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庆辉,黄艳清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重庆 江津 40226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儿童好发,在临床治疗期间,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1]。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与单纯鼓膜置管,具体手术过程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此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结合临床治疗期间手术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1:20,年龄最大为15岁,年龄最小为2岁,平均(8.15±2.36)岁;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2:19,年龄最大为15岁,年龄最小为3岁,平均(8.39±2.17)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实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对照组实施单纯鼓膜置管。围手术期间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准备好相关医疗设备,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患者口腔,借助鼻内镜,运用低温等离子刀,对腺样体进行消融切除,手术时注意避免对腺样体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手术创面采用低温等离子止血。联合鼓膜置管术时,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消毒清洁,用鼓膜切开刀切开鼓膜,对耳内的分泌物用吸引器进行清除、用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冲洗,然后置入T型硅胶耳通气管。在手术治疗后,及时的给予患者抗炎药物进行治疗[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进行评价。
显效:患者在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鼓膜形态恢复正常,鼓室内无液体。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鼓膜形态较前好转或鼓室内有微量的液体。无效:患者在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改善,听力未恢复正常,鼓膜形态无改善或鼓室内有大量积液[3]。
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听力下降、术后感染、鼓膜穿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为15:25:1,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为10:24:7,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P<0.05(χ2=9.2726,P=0.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听力下降、术后感染、鼓膜穿孔共有2例,总并发症的概率为4.88%(2/41);对照组出现听力下降、术后感染、鼓膜穿孔共有9例,总并发症的概率为21.95%(9/4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1447,P=0.0231)。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8例。观察组的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P<0.05(χ2=6.1157,P=0.0133)。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而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如只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安全性不高,患者后期出现复发的概率较高,疗效不显著。在本研究当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开拓了手术视野,利于对病灶位置的观察,保证手术流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手术创伤小,不会对其他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有利于患者后期更好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4]。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复发的概率也得到显著的下降,和对照组比较,P<0.05。
综上所述,在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发挥着显著的优势,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