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改造艺术社区立体教材的开发探索

2020-03-02 11:52杨铮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区艺术

杨铮

摘 要:开发富有特色的、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教材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重点,旧物改造艺术化是生活垃圾分类背景下可回收垃圾有效循环利用的途径之一,将其理念及实际操作融入社区教材,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文章围绕社区教育这一主要教育阵地,从教材开发意义入手,在分析立体教材种类的基础上,探索了适合社区居民这一学习群体的立体教材开发途径。

关键词:旧物改造;艺术;社区;立体教材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活垃圾治理视角下《旧物改造》社区教育立体教材的开发研究”(2019SJA1205)研究成果。

当今社会对生活垃圾及其治理途径的关注度极高,旧物改造也逐步得到关注。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管理的细胞,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直接的载体之一。教材是社区教育的出发点,社区教育在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从无教材到有教材、从完全直接购买教材到自主开发教材的过程,开发富有特色的、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教材是未来社区教育重点。通过立体教材的完善、体系的建设及社区中的推广,利用社区教育传播旧物改造的设计理念,这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而言虽是杯水车薪,但社区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时刻与百姓有着近距离的接触,以社区立体教材建设为载体,旧物改造理念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在社区中进行推广,这对社区可回收垃圾有效循环处理、促进资源再生、实现废弃物零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社区旧物改造立体教材开发的意义

旧物改造艺术化表现是生活垃圾分类背景下可回收垃圾有效循环利用的途径之一,将其理念及实际操作指导融入社区教材,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讲,在了解国内外可回收垃圾旧物改造艺术方法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成员生活垃圾概念认知及垃圾分类行为现状调研,在分析社区教材使用主体的特点及现有社区教育文献与社区教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归纳社区立体教材的开发思路与重点,这为同类型社区立体教材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思路。从实践层面讲,将可回收垃圾中旧物改造艺术的理念与方法通过立体教材推广到社区,通过立体教材中前言教材的理论引导、辅助教材及考证教材的案例引导,结合相关旧物改造艺术活动的开展,丰富社区成员的业余生活,让社区成员随着对旧物再利用的观念认同、切身感知、乐于实践的行动转变,将旧物改造艺术再利用的乐趣和责任感体现出来,这对增强社区成员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认知和垃圾分类能力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在对社区成员个体分析的基础上,以群体和个体需求为导向,按阶段、按学习者需求、分层次进行立体教材开发途径研究,为社区立体教材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实践借鉴。

二、旧物改造立体教材的种类

立体教材作为教材体系化建设的一种途径,在我国于20世纪末被提出,它是通过多种教学资源、成果的整合为学习者构建的一种学习资源的构建形式。立体教材,又称为一体化教材、多元化教材,它是传统纸质教程的延续与改革,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手段,将声、影、光等形式注入传统教材,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可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总的来讲,立体教材共有前言教材、辅助教材、考证教材三种形式。其中,前言教材是體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它类似于传统的纸质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除前言教材外,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适合居民能力开发为本位的二次辅助教材的开发是当前急需探索的内容。本文旧物改造艺术立体教材开发在研究社区教育理念和方法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社区不同居民能力本位的知识整合构建,最终开发配套的教学辅助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多形态立体化教材资源,构建一个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的完善的教材体系。

三、社区旧物改造立体教材开发的方法

(一)提炼绿色设计理念内涵,为教材编写梳理逻辑

提到绿色设计,人们多半会想到高科技技术如能源的再生、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地球资源的有限、地球纳污能力的有限,要求人们对自身的行为要有节制。社区居民普及性教育在中国传统“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生活的准则的引导下,通过提炼绿色设计的理念内涵,融入艺术设计中形式美规律,将其转换成接地气的教学资源,为社区旧物改造教材编写的逻辑梳理奠定了基础。

(二)讲义案例收集整理过程中注意相关学法的渗入

1.旧物改造艺术案例赏析的收集

提倡践行绿色设计的这么多年来,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丰富的旧物改造艺术案例。案例在我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居民的学习、生活、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好的旧物改造艺术案例在有效地向居民传递绿色理念的同时,能够使社区居民产生共鸣,如图1。故旧物改造艺术设计立体教材的建设中,从实用性、美观性角度的层面引入了大量的优秀设计案例。每个案例之后都配套的图文或者相关视频分解,引导居民从赏析、模仿开始践行这些绿色案例,是立体教材开发前期的基础性工作。

2.旧物改造艺术学法的探索

(1)适合社区居民的课程学情分析

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社区居民年龄、职业、学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社区教育与我们通常所了解到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等教育对象有着差别,它的教育面广,学习对象的复杂性使得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开发立体教材的过程中,学情分析有着较大的难度。学情分析是社区旧物改造立体教材编写的必要环节和现行条件,它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社区旧物改造艺术立体教材建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就是分析社区居民学习过程中的特点、方法、习惯、兴趣等。要有效开发适合社区居民的教材,我们不仅要熟练驾驭相关学科、知识、技能,而且要真正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心理认知与特点,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能保障教材开发的有效性,如图2。

(2)适合社区居民的课程学法探索

猜你喜欢
社区艺术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