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璞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122)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旧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也指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对照这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教学理念还局限在旧的思维框架下,不能与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零嫁接;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与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还存在许多差距,等等。
经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辽宁高职院校大体上采取以单一的“选项式”思维框架为主导的体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它在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意识、掌握某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立足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对照实现“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使命要求就略显缺项。虽然个别高职院校在单一的“选项式”课程内容体系中针对职业人才培养有所侧重,融入了与职业取向相关联的内容,可还是没有从科学体系的角度,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梳理分类,既显得条理杂乱无章也显得层次轻重模糊。
通过对目前辽宁省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采用单一的“选项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测试发现,其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根源在于这一体育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收效甚微。与目前国家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以及各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呈下降趋势的结果高度契合,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实际状况的反馈意见与建议不谋而合。当然,单一的“选项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要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在发扬单一的“选项式”主体思维框架的同时,寻找更优的体育教学模式予以弥补之不足,使其更加完善。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体育教学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构建职业化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意志品格、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反馈、毕业生的反馈以及企业的调查等方面来看,学生除了在职业体能适应性不足的情况下,还在意志品格、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等问题。这一现象恰恰反映了单一的“选项式”教学模式的缺憾。如何使学生实适应未来长远职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康健的有机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模式总是在一定具体的理念、目标和方法指导下进行的。理念是先导,目标是方向,方法是桥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应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内涵为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养为主线,贯穿身体素质练习+体育选项练习+能力拓展练习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紧扣专业特点、职业要求和岗位素养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教育教学理念是其活动实践载体的先导,没有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就不能推向前进,教育教学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当然,这一改革与创新必须在扬弃的基础上实施与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本,以树德立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为本。因此,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学生的学是问题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三位一体”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构建的。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身体素质练习+体育选项练习+能力拓展练习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专业特点、职业要求和岗位素养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更好地实现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身体健康、心理康健、适应社会“三位一体”新理念的需要。
教育教学目标是其活动实践载体的方向,没有教育教学目标的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也难以推向进步,教育教学事业也难以向前发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共识,关键是如何创新出一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位一体”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正是按照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行的。一是体现强化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改变学生身体素质差的现状;二是实现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后进一步提升体育选项课效果的问题;三是通过具有职业特征的能力拓展课学习实现高职体育教学与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虽然三者教学主体任务驱动侧重点不同,但是三者之间互相关联、各有侧重、目标一致。它的构建不但改变了传统体育教育教学只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或者只为发展学生体育技能为出发点,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由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目标迈进。
教育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常谈常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就是一个学生也不能少,追求实现学生参与率百分之百理想达标率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三位一体”的职教育教学模式正是着眼于这实现一方法而考量的。在追求教学内容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体能、态度、感情融入教育教学方法中,将改革与创新理念、目标和方法合三为一,贯穿始终,进行到底。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载体,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决定因素。
树立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的指导思想,《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方向,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我们把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粹,传达到学生的意识中,转换为学生的信念。实现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本人现状,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自主选择出一两项体育技能,掌握基本锻炼方法和练习手段,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措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体育”的内涵一旦被人所消化,将受益终生。
1.将“体育基础课”纳入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共同基础部分。“体育基础课”指的是针对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方面的体能训练内容和体育常识、体育保健等理论知识。根据近几年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对目前采用“选项式”授课效果差的原因分析和论证结果,我们将在进行“选项式”教学之前把“体育基础课”作为前导课程,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方面的体能训练内容融入“体育基础课”的内容体系中,设计一定学时的授课计划进行教学,来充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就目前学生体质状况看,如果没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实现“选项式”体育教学,提高选项课的效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育基础课”融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后期“选项式”授课的效果。所以“体育基础课”作为前导课程势在必行,符合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将“拓展体育课”纳入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的个别拔高项目。“拓展体育课”指的是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取向进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为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搭建的平台。如职业的体适能、团队合作意识、适应岗位能力、学生健康心理、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训练内容。鉴于目前学生的管理、毕业生反馈及企业调查出现的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恰恰与“拓展体育课”训练的内容相吻合。所以在完成“选项式”授课之后,可以将上述内容合理地融入“拓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体育课”的教学,作为“选项式”授课后续课程,对采用单一的“选项式教学模式没有完成的人才培养任务做以弥补。
“三位一体”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是指第一学期以“体育基础课”作为前导课程,基本内容是全面性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和体育常识、体育保健等理论知识学习。第二、三学期是以“选项式”为主体课程,每人根据自身喜欢去选择项目,教师在授课时要安排专项素质、专项技能进行体育教学第四学期以“拓展训练体育课”作为后续课程,在毕业前进行团队、创新等职业素养训练。将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统筹考虑,实现高职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之目的。
总之,构建“三位一体”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要着眼于宏观大处规划,要着手于微观小处落实,使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职业岗位要求相互吻合,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