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黎明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30
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儿童、青少年是本病的好发群体,发热、咽喉肿痛、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增多等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针对IM,临床多提倡对症治疗,抗病毒药是常用治疗手段[1]。本文纳入50例患儿病例资料,对比更昔洛韦、α-干扰素的使用情况,以期更科学的指导临床用药,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确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IM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均在上级医院确诊感染EB病毒后返回至我院治疗,时间均为2017.4-2019.8,排除合并免疫缺陷病、其他病毒感染者。将以上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甲组中男女构成比为11:14,年龄区间为1-8岁,平均为(5.87±1.34)岁。乙组内男女构成比为2:3,年龄区间为2-9岁,平均为(6.27±1.51)岁。两组患儿以上基本资料区别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入选患儿一经确诊后,均予以综合治疗,包括充分卧床休息、护肝、退烧、营养支持等。以此为基础,乙组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用药途径以肌肉注射为主,针对≤1岁者,药物剂量为1-2μg/(kg·d),>1岁者药量为10μg/(kg·d),用药10d。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包括退热、颈部淋巴结以及肝脾肿大。拟定如下评价标准:①显效:用药治疗1d后体温开始降低,3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咽喉肿痛症状明显减轻,异型淋巴细胞<0.1;②有效:治疗3d后体温开始下降,5d后恢复正常水平,咽痛症状有改善,异型淋巴细胞<0.1;③无效:治疗10d后,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未达到显、有效评价标准,或加重、利用显、有效病例数之和在本组总病例数中所占比例去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χ2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经10d治疗后,乙组符合显效、有效、无效评价标准的患儿数目依次为17例、7例、1例,甲组依次为12例、6例,7例。乙组总有效率为96.00%(24/25)、甲组为72.00%(18/25)。乙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更优于甲组(P<0.05)。
2.2 主要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乙组患儿退热、颈部淋巴结以及肝脾肿大消退时间依次为(3.13±1.62)d、(5.81±1.30)d、(5.11±1.42)d,和甲组(5.29±2.03)d、(7.83±1.89)d、(7.25±1.89)d相比,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
IM是儿童群体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九成以上是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基本上均会出现IM病毒感染,若有感染,将会终生潜伏。≤1岁IM病毒感染概率偏低,这可能和母体抗体保护作用存在相关性。针对IM的发病机制,并不是由EB病毒直接破坏所引起的,而是因EB病毒感染诱发T细胞出现明显的免疫应答反应,株型为细胞毒性T细胞,促进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过程,侵犯他类组织器官而对外表现出发热、咽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2]。
干扰素α-1b对病毒能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减少核算蛋白所需酶的生成量,进而扰乱病毒的生长繁殖过程,有效保护正常细胞,使其免受病毒的侵犯,并且还有益于改善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对清除体内病毒过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已经有临床研究指出,干扰素α-1b的作用不单纯是抗病毒,还有免疫调节功效,对IM患儿注射干扰素α-1b后能直接被机体吸收,能够较广泛分布,基本上不会形成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毒素会经由肾脏排出体外。
胡丹[3]将60例IM患儿分为参照组、试验组,药物治疗方案依次是更昔洛韦、干扰素α-1b。历经1个疗程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的比较上,实验组(10.00%)和参照组(13.33%)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胡丹指出,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IM,疗效显著,其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在IM治疗领域有一定推广价值。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同样高于甲组,并且主要症状消退时间更早于甲组,这提示采用干扰素治疗IM,更能促进患儿症状表现消退过程,优化疗效,提升患儿躯体健康水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