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峰 周金娟 刘玉超
【摘 要】目的:探讨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3)。对照组选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选择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胃肠功能相关指标较对照组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胃肠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我国为肝胆外科疾病高发国家,其中胆石症发生率较高[1]。临床研究表明,在胆道系统中,胆结石是引发胆囊炎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切除胆囊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践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治疗胆囊结石已成为临床医疗的常用术式,此手术方法具有风险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2]。本研究就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胆囊结石患者,所选患者无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50-75岁,平均(68.23±5.64)岁;病程2-7年,平均(5.62±1.37)年。实验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53-78岁,平均(69.48±5.89)岁;病程3-8年,平均(5.18±1.4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进行相关术前检查,检查完成后,排除手术禁忌,全麻满意后准备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常规消毒铺巾,逐层分离解剖,进入腹腔后,分离胆囊与肝脏表面粘连,结扎血管及胆囊管,切除胆囊,取出胆囊,放置腹腔引流管。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气腹及操作孔,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内胆囊一般情况,在胆囊底部作小切口,置入纤维胆道镜,将胆汁吸净后,探查胆囊内的结石情况,取出所有结石,冲洗后,确认无结石,缝合胆囊底部,冲洗腹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饮食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胆漏、消化不良、腹胀发生率情况进行随访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术后饮食恢复时间(1.62±0.13)d、肠蠕动恢复时间(1.13±0.34)d、肛门排气时间(14.23±1.43)h较对照组[(3.28±0.56)d、(2.31±0.73)d、(26.27±2.46)h]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3.03%)、胆漏(0.00%)、消化不良1例(3.03%)、腹胀0例(0.00%),对照组分别为3例(9.09%)、1例(3.03%)、2例(6.06%)、2例(6.06%),且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较对照组(24.2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极易引起胆囊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尚可,但对机体损伤较大,切除胆囊后,胆囊功能丧失后,容易发生腹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3]。因此,临床医疗对胆囊手术治疗方式需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及实践。
随着临床上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方法深入研究,保胆取石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但临床上需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的选择,患者为单纯性胆囊结石或伴随轻微炎症情况,则可选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进行保胆取石处理,术后一般情況较好[4]。本研究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通过与以往传统术式对比发现,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该术式不但没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保持肠胃功能,促进患者消化系统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快速康复。此外,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证明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比传统开腹切除胆囊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减少机体二次损伤[5]。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方法治疗,术后效果比传统开腹手术较为优越,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徐文祥,张丽华,胡伟能,等.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8,12(1):85-87.
张凌峰,黄汉民,莫正魁,等.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胃肠功能和血清瘦素及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9):1198-1201.
何川琦,胡海,等.两孔法与单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同济大学学报,2018,39(1):10-13.
张荣广,刘成菊.不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对胆囊结石病人胆囊、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9):696-698.
杨有胜,倪海运,吴浩荣,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8,44(5):5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