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 勇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对其进行持续创新满足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发展与转型需要,但当前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尚且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市场制度不规范、建筑单位竞争力有待提高、企业平均利润日益降低等,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值得思考。
在新的经济局势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形成突出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企业必须做好两个重点工作——即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而国内的许多建筑企业因为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依然沿用枣核形经营结构,因此在日常经营中片面关注工程建设,反而忽视了更关键的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正是因为这一固有缺陷,导致现在许多建筑企业的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其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弱,市场营销渠道不够健全,这就不利于企业对资源进行高效的优化配置,其生产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基于此,企业要不断向市场靠拢,将内部科技实力转化为营销动力,利用技术创新带动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的全面升级。唯有实现技术创新与现代化市场营销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同时发挥二者的显著优势,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1.市场制度不规范,保障性不强。结合建筑行业发展实际看,企业单位面临着市场秩序混乱、制度设置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企业经营行为得不到公正的管理,其发展保障性不强。而在市场经济发展局势下,企业需要形成更为良性的运营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发挥市场的选择与淘汰作用。但现在行业内尚未形成严格的制度措施,不少建筑单位内部也管理松散,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钱权交易、收受贿赂、暗箱操作、拖欠工程款等问题。
2.建筑单位竞争力有待提高。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带有劳动密集型特性的建筑行业要创造较高的产值往往依赖投资的拉动与就业人员的增长,但许多企业的员工往往积极性与能动性不足,这就制约了企业活力的增加。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许多企业依然受之前的陈旧的经营模式限制,企业管理层对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发展投入力度不足,使得企业和当前的知识经济发展局势难以高度吻合,长期受困于低级的无序竞争。如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必然日益下降,甚至有老牌企业逐渐没落、被市场淘汰。
3.建筑企业平均利润日益降低。建筑行业作为发展历史较久、有长期积淀的行业类型,已经形成了其相对固定的一套模式。但在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快速进步督促建筑企业不断转型,单纯以产量赢效益的模式已经无法取得优势,而一直停留在传统模式中的企业,建筑企业的平均利润因此呈现下降趋势。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不得不面临员工成本持续上升而企业难以承受的窘境,最终使其不得不走向破产。
1.做好成本控制实现开源节流。由于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为降低成本压力,就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可以将成本控制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帮助员工形成科学的“全员营销”观念,完善营销流程,例如要求在公司本部进行全局策划、由单位领导层负责上层公关、营销人员则完成好下级对接任务,使得营销工作构成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
此外,通过对《招投标投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尽量把控成本,在招投标管理过程中通过机构分设、公开评审等措施,确保工作规范性及合同质量,加强对“恶意”低价中标等不良现象的严格管控,以此实现开源节流。
2.结合实际建立独特的营销网络。在企业单位的市场营销方面,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怎样抢占市场份额,而在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形成优势竞争地位,获得更多订单尤其是国家机关等的项目,就需要不断完善营销网络。企业需要重视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在其专业网络的建设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新建、修缮、物业和供暖等不同领域都给予适当的关注,使其构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让企业的业务运营和服务提供覆盖更广的领域。对于某些重要的特殊内容,企业可以在营销体系内设置关键节点,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使得营销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3.不断提高市场营销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建筑企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事实上,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着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的现状,不断提高市场营销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建筑企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注入高素质人才和提高现有人员素质,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必须要采取的举措。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提高本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从外面吸引一些专业高素质的市场营销高水平人才。通过调整和提高企业的人才队伍水平,整合营销知识结构,发挥市场营销功能,使企业拥有优良的营销环境,从而提高建筑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时期建筑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探究,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明确建筑企业的现状与困境基础上,提出建筑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建议,做好成本控制实现开源节流,结合实际建立独特的营销网络,不断提高市场营销团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