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秋琼
我国与越南的外交关系正式恢复于1991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而2016年和2017年两国主要负责人的互相访问,给两国的经贸关系,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中的营商环境和发展趋势,更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1]。因此,深入研究越南营商环境与中越经贸关系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当前对越南营商环境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其最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自然资源储藏丰富,越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且杂。其二,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其出行方式依次为公路运输、内河运输、铁路运输,并且这三者的建设都较为完善。其三,较低的人工成本。在整个亚洲,越南的劳动力一直都较低,并且该政府始终没有打破1200元人民币/月的最低工资标准。
随着越南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其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会进一步优化它国的营商环境。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7年1月),为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到其本土发展,在其原有的法律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优化,逐渐与国际轨道靠拢,并于2015年7月1日,颁布新修订的《投资法》,同时在2016年11月22日,该国国会经过深入的研究,在由于的《投资法》基础上通过了《关于<投资法>附条件投资经营行业4号目录的修订草案》,并且在2017年1月1日,对一些限制外资投资的业务进行了取消,具体多达20项,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极大的改善了外资企业的营商环境。
由于越南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各个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使得我国的企业开始在越南投资一些中大型项目,并且技术含量的投入度越来越高。一些较大项目(千万美元)的陆续涌入越南市场,主要的投资领域有矿产开发、饲料加工、摩托车(汽车)零部件加工、工业建设、电力建设、钢铁等,新台阶、新阶段是当前我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新名词。例如,我国天虹企业公司在越南的西宁省,投资了一个纺织厂,该纺织厂能提供1万个岗位。
再如,我国两个电力公司和越南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电力项目(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BOT项目1号机组),该项目是越南目前最大的电力项目,主要建设地点在越南平顺省。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和一些资料文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该越南的投资金额规模,已经开始增大,并且和越南政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当前我国在越南投资地的情况可以看出,几乎遍布越南全境,但是从当前的趋势可以看出,其明显在向越南的南部地区靠拢,当前在南部投资的企业占总体数据的57%,其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区的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支撑,租金较低,劳动力近低廉等。
企业投资行业和区域呈扎堆聚集。主要是在加工制造业、电力、燃气和建筑业,这些产业加起来约占投资总项目的61%,其次是服务业,占项目投资总金额的26%,最后便是农林渔业,只占13%。中国对越南投资的企业多来源于大陆两广地区、云南以及长三角的一些城市,其中广西由于地缘优势,从这里“走出去”的企业占大多数。
中国企业对越投资采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早期,中国企业初到越南,不了解越南市场,主要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随着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年限的增长,掌握了越南企业的经营方式,现在多数企业开始尝试独资经营。目前,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采取的主要方式除了之前独资建设企业,还包括了合资参股、企业并购、BOT/BT等多种途径。通过企业并购、参股等股权投资方式,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企业的分销渠道,快速熟悉市场,从而有效的开展产品营销。
我国对越南投资的早期,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而随着我国本土劳动成本的提高,国内市场开始逐渐饱和,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在越南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尤其是电子类、纺织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电厂、水厂、建筑业等基础设施行业,并且其数量将会持续增多。从总体上看,但前民营企业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其他生产性行业,国有企业多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国家要想拥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与其它国家进行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尽管当前我国与越南的经贸联系处于良好的状态,但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与越南的经贸联系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相应部门机构,还应加深两国经贸的研究,并提出新的方案措施,进而为两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