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无锡虹桥医院,江苏 无锡 214028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产后并发症,病症的标准是产后1d出血超过500mL,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严重的威胁到产妇的产后生命安全,常规的治疗中一般为宫缩素注射+按摩止血+手术,根据相关的治疗反馈显示,诸多手术方法中,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效果最优的一种。本文对不同止血治疗的产妇进行对比观察,旨在研究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手术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1 临床产妇资料 我院产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中抽取1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7例行常规止血的产妇作为常规组(组内产妇年龄21-30岁,中位数年龄25.99±3.27岁),其余77例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组内产妇年龄22-31岁,中位数年龄26.06±3.14岁),两组产妇的初产妇分别为48例和47例,经产妇分别为29例和30例,出血原因均为胎盘前置、早剥、植入、宫缩乏力和弥散性血管凝血出血,两组产妇在年龄、性别、产次、病理差异均较小,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所有产妇均为剖宫产,均为在成功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排除原发性子宫异常病症产妇,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产妇。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在成功分娩后,均先接受宫缩素注射,宫缩按摩,在确认无效后由医生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决定是否给予子宫捆绑术或子宫动结扎术、子宫切除术等。
观察组产妇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缝合术、cho缝合术),具有步骤为:①在行剖腹产手术时准备缝合用针的缝合用线;②行全身麻醉,通过剖宫产时的创口将产妇的膀胱腹膜拖动和翻面,在充分暴露子宫后,将膀胱腹膜暂时固定;③在子宫内侧和剖宫产手术创口处下针,分别拉至宫角2-3cm处,前者经宫底绕后至子宫后壁,后者绕宫底缝合于子宫前壁,通过两线尽量收紧子宫;④辅助护士和医生采用适应的力道加压子宫,同时主刀医生将两处缝合线收紧并做缝合;⑤在确定止血后采用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清洗,并缝合剖宫产切口,给予抗感染措施并逐层缝合。
1.3 效果标准 实验人员统计两组产妇的术后2h流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次数,并以此两项的对比结果来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Mean±SD)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结果显示,常规组产妇的术后2h流血量平均为(49.88±13.47)mL,观察组产妇行子宫压迫缝合术后2h流血量平均为(30.66±9.88)mL,比较结果为(t=10.09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术后发生(严重痛经、宫腔粘连、感染)次数分别为(0.58±0.46)次和(0.55±0.51)次,比较结果为(t=0.383,P=0.7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病症的发生原因是麻醉药物影响、分娩后脱力、胎盘因素、血管凝血异常等内外因素导致的子宫收缩乏力,这导致子宫的伤口无法因收缩挤压变小,以及子宫血流变缓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子宫流血[1]。
子宫压迫性缝合术通过手术线将子宫进行人力挤压和固定,起到缩小伤口面和减少血流量的效果,并通过减少供血量,迫使子宫收缩,进而达成减少止血的效果,与纱布填塞、子宫捆绑、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等手术相比,在手术易操作性、治疗效果、对子宫的破坏性上,子宫压迫性缝合术均占据优势[2]。
在徐秀英[3]等人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子宫B-Lynch缝合术,具有缝合效果较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子宫cho缝合术,能够保持子宫合理的血液流动,避免子宫因供血不足出现萎缩。在本次实验中,观察组产妇在接受子宫压迫性缝合术后,2h流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并发症与常规组产妇差异较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子宫压迫性缝合术相对其他手术方式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与其他手术相比,具有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发生次数较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