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贵银
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关键在农村,重点与难点也在农村。准确把握当前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特征,推动城乡关系重构与城乡融合发展,按照四化同步规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江苏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是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必然要求。
准确把握江苏乡村发展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城乡经济社会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该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乡村发展的实际以及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准确把握江苏乡村发展的时代特征。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乡村内部发展不充分并存。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全国城镇化进程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地区之一,具备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雄厚基础与有利条件,但就全省而言,城乡、区域以及农村内部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2018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264∶1。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与城镇相比差距明显。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省仍有7%的农村居民没有用上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41.6%的农村居民没有水冲式卫生厕所,26.5%的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以柴草为主。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全省只有36.5%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仍有11.1%的村没有卫生室,20.7%的村没有执业医师。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但形成明显的南、中、北区域发展梯度,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各区域之间存在差距。如,2018年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2420元,是苏北有的设区市的近一倍。三是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目前,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是江苏突出“短板”。
乡村产业结构、村落形态以及要素分布发生深刻变化。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对乡村经济社会产生全方位影响。一是乡村产业形态与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明显,传统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不仅延伸拓展了农业产业链,更提升了农业价值链,进而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年来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城乡产业之间出现融合与协同趋势。二是乡村人口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乡村总人口下降趋势明显,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显现。从2006年到2018年,全省乡村人口占比由48.78%下降到30.1%。到2018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率达75.3%。全省乡村从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只占27.4%,且年龄55岁及以上人员已经超过半数,从事乡村产业生产经营、基层治理与管理服务的各类人员缺乏。从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相对集中居住在农村日趋普遍,一些地区甚至因高度工业化呈现明显的城乡融合态势,长期熟人社会形成的固化的乡村人口居住结构已裂变。三是不同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村庄发展分化趋势日趋明显,发展不平衡。较好地延续和保存了传统村庄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的村庄,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主力;有些村庄出现逐步衰落萎缩的趋势,特别是缺少内生动力的边缘村庄,出现空心化与闲置化;相当大部分村庄则是传统与现代村落形态并存;新型农村社区与相对集中居住区不断涌现,大规模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江苏村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迫切。江苏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近年来,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但是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相比,江苏农业在生产组织化程度、生产经营人员素质、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有差距,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短板。因此,迫切需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产品供给方式,在结构、品种、品质、质量等方面适应消费需求出现的新变化;迫切需要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多功能挖掘,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辟农民多元增收的渠道与路径;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集约、高效方向发展转型,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与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江蘇农业农村发展所呈现的上述主要特征造成了城乡之间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以及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重构城乡关系,推动“四化同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在重构城乡关系与城乡融合发展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我们需在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继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其关键是要适应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把握乡村发展的时代特征,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产业与业态融合协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关键是推动城市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各类资源要素由城市向乡村、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自由流动。一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城乡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化要素价格形成与传导机制,保障城乡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获得资源要素。如,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土地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机制与市场,以市场引导土地价格形成,让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确保农民土地增值收益享有权;通过土地用益物权作为质押,撬动城市资本下乡,带动城市工商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农村积聚、向农村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面消除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限制性等规定,与此同时,吸引在城市小有积累的能人返乡创业,搭建好创业平台。二是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近年来,城市工商资本以及人才下乡过程中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如各市场主体(工商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法律地位不相对应,缺乏共建共享的基础,乡村资源要素与下乡工商资本的需求不匹配,涉农企业所需土地要素的多样性与现有土地管理政策的单一性的矛盾等。因此,需要推进农村放管服改革,优化乡村投资环境与营商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要素入乡进村的适配能力与乡村对城市要素的承接能力。三是建立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妥慎重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等。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关键是发挥好城市引领作用。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之路,要大力推动城市外部产业资源进镇入村,强化城市化的引领作用。一是城市集聚引领。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所具有的产业扩张与就业增长效应,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扩大农业单位生产经营规模水平,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城市产业引领。依靠新型城镇化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实现大中小城市和乡村产业资源要素的流动、交换和融合,推动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共进。三是城市人才引领。通过人才下乡带动理念、资本与技术等下乡,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四是城市消费引领。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不断向城镇靠拢或趋同,加速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倒逼食品与农产品生产向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现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关键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应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等政策的实施,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围绕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加快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创业、城乡养老等体制改革,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密而不漏、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优化城乡交通格局、率先推动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贯穿于城镇化的每个阶段。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乡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同时,积极探索将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或乡村转移,依托快速交通路网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及产业的分工协作、协同发展。
在四化同步发展中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
四化同步的关键是要补齐“三农”这个最大的短板,把农业农村发展置于优先位置。
明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点。一是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突出发展优质水稻与专用小麦,做强做实米袋子与菜篮子,努力成为全国粮食安全国家队。二是对标全面小康,促进农民增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通过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的渠道与路径。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安排居民集中居住区、产业集聚区与集中连片农田的布局;梯次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農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四是加快建立健全自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治理方式与路径。
突出政策安排优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三农”事业需要。破除阻碍城乡之间各类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让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科技等更多流向农业农村。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不仅要推进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而且要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主动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深化农村改革,优先保障农民利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适度放开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基础上,鼓励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效利用闲置存量建设土地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实现同地同价,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