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晓玲
(1)年轻人参保积极性不高。根据相关政策内容,年满16~59周岁,都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认为现在参保为之过早,到了40多岁再参保也来得及,或者有的直接认为,现在国家政策好,即使自己不参保,到了领养老金的年龄,国家也会一分不少地发放,年轻人参保意识较差,导致了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进困难。(2)基础养老金偏低。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8〕21号)精神,统筹考虑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标准调整情况,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基础养老金在整个居民养老金中所占比重较大,这本是居民养老保险的一大亮点,但随着物价的上涨,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影响不大。按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缴费档次最高可以每人每年缴纳5000元,参保人员即便选择最高的缴费档次,等满60周岁领取待遇时,领取的养老金不过每人每月六七百元,以现在的物价增长速度可以判断,很难满足待遇领取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3)平台建设比较薄弱。乡镇(办)劳保所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的各项业务比较多,村级协管员流动性强,人员不能长期固定,责任感比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档案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存在。二是村级协管理员大多兼职,年龄偏大,业务水平偏低,积极性不高。三是各项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承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金融经办机构服务不到位等,这些都制约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
1.完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在推行一种政策之前,都会先选择首批试行的地区,在该地区推行新政策,观察新政策的试行效果,再根据实施效果针对性的修改并在修改完成之后全国实行,但是这种办法,缺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容易受到不同地区政府的影响,从而影响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将该政策进行纠错以及改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地区展现出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善和补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例如,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算办法:【(缴费总额+政府补贴+利息)除以139】+基础养老金,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同档次的养老保险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整,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可以改变利息率和增加政府补贴,从而带动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城乡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全面覆盖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参保人员参保档次的统计,可以适当地推行一下鼓励性政策,提高投保人的投保额度。
2.发展基金筹集工作。国家相关政府的重视,才是该项政策和制度能够完美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落实该项政策制度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遵守相应的落实原则,例如全面覆盖原则指的是保证该项政策制度的覆盖率,保证每个居民都能够享受该项政策制度;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国家发展的发展理念之一,需要确保该项制度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能够持续为居民和国家提供利益。除此之外,养老保险制度还需要遵守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和流动性原则,保证政策制度实施的公平性,一切原则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养老保险制度推行过程中,养老保险基金的组成是由三部分组成,其包括了政府补贴、集体补贴,以及个人缴纳等组成,因此,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弥补城乡之间的差距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加强基金的筹建,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国家可以选择从来两个方面来提高资金的投入,分别的国家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以此作为刺激性政策,刺激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险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满足的基础上,目前,我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12个缴费档次,缴纳额度十分灵活,可以让城乡居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缴纳的保险额度,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向社会组织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金的积累。
3.加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在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后,养老保险制度的难度提升了,不仅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增加,连带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也相应地增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核算是一项最烦琐的工作,由于制度难度和复杂性的增加,导致核算工作把难度的增加,因此,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实行监督制度的非常有必要的,为防止冒领养老金和核算错误的情况出现,检查稽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在保证养老保险制度正常实行的条件下,同时防止非法挪用以及占用的现象发生,保护投保者的权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内容,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工作的推进进行高度的关注,对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能够深入分析和讨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推动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