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复荣
【摘 要】目的: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选取我院诊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每组各3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对照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两种不同药物治疗下,其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改善,能够缩短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并降低发作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4--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状态主要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以及猝死之间,其具有死亡率高以及发病急等特点,一旦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需及时就医[1]。为了进一步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作用,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选取我院诊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选取我院诊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均已签署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1~77岁,平均年龄(45.21±6.38)岁。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7例;3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72岁,平均年龄(42.61±7.61)岁。两组74例患者其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可以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采用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河北敬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化工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546)每日口服1次,每次用量100mg,4周为一个疗程[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采用氯吡格雷(波立维)(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每日口服1次,每次用量75mg,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两种不同药物治疗下,其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其中临床效果包括: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治疗效果分为有效、显效以及无效,是有效与显效人数之和即为总有效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检测,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行t检测,治疗总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测。P<0.05,表明本次实验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進行治疗后,观察组74例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7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不稳定型心绞痛已经完全确定了其发病机制,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血小板的不稳定导致血栓阻塞[3]。因此如何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阻止形成血栓,成为了治疗心绞痛的重要方向,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衍生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膜受体与ADP结合,使糖蛋白受体和纤维蛋白原不能结合,同时使血小板活化扩增被阻断,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氯吡格雷在目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效果中尤为突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74例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7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改善,能够缩短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并降低发作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贾淑清.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5):137-138.
田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8):74-77.
游精仙.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