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爽,秦 琼,唐启群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063210)
2018 年底报告表示,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9 亿人,占总人数的17.9%[1],我国养老事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已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养老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暂时缓解了部分社会养老压力[2]。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离开长期生活的家庭、家人,生活环境发生很大改变,老年人会因为不适应而缺乏归属感,出现各种不良情绪[3]。这些不良情绪若得不到有效宣泄,逐渐积累,造成情绪情感表达障碍,最终形成述情障碍。本研究拟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机构的特征性因素对老年人发生述情障碍的影响,旨在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从机构特征性因素方面采取措施降低述情障碍的发生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唐山市的7 个市辖区内各随机抽取1 家养老机构,调查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517 名老年人。纳入标准:年龄≥60 岁;入住养老机构≥6 个月的老年人;意识清晰,能与调查人员沟通;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合作性强。排除标准:存在重症或终末期疾病、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等无法配合调查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调查人员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慢性病、睡眠、身体状况、疼痛等16 个条目。
1.2.2 养老机构特征性问卷 由调查人员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主要用来调查老年人所居住的养老机构的特征性情况,包括养老院性质、老年人居住时间、居住情况、环境卫生、饮食营养、娱乐活动、医疗服务等内容共17 个条目。
1.2.3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 TAS⁃20 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述情障碍的诊断工具,包括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及外向型思维3 个维度。所有问题均采用5 级评分法,总分越高,则述情障碍水平越高。量表总分≤51 分表示无述情障碍,>51~60分表示可能发生述情障碍,>60 分则表示出现明显述情障碍。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76[4]。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调查组,调查组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调查组使用自编和已有的特异性问卷于2018 年11 月—2019 年6 月对7 家养老机构的入组老年人进行一般资料、述情障碍和机构特征性因素量表的现场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单因素分析使用t 检验、方差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情况 本组老年人无述情障 碍77 人(14.9%),可 能 发 生 述 情 障 碍213 人(41.2%),已出现明显述情障碍227 人(43.9%)。述情障碍总分为(58.74±7.23)分,识别情感障碍得分为(20.46±3.16)分,描述情感障碍得分为(14.20±2.30)分,外向型思维得分为(24.08±3.74)分。不同特征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比较(n=517) 单位:分
2.2 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以述情障碍总分为应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养老院性质、整洁程度、营养搭配、集体活动、看望频率及老年人幸福感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的因素。自变量赋值情况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述情障碍是指个体在情感认知、加工和调整过程中存在损害,从而使个体对自身情绪体验缺乏描述能力,不能适当表达情绪[5]。国外学者发现,老年人群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受教育程度低、体力劳动者、经济状况差均为述情障碍的高发因素[6]。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43.9%,高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常模发生率29.3%[7],这可能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独特的生活环境有关,他们长期独自生活在机构中,同其他人员接触较少,缺乏和外界的沟通交流,思维、言语能力逐渐下降,导致情感的描述和表达出现问题。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情感方面的词语储备量本身不足,加之老年人缺少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机会,更倾向于通过躯体不适来表达不满的情绪,出现身体与心理问题混淆不清。
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养老院性质、整洁程度、营养搭配、集体活动、亲友看望频率和居住幸福感是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中,民办养老院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低于公立养老院,这可能与公立非营利的性质有关,公立养老机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配备率低,数量少[8];而民办养老机构会根据养老市场上老年人的偏好对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各项服务需求,老年人居住的舒心同时也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养老机构整洁程度和营养搭配越理想,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越低。吴茜等[9]认为,居住的内部环境对老年人起着长期熏陶和导向作用,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如果周边环境中的设施和服务没有改善,则会对老年人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刘美春[10]指出,营养不良引起的健康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健康来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长期不合理膳食不但会造成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气愤等负性的心理感受,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表达障碍。集体活动作为养老机构中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老年人负面情绪的抒发起着重要作用。参加集体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老年人的躯体活动能力,扩大人际交往,使老年人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促进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的释放。除此之外,丰富的集体活动可以给老年人参与感和充实感,满足老年人的价值感,使其从寂寞和自卑的心理困境中走出来[11]。因此,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老年人身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一些适宜老年人参与的集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社交生活。有研究发现,亲人支持程度与老年人入住体验呈正相关[12]。亲人对老年人的看望频率频繁提示其家庭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程度越高,能给老年人更强烈的心理慰藉,增加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继而使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降低述情障碍的发生。因此,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与亲人的有效沟通,呼吁家属经常来看望老年人,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方面的需求。老年人的居住幸福感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主观综合评价,幸福感强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满意度越高,入住的体验越好,适应能力也越好。感受到幸福的老年人会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养老机构的一切,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效地排解自身孤独寂寞感,从而在根源上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生;老年人通过丰富的社交活动,减缓了语言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衰退,情感的感受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当关注老年人述情障碍的状况。养老机构的特征性因素(整洁程度、营养搭配、集体活动等)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有影响,机构工作人员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