,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安全责任风险重大.因此,如何认识、控制监理工作中的安全责任风险,已经成为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规模逐渐扩大,众多大中工程通常应用总承包模式完成工程发包,业主会将某项目发包给一家资质等级符合要求的单位,通过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明确双方义务责任,在法律许可中,总承包单位可按照工程部位或专业分解,进行再次发包[1].分包商所承担的工程任务属于总包工程一部分,其质量安全对业主有连带责任.尽管法律规定总包单位在面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安全中具有连带责任,但由于其在选择分包商时处于主导地位,有时出于某些利益方面考虑,所选分包单位施工能力较差,也导致监理工程师需承担相应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愈发激烈,部分开发商出现“低价招标”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是压缩或取消了工程安全措施,并且部分承包商在争抢“低价中标”的同时,还要进行垫资,在中标后各项费用均需缩减,应当设置安全防护部位不设置,导致出现安全风险.同时,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业主为了追求更大“政绩”,压缩合理工期,将技术间歇时间压缩,导致无法有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项目设计主要依据已经勘查的工程地质、人文地质及勘查报告,其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即风险因素,如施工中发现工程地质与施工图设计存在较大出入、施工出现掩体崩塌或边坡失稳等情况.另外,勘察设计单位能力不够,或是为减少设计成本,导致设计不完整,存在重大失误,均会导致安全隐患.
首先,国家注册的监理工程师人员比例较少,且其在工程施工现场签字中责任心不同,判断工程安全问题严重性也有所差异.其次,整体监理人员素质不高或部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与安全管理知识,对于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风险预测与分析能力也较差,难以承担起自身的监理责任.再次,监理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内部在执行监理制度中存在不到位情况.
尽管现行法律仍不完善,但监理咨询企业在监理过程中不能消极对待,而是应当主动、积极地对待监理安全工作,做好内部管理.监理咨询企业应当科学合理地配置安全监理专业人员,负责承担安全监理、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2],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手册及技术支持文件.加强内部管理,具体包含以下措施:一是承揽和自身能力、资质相称的监理业务,对于缺乏实际经验或不熟悉的建设项目,则需要慎重承揽;二是慎重承揽资金不足、且无良好融资渠道的工程项目,此种情况下施工单位难以确保资金及时投入到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之中;三是在签订工程监理委托合同中,必须补充有关双方安全责任义务条款.
为规避由于专业技术不精所造成的安全责任风险,监理工程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水平,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和经验,夯实专业技术功底,锤炼工程技术本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掌握工程施工管理中各个环节的重点内容,避免出现由于自身技术欠缺、考虑不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问题[3].同时,还应当加强监理工程师道德修养,制定监理工程师工作与行为规范,细化工程师工作内容,加强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让其明确自身职业规范与职业操守,通过正确引导与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当提高监理企业入市门槛,让监理工程师真正承担起自身安全监理责任.
在工程建设之前,监理单位应对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责任防范意识,正确理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中职权、职责、责任范围,分析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按照《条例》规定,编制安全生产监理方案、监理实施细则、项目建立规则等,规定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制度、方法、内容、程序及措施,确定安全监理人员责任,将安全监理有效落实.
在工程建设中,应当对设计、勘查文件进行审查,若是发现与法律法规、标准规定不符,或存在施工风险情况,则及时向勘察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提出,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同时,审查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包含企业资质、安全措施、防护器材、安全生产制度等,若不合格则不能开工.现场巡查时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施工方案,制止违规施工,督促施工方确保安全体系运行正常,发现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复查整改结果.
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上报,判断并分析事故性质,做好事故处理工作与举证维权工作,避免监理轻微过错或无过错被扩大追求责任,做好自身保护工作.
监理工程师安全责任风险存在偶发性、客观性等特点,所以监理工程师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控制与规避风险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监理工程师水平、做好全过程工程控制等方式,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从而推动我国监理行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