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LIU Li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太原030024)
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中存在线路长、单位工程类型多、数量多,算量工作量大、效率低,汇总难,多个作业面同时开工作业队伍多,月度/结算验工耗时长、重复算,成本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需要从企业层面来制定一套交通建设行业的WBS 标准,将交通建设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关键业务进行协同管理,实现业务之间数据互通,改变过去信息孤立状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基于WBS 工序分解+BIM 技术构筑交通建设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主要业务集成在一个统一信息平台上进行协同管理,实现业务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主要包括交通建设项目WBS 分解、管理标准化、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协同管理等。
WBS 工作分解梳理主要分为咨询、编制、项目验证三个阶段。咨询阶段主要是聘请咨询公司做业务指导,进行WBS 专项培训、制定WBS 专项工作计划、WBS 作业过程指导、WBS 作业验收、提供相应软件试用、协助完善WBS作业成果。编制阶段主要是统一标准,学习WBS 作业方法、梳理完善企业标准并编码、建立WBS 工序分解标准并与企业标准挂接、组织成果评审和验证、形成WBS 作业成果验证报告。项目验证阶段主要是分解应用,学习WBS 作业成果运用方法、实施WBS 工序分解、计算工程量并与WBS 树形结构挂接、运用生产进度管理工具进行生产管理、提出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
一是学习WBS 工序分解方法与相关案例资料。二是收集公司、项目部计划统计表单、报表资料,收集各专业标准清单资料,收集公司分包清单库、公司分包指导价资料,收集项目部基础算量表资料。三是对比分析相关资料差异、优缺点,形成分析结论。四是编制形象进度项、编制标准清单库、编制分包清单/工序库、编制基础算量表模板。五是编制WBS 工序分解标准,WBS 工序关联标准清单、分包清单。六是根据评审意见进行WBS 工序分解作业成果完善。
WBS 专项梳理形成标准清单库、分包清单库、形象进度项,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统一项目WBS 工序分解标准;统一项目基础算量表编制标准。形成了五项企业标准,一是统一形象进度项:年、季、月、周、日形象进度统计单元,形象进度项定义、形象进度树形结构;二是统一分包工序/清单方面:分包工序项定义、分包工序编码、标准分包工序清单;三是统一标准清单:合同清单项模板、合同清单编码、标准清单模板;四是统一WBS 工序分解清单:WBS 分解标准、WBS 编码、WBS 树形结构;五是统一基础算量模板:工程量计算需求、工程量计算表单、基于WBS工序分解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企业层面,通过制定统一的WBS 标准,服务项目施工生产,积累施工生产数据数据,形成企业经营的工程数量、生产进度、劳务分包、成本、质量、安全大数据。项目层面以WBS 工序分解为基础,以工序交验数据标准为基础,分解工程项目管理单元,统一项目管理颗粒度,实现横向各业务管理域的数据“穿透”,实现施工任务数字化、进度管控货币化、成本管理分块化,让进度可控、项目成本分解到责任单元、分包量可控、材料量可控、质量预控、安全预控。针对WBS 工序分解的成果我公司研发了3 个岗位级工具——工程数量管理、生产进度管理、分包计量管理。
图1 生产进度数据运用图
工程数量管理工具是以标准WBS 字典作为基础,结合工程算量中的构件库、公式库、规范算量模板。在大幅提升工程算量效率的同时避免在算量过程中的“漏错重”现象发生;利用云+端、多人协同、离线应用等技术,将算量结果快速整合、分析、自动输出各类应用台账,为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核心在于:①建立标准WBS 字典,统一算量的颗粒度,确保算量成果的准确性;②建立算量构件库,避免漏算、错算、重复复算的问题,提升工程算量效率;③自动形成各类台账和计算书,便于对量、数据追溯,帮助管理者快速分析、精益管理;④多人协同算量,实现共享,提高项目工程师工作品质。
生产进度管理是以项目WBS 为载体、以进度为主线,在完成总工期、年、季、月、各工点计划制定和分发的前提下,现场技术员利用移动设备采集施工现场生产信息,利用关键线路、进度指标技术,自动生成施工台账、日报、月报、年报等进度报表,预测项目总工期、关键里程节点完成时间,自动计算偏差并预警;通过数字地图、形象进度图、指标看板等可视化手段,直观了解项目状况,增强信息共享,协助项目实现生产进度管理目标,追溯问题原因,进行管理决策。(图1)
分包计量管理是通过WBS 工序分解、分包项、分包队伍、分包合同之间关联实现一量复用,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分包队伍的技术交底量,已完工程量、材料理论消耗用量、建立业主清单量、图纸复核量、技术交底量、实际完成量等台账,为分包计价和分包月度考核提供依据,实现项目成本过程管控。核心在于:①完工部位自动推送,防止超计,漏计,实现“量入为出”;②材料理论用量自动形成,便于及时进行节超分析,及时扣款,实现项目精细化成本量控;③快速自动形成分包计量台账,分包计量书,提升对下计算计量效率。公司层面也可以实现一键追溯施工记录,通过定位管理单元,实现穿透追溯查询工区、工段、工点、部位的完成情况和资源使用记录,对进度按照货币化维度统一管控,量化考核,自动排名,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对上计价、形象进度与产值进度、分包计量不统一的问题。
BIM 技术是一种基于参数模型整合项目相关信息的数据化工具,可实现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数据的共享和传递,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GIS 技术则是以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基于GIS的地理信息,融合BIM 技术的施工模拟功能,集成现场监控等智慧工地运用,优化了施工方案和计划;基于进度查看与进度对比功能,实时动态的掌握现场进度情况,提升了项目计划管控水平,而这些基础数据来源又来自于我们WBS 工序分解三个工具端。
软件架构:微服务架构模式,BFF 层的前后端分离架构,前端不限,后端使用JAVA Spring Cloud 框架。其中Spring-boot 版本应为2.0 以 上,Spring-cloud 版本应为Greenwich SR3 以上。
用户认证:OpenID Connect 1.0;
数据传输:http(s);
接口:RESTful API;
编码:UTF-8;
浏览器:兼容HTML5.0,系统运行界面可以在任何终端进行友好展示;
安全标准:Spring Security 5.X《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业务编码:企业WBS 标准(含工程基本信息、物料、设备编码、物资、设备供应商编码、分包商编码、其他供应商注册格式等)。
在本次WBS 工序分解+BIM 技术在交通建设中的运用研究中,通过对WBS 标准的梳理,形成了五项企业标准,三个运用工具,但是也经历了推倒重来的过程,对以后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信息化建设需按照“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业务驱动、重点突破、互联共享、迭代更新、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发展原则,确立“微服务”JAVA Spring Cloud框架为公司信息化建设遵循的技术标准,探索企业数据平台的搭建,融合各业务平台重要数据,在统一数据平台上处理及发布,消除项目管理在经营、技术、安全、质量、物资、机械等方面的信息孤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