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卉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扶贫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在过去70多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扶贫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从单一有限的扶贫政策发展为系统性的扶贫制度,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之路。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减贫事业更是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脱贫步伐加快,贫困率大幅下降。对此,多国专家学者和政要(1)纷纷热议中国的扶贫工作,从不同方面展开了相关探讨。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值此关键时刻,审视海外著名学者对中国扶贫的重要解读,意义重大。透过他们的思考,既有利于形成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多角度认识,也有利于明确如何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整体上处于贫困。改革开放启动之时,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贫困人口约有7.7 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0.6%,贫困人口仅剩余551 万人。无论是脱贫的速度还是规模,中国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对于中国优异的减贫实绩,国外学者普遍持肯定态度,给予高度赞扬,褒奖言论接续不断。
意大利国际问题学者姜·埃·瓦洛里评价,中国减贫行动的成效是卓著的[1]。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罗德学院约翰·库珀也惊叹中国减贫获取的成就之大让人难以置信[2]。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李夏德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指出中国既要养育近14亿人口,还使几亿人成功脱贫,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绩。[3]厄瓜多尔博尔赫斯研究所所长帕特里西奥·法尔科尼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中国减贫人口的绝对数量,还是改善民生状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具体指标,成就都遥遥领先[4]。美国政治经济分析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对中国扶贫更是大加赞赏:中国取得了很多成就,重大的成就是扶贫。[5]
阿根廷驻华大使盖铁戈则立足于横向国际视野,表扬中国在扶贫方面获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6]。与其视角一致,巴基斯坦媒体交流研究所所长瓦力·扎希德提出,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堪称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成就[7]。英国雷丁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博士杰米·穆赫兰认为中国是全球成功的减贫范例国家[8]。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阿丰采夫指出,中国成功使7亿多人脱贫,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9]。
还有学者从纵向历史角度出发,赞扬中国卓越的扶贫成就。菲律宾时政分析人士李天荣称赞说:“中国消除贫困的成就让世人震撼,必将载入史册。”[7]美国亚洲协会高级顾问布鲁斯·皮克林对比美国和中国治理贫困的历史后,看到美国花费了200年解决贫困问题,而中国只用了40年时间。他由此感慨:“中国摆脱贫困的成就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0]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圣地亚哥·布斯特罗也认为,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做出的努力应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成功范例[11]。
总而言之,国外学者无论是单独赞扬,还是从横向和纵向角度表扬中国的扶贫成就,都说明中国减贫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重视和广泛认可。毫无疑问,上述的正面评价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助于国外政府和民众正确认识中国的贫困治理。随着中国脱贫攻坚任务临近完成,中国脱贫的客观事实更是不容否认。我们也不难推测,正视中国扶贫之举,高度赞扬中国扶贫成就的国外学者一定会越来越多。未来,更加中肯地看待中国减贫成果是海外学界发展的必然走向。
在肯定辉煌扶贫成就之际,海外学者亦渴望知晓中国扶贫工作成功的缘由。现有见解中,可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种取向。其中,宏观层面考量了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的有力支撑,微观层面聚焦了中国具体扶贫举措。
众所周知,贫困问题的首要表现是物质资源的匮乏,社会经济发展是解决不足问题的先决条件。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国家经济总量的总体水平。与此相应,中国扶贫依次经历了保障生存、体制改革、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和全面小康的五大递增性阶段[12]。身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持续受到海外理论界关注。中国扶贫进展程度随着经济实力提升而有所突破的表现尤为明显。从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的高度关联出发自然成为不少国际学者观察中国成功扶贫的一大切入点。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认为,自20 世纪70 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起,中国的经济总体增长率长期很高,是中国减贫成功最主要的因素[13]。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苏慕亚·查多帕塔耶强调,中国扶贫事业发展的优势之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速,这样才能确保减贫资金充足[14]。澳大利亚学者劳伦·约翰斯顿认为,改革开放的成功使封闭落后的中国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超过7 亿多的贫困人口才能摆脱贫穷[15]。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伯特·霍夫曼亦认为,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中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发展模式[16]。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也提到,中国成功的减贫战略离不开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经济改革和工业化的基础上,大量人口才摆脱了贫困[17]。
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脱离稳定政治环境的保驾护航。有些国际学者关注了中国经济背后的政治动因,试图以此解释中国的扶贫成功。
波兰华沙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加恩·罗文斯基侧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秉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认为,中国减贫工作的成功是执政党以民生为导向的执政理念的胜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行力[7]。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则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在脱贫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强大的党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主体,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有力平台[10]。2020 年年初,美国全球化智库特约研究员哈维·朝鼎也信心满满地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成为首个达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无贫困”目标的发展中国家[18]。
不同于他们,哈佛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罗斯·特里尔和澳大利亚汉学家、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扶贫实践中的制度效应。特里尔不禁感叹,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力量投入扶贫,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社会制度所不能比拟的[19]。马克林也认为,那些声称中国现有制度不适合未来发展的言论是不切实际的。70多年的历史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富有成效,是它确保了中国的统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坚持现有制度,到2020年,绝对贫困在中国将会成为历史[20]。
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中国政府对扶贫的大力推动。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列塔说:“改革开放40 年来,减少贫困一直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心。”[7]美国密歇根大学学者洪源远则撰文翔实论证了中国各级政府通力合作对扶贫的帮助。他指出,在中国脱贫中,中央领导层规划宏观设想,日常发展工作由地方政府来做,通过地方政府与投资者、老百姓进行直接互动,从而保证了由下而上的应变力和创造力,才能摆脱贫困陷阱[21]。
与经济、政治发展相伴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格外引人注目。在此时代背景下,有的国际学者转向从中国优秀文化理念中破译中国扶贫成功的密码,同样成了新的视角。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熊玠和日本经济专家和中清是其中两个代表性学者。
熊玠认为,中国在减少贫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体现中华文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他分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开放包容既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得以绵延不绝的原因所在。他提到,中华文化的关键在于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它从不依靠暴力去征服对方,而是让人心服口服。其次,联系当代中国,他举例“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阐述了中国文化特质对如今中国对外交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佐证了中国文化彰显的独有魅力对国家治理的深刻影响,说明了文化生成的精神力量于无形中帮助了中国脱贫[22]。
和中清也注意到文化理念力量对中国脱贫致富的推动,研究了中国长期以来践行的和平发展外交思想。他认为,中国一步步走向共同富裕,与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他的这一判断和熊玠的思考有相通之处。虽然和平发展理念和中华文化同属于社会意识性质,都不能直接产生社会生产力,改变现实贫困面貌,却也是大有价值的。因为,国家奉行的理念必然会约束国家大政方针的形成,使它能够间接转化为真实的物质力量。换言之,和平发展这一理念提出的本身就内含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够助力解决中国实际的贫困问题[23]。
除了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宏观方面的研讨之外,有的国际学者更为细致微观,讨论了中国特色的扶贫举措,如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加强教育普及和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等。
议论最多的措施当属“精准扶贫”。苏丹学者叶海亚·穆斯塔法指出,“精准扶贫”被中国政府置于重要议事日程的首要位置,地方领导与每个困难家庭结成对,负责对接贫困家庭脱贫,是很有成效的扶贫举措[24]。来到中国实地调研后,阿根廷拉美中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专家迭戈·马宗奇尼也见证了精准扶贫计划对中国消除贫困的实际效益。他认为,这种有瞄准性和差异性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利用扶贫资源,避免偏差和浪费,让资金能够真正地落在实处[25]。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将中国扶贫的成功一样归功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26]。
中国大力加强教育普及产生的扶贫效果也非常明显,同样受到国外注意。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阿道夫·拉沃尔德就十分认可,他认为普及教育是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法宝。中国政府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尽力确保贫困家庭的子女可以享受到同样优质的国家教育,从而提升农村人口的技术和就业技能[27]。埃及开罗大学金融和经济管理学教授瓦利德·加布·阿拉赞成了此观点,他提到,中国消除贫困的成功与力主加强教育、改变观念的举措密不可分[28]。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伊卜提·萨姆也认为,贫困人口一般教育水平较低,一旦他们的观念发生改变,自愿接受扶贫的效果就会得到提高[29]。
众多国外学者认为,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广农村电子商务也是中国扶贫的一大重要创举。秘鲁学者何塞·卡洛斯认为,中国扶贫最为成功的发展模式之一是将农村地区融入全国网络电商平台。中国重视各个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而且阿里巴巴、京东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陆续涌现更促进了这一模式的日渐成熟,使农村小型创业者和生产者拥有了与国内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机会[30]。日本专家宫崎卓也毫不吝啬地称赞,中国农村地区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是消除贫困的最佳方案,蕴含着深厚的发展潜力。不论是从目前看,还是中长期看,中国将贫困地区纳入物流市场体系,对消除贫困的贡献都是非凡的[31]。
探求中国成功脱贫的原因本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研究主题。国外学者考察了中国经济、政党、制度、政府、文化理念和扶贫举措等因素,虽然没有达到面面俱到的梳理效果,但其思考方向基本是正确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总结出中国成功扶贫的主要原因。然而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欠缺联系。对于中国政治独特优势保障扶贫的讨论,学者们分别论及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制度和政府三大核心要素。而政治优势的呈现往往是整体的,不是单一的,只有把三大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探讨政治方面对脱贫的合力扶持。二是发展不均。对比之下,经济和政治方面是国外分析中国扶贫成功的重点,以文化理念为窗口探索的学者并不多。而中华优秀文化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的天然土壤,理解中国扶贫的成功势必不能疏忽对它们的关注。因此,借助文化理念剖析中国扶贫的突出成效,仍需其他学者继续努力挖掘。
尽管中国扶贫成绩斐然,有利条件众多,但有些国外学者对中国脱贫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马蒂亚斯·斯捷潘认为,中国经济形势的严峻是脱贫遇到的重大阻力。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变化影响着贫困问题的全面解决,如果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失业人数进一步上升,社会保障的财政基础将会有所制约[32]。罗中友协主席、前罗马尼亚央行行长弗洛雷亚·杜米特雷斯库从广义的经济环境入手,也指出了经济形势的风险。他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国际和国内经济大环境同过去相比要复杂困难得多,而这正是中国扶贫不可避免的发生场域[33]。
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是中国扶贫的另一挑战。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新目标提出后,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立即据此回应。他认为,时间短和任务重的相互矛盾将是中国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国如若完成本次确定的脱贫目标,也就意味着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让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任务将让中国各级政府都有非常大的压力[33]。
城乡失衡也是国外学者提到中国扶贫中需要处理的问题。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研究员彼得·伍德在分析《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后认为,虽然中国在改善普通老百姓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城乡差距仍在增大。中国的人口和财富过度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某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34]。一样直指失衡,与其完全相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经济分析师卫斯摩·本比较2014-2016 年上海、辽宁、广东、河南和甘肃5个地区的城乡贫困率后认为,大多数地区的城市贫困率高于农村贫困率,城市人口的贫困反而被忽略了[35]。
此外,“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亦难在确保精准,这是他们认为中国脱贫攻坚的又一艰巨性挑战。新加坡学者郑永年在其专栏文章《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中指出,中国“精准扶贫”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对贫困户作出准确的认定。他认为,受信息录入、村霸势力和烦琐手续的多重影响,现有贫困户的鉴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极易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公平的产生。这种扶贫冲突表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会产生新的民族隔离和对立[36]。
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局外人”所述的问题于我们是一味清醒剂,不容忽视。汲取他们提及中国扶贫建设多种挑战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多年来,我国接连出台多项配套措施,就是在不断以理智思维反观挑战。但是,他们的有些论述和研究方式也存有问题。比如,斯捷潘一味强调经济增速下降趋势的观点是不合理的。适应经济规律,由高速度迈向高质量是中国经济必经时期。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的“新常态”时期,虽然速度效益优势不如从前,但这不是倒退式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且,质量效益同样改变贫困现状,也是事实。伍德和卫斯摩·本以各自选取的研究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对立的城乡失衡观点,看似论证逻辑严密,各有其理;细究起来,鉴于两人数据选取的范围太小、典型性不足,他们得出的研究结论能否成立有待商榷。
反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性难题。中国离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近,当中国扶贫创造“当惊世界殊”的成就后,众多域外学者不得不将眼光投向中国,分析中国脱贫带来的世界意义。
就所占比例上而言,中国贫困人口基数偏大,是世界总贫困人数的绝大多数。即使这样,在过去的8 年里,中国的年均脱贫人数依然高达1 000多万人。作为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扶贫发展获得如此佳绩,对世界减贫事业必定意义重大。很多外国学者在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从直接数量和坚定信心两方面论述了中国扶贫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影响。
脱贫成果的统计数据是中国扶贫直接减少全球大量贫困人口的力证。2019 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引用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的数据证明,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的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为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9]。世界权威机构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主席马里奥·佩兹尼也认为,当我们环顾全球的减贫情况时,最大的减贫贡献国家就是中国。中国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使得全球贫困率被极大地拉低了[37]。
中国大规模的脱贫也带给世界其他国家振奋人心的精神鼓舞。坚定全球减贫信心成为海外学者讨论中国扶贫推动世界减贫的另一方面。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消除贫困目标是世界各国贫困治理努力的方向。新西兰商学院院长黄伟雄指出,2020 年如期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中国要提前10 年完成联合国设立的目标,将会给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巨大的信心[38]。肯尼亚圣保罗大学经济学讲师爱德华·库塞瓦也认为,中国消除贫困的成功向世界表明,脱贫不是不可能的,这给了世界人民极大的信心和鼓励[11]。
如前文提到,经济增长是实现脱贫的物质基础,降低贫困与发展经济是同步的。在波澜壮阔的脱贫实践中,中国经济实力逐步提高,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愈发紧密也是既成的事实。由此,许多外国学者敏锐地作出判断,中国扶贫也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认为,中国是亚洲国家中对世界经济最大的拉动力量。他认为,亚洲过去是全球最贫困的大洲之一,生活水平不高,但现在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3。“很明显,中国是这一成绩的最大贡献国。”[39]韩国湖西大学教授全家霖概括性地提出,中国消除贫困将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重大契机[33]。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在年度记者会上指出,中国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几乎全部摆脱贫困。同时,中国如今已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国际贸易的引领者[23]。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也认为,中国的减贫成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后劲,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子”[40]。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古谢夫则以消费为例,说明了中国扶贫对世界经济产生的连锁反应。他说:“脱贫致富、走向小康后的中国将拥有更大的消费市场,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旅游等都会提供有利的机遇,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活力。”[7]
当“中国扶贫既推动世界减贫又促进世界经济”的观点被海外知识界越来越认同后,学者们对中国扶贫世界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另一层次看法:由看重实际利好效果发展为经验示范效应。继而,中国扶贫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经验的适用范围有多大等问题都被提了出来。
国外学者提炼了中国扶贫的多条经验,以下内容是被学界广泛提及的:巴基斯坦国防大学教授哈尤姆汗认为,应向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学习,即通过发展经济,从根本上缓解贫困,而不仅仅是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救援[9]。摩洛哥数字化发展署署长西迪·梅勒亚尼提出,中国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社会帮扶措施,助推精准扶贫的做法值得借鉴[41]。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哈桑·拉杰卜认为,中国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了方法、用活了载体,这是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28]。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密特教授指出,中国开展经济试验的观念,尝试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各国可以从中学习的[42]。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把“精准扶贫”也归类为中国扶贫的经验。他认为,中国证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城市的问题则完全不同,这是重要的可循经验[43]。
也有学者在他人总结中国扶贫经验之中,思考了经验推广世界性范围的问题。他们的争议在于:中国的扶贫经验只是适应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争论之下,形成了下面两类观点。
一类观点主张中国经验最合适向综合国力有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推广。巴基斯坦中国事务专家米扬·阿布拉尔认为,中国扶贫工作为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44]。波兰华沙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新闻和政治研究系教授加恩·罗文斯基提出,有效的中国减贫经验,对于有着相似国情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当作范本[7]。哈佛大学温奈良教授表示,发达国家极端贫困并不常见,中国扶贫经验的研究价值有限,但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类国家的极端贫困现象更为普遍,农业经济发展也与中国类似[45]。
一类观点则主张中国经验可以向全世界国家大力推广。波兰罗兹大学经济社会学系主任拉法尔·马特拉认为,中国宝贵的减贫经验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益,也值得欧洲的发达国家借鉴和学习[27]。沙特阿拉伯知名智库专家穆罕默德·萨迪克认为,中国在扶贫领域取得的成功,不仅仅解决了本国的贫困难题,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46]。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也认为,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划上历史性的句号,中国的发展故事为各国树立了典范[47]。
总的来说,国际学者对中国扶贫的世界意义关注颇多,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和经验示范三重维度的分析已全面开花,研究态势良好。但是,仅有这些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扶贫的世界意义还有别的探究路径。理论方面,“涓滴理论”(2)是西方长久以来主流的减贫理论,占有绝对的世界话语权。受此影响,部分国外学者并没有重视中国扶贫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而中国的反贫困理论无疑是对世界减贫理论的重要丰富,对中国减贫的世界意义分析显然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补充。同时,贫困是社会发展的“隐形炸弹”,累积到一定程度会爆发多类国际问题。在“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财富总和”[48]的现状下,贫困蕴藏的世界性危机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发展对世界人权事业、国际社会秩序、全球国家治理、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都有着深刻意义,这些相应的研究维度也应当得到拓展。
综上可知,海外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中国扶贫已经开展了多样化的研讨,所获成果丰硕。回顾起来,他们对中国扶贫成就持肯定态度,高度赞扬中国减贫成效;围绕经济增长、政治优势、文化理念和创新举措方面总结了中国成功扶贫的原因;指明了中国扶贫面对的经济风险、时间短暂、任务繁重、城乡失衡和落实精准等风险挑战;分析了中国扶贫体现在世界减贫事业、经济发展和示范效应上的重大意义。这些见解之中,不乏真知灼见,是学界进行再研究可贵的思想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的学者们应善于从中取长,补己之短,创新扶贫领域研究。
另外,上述国外解读的不足也反映出了继续加强中国扶贫对外传播、传播好中国扶贫声音的现实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扶贫是源自本土的故事,只有讲得足够好,才能彻底说服别人,澄清各类偏见误解。从海外学者的视域里,可以去捕捉我国未来扶贫宣传工作的施力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为世界减贫事业的绩优生,中国扶贫理论的当前国际话语权却是很有限的。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让中国的理论在全球范围得到进一步认同,还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探索解决的难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贫困问题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国内外学者齐心协力聚焦贫困治理研究,加大学术研究力度,达成互信交流互鉴,才能共创人类美好生活。
注 释:
(1)海外解读中国扶贫的人士主要包括三类:专家学者、政要学者和媒体人员。有关国外媒体关于中国扶贫的详细解读可以参见国内学者侯晓素载于《传媒》的文章《海外媒体如何看中国扶贫》。
(2)涓滴理论:主张解决贫困问题主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即使没有社会政策的干预,经济发展的滴漏效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贫困阶层,从而使得社会贫困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