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阳
■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学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开展德育也是现代体育教育体系主要发展的方向。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体育德育效果,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活动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的人数和体育器材相对较多,若是无严格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体育活动项目将无法有序开展,同时严格的制度也是提升学生纪律性的重要手段。例如,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按时上下课;遇特殊情况无法上课必须事先进行报告,得到教师批准后才能不参加体育项目;按照活动需求拿取适量的体育器材,并做到爱护和珍惜;整队、离队须有严格的顺序和要求。将体育制度落实到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服从命令、严守制度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学生布置场地、领取体育器材、整理库房等行为均能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以及爱护用品等良好习惯。
高中体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高中体育教师应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德育目标,并将其与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体育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定的练习难度以及练习次数等,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某些学生表现良好,注意力集中,有恒心,一遍遍练习直至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有些同学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效果不佳,便会产生放弃心理,肢体动作也开始出现不协调、迟钝等现象。此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并带领他们一起做练习,教导练习的技巧和方法,让他们逐渐获得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便是培养学生毅力、坚持等良好品格的过程。
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常以集体形式进行,这种活动开展形式为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以及组织纪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竞赛活动主要讲求的是团队之间的协作,要求团队内所有成员向着同一目标努力,共同向着终点前行。但是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个人主义倾向,面对此种现象,体育教师应当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学生在集体竞赛中应当具备大局意识,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服从集体观念,遵守集体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加强个人与集体间的交流与协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组织纪律性均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体育活动主要在室外进行,活动形式丰富,但是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某些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同时也是加强德育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育能够转化危机,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为日后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讲述跳远的基本动作技巧和相关规则,并为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某些学生受畏难心理影响,不愿意加入到练习活动当中。针对此种现象,体育教师不应当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学生纷纷加入到练习中来,提升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综上所述,将德育与高中体育教学进行融合,不仅能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够借助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