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程亚玲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采取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YMRS评分、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YMRS评分、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患者的狂躁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丙戊酸钠注射液;无抽搐电休克
【中图分类号】R84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007-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dium valproate injection and non-convulsiv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on manic episodes of bipolar disorder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manic episodes of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elderly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6 to August 2018.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convulsions an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dium valproate injection and no convulsio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the YMRS scor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YMRS scor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progno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odium valproate injection and non-convulsiv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即可能出现躁狂发作也可能出现抑郁发作[1]。在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多表现为破坏力高、容易冲动等,且复发概率较高,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无抽搐电休克是一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常见的方式,但治疗效果却因人而异,因此对于部分患者而言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选取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纳入标准为:①年龄为40岁到70岁;②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③患者家属完全知晓本研究,自愿同意参加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40岁到68岁,平均为(55.29±7.19)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4岁到70岁,平均为(55.72±7.62)岁。观察两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一般资料,未发现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躁狂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前8小时禁食禁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给予0.5mg阿托品和0.5mg丙泊酚进行静脉注射,给予0.6mg/kg到1.0mg/kg的司可林进行静脉注射,给予面罩吸氧,给予橡胶牙齿保护器;将两枚涂满导电糊的电极紧贴患者的两侧头部颞侧,电流控制在90mA到130mA之间,通电时间为2s到4s;通电结束后,待患者的抽搐症状停止后,给予活瓣气囊供氧措施;每天进行1次,连续治疗6天。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戍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2次,每次800mg,连续治疗6天[2]。
1.3 观测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以及预后情况。
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若患者的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以連线测验(TMT)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
预后情况包括住院时间、约束时间、复发次数和约束次数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版本的核算软件,以“均数±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的YMRS评分、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以T值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2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对比YMRS评分和认知功能
观察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YMRS评分为(8.15±2.16),TMT测试A部分为(28.15±8.34),TMT测试B部分为(60.54±15.39);对照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YMRS评分为(14.52±3.22),TMT测试A部分为(34.19±15.45),TMT测试B部分为(71.55±20.34);两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相比,P<0.05。
如图表1所示:
2.2 比较2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预后情况
观察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约束时间为(25.11±8.39),约束次数为(1.05±0.34),住院时间为(30.28±5.16),复发次数为(1.12±0.24);对照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约束时间为(38.49±10.62),约束次数为(4.72±2.18),住院时间为(52.64±10.33),复发次数为(4.59±0.36);两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相比,P<0.05。如表2:
3 讨论
双相情感功能障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虽然其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和患者的遗传、神经内分泌、心理学易患因素等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临床中,双相情感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质的躁狂发作、睡眠功能障碍等,而且大多数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比如说记忆力减退、执行能力减弱等,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均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对社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3]。
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YMRS评分为(8.15±2.16),TMT测试A部分为(28.15±8.34),TMT测试B部分为(60.54±15.39);而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YMRS评分为(14.52±3.22),TMT测试A部分为(34.19±15.45),TMT测试B部分为(71.55±20.34);两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采用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约束时间为(25.11±8.39),约束次数为(1.05±0.34),住院时间为(30.28±5.16),复发次数为(1.12±0.24);而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约束时间为(38.49±10.62),约束次数为(4.72±2.18),住院时间为(52.64±10.33),复发次数为(4.59±0.36);两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發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患者的狂躁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钰.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对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J].四川医学,2017,38(10):1182-1184.
[2] 张威,庞娜,石丽杰,等.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9):2391-2393.
[3] 刘潇,闫瑞斌,李敬等.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钠对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11):1631-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