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英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化护理对内科护理工作质量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包含90例患者,分别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可知,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内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4--02
內科疾病的种类繁多,且患者的病情都较为复杂,由此使得内科护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更为具有综合性,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1]。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更加注重细节,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和健康教育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2]。本研究选取180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的效果,现将研究资料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80例冠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包含90例患者。在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的年龄均在34岁至74岁间,平均年龄为(53.12±6.45)岁。在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均在31岁至75岁间,平均年龄为(52.13±6.51)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①采用责任制,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情况,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②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护理细节的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活动,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对患者出现的消极心理进行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升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运用本院自拟的护理质量调查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含:护理知识、病历书写、服务态度以及操作技能等,总分为100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选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即(),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检验方式为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可知,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可知,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2。
3 讨论
优质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患者,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实行责任制,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从整体角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效率[3]。因此优质护理的内容包含: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防止患者出现意外事件,为患者构建舒适的治疗环境,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本研究选取180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以此分析优质护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为内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可知,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为内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问题的产生,同时还能够减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结局。
4 小结
总而言之,为内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王宇.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14-215.
王杨,刘攀丽.优质护理对普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7,31(6):376-378.
杨丽明.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内科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