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甘薯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基于即墨市固定观察点的调查与分析

2020-03-02 07:47刘洪明吕宝村王桂莲邵阳葛丛忠程星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甘薯问题

刘洪明 吕宝村 王桂莲 邵阳 葛丛忠 程星 张涛

摘要 从甘薯种植、加工、营销和人员素质4个方面分析了即墨市甘薯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加强引导和支持扶持、加强甘薯新品种引进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进机械化作业、重视品牌创建和营销策划、提高从业者素质等政策建议,为我国甘薯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甘薯;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2-024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2.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oblemsandDevelopmentStrategiesofSweetPotatoSpecializedCooperativesinChina—InvestigationandAnalysisBasedonFixedObservationPointsinJimoCity

LIU Hong-ming1,L Bao-cun2,WANG Gui-lian1et al (1.Qingda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ingdao,Shandong 266100;2.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Wangtai Town,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Qingdao,Shandong 266425)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weet potat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Jimo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weet potato planting, processing, marketing and personnel quality.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by th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guidance and support, strengthen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sweet potato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nd applicable technologies, promote mechaniz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brand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actitioners.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cooperatives in China.

Key words Sweet potato;Professional cooperative;Problem;Countermeasure

我国是世界上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种植面积500万~550万hm2,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60%;年产量在8 000万t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1]。甘薯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居第四位[2]。甘薯高产、稳产、耐瘠薄、营养价值高,集粮食作物、饲料作物、新型能源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于一身,深受人们喜爱[3]。改革开放前,甘薯一直是人们抗饥荒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其产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起伏不定。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大包干”的实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异军突起,甘薯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退出历史舞台,其种植面积也一度跌入低谷。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营养保健食品的追求,甘薯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4]。育种家相继育成了鲜食型、淀粉型、菜用型、高花青素型、高胡萝卜素型等多种类型的甘薯品种,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近年來,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以甘薯为原料相继开发出了方便食品(薯面、薯粉)、休闲食品(薯片、薯条、薯脯)、甘薯饮料(甘薯汁、甘薯酒)、功能食品(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各种食品,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发展[5]。

从甘薯消费趋势来看,发达国家主要用来加工方便食品和鲜食,比较强调甘薯的保健作用。日本近年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其主要消费形式为加工方便食品和鲜食,目前正在开发利用地上部茎叶,开发紫色薯粉和天然色素等新用途。美国对甘薯作为辅食极为重视,主要作为食品直接消费,他们偏爱红心干面的品种。韩国则强调开发保健食品,探索甘薯对人类健康的特殊功能[6-7]。我国甘薯消费形式多样,大部分人喜欢直接鲜食,部分人喜欢消费加工食品,年轻人更喜欢消费甘薯休闲食品。

山东省是我国北方薯区的重要甘薯种植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hm2左右[8]。青岛市有着悠久的甘薯种植历史,甘薯曾经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2左右。即墨市作为青岛下辖的一个县级市(2017年10月改划成区),是青岛市甘薯种植的重要区域,甘薯种植面积在0.2万hm2左右,单产在35 000 kg/hm2左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所生产的甘薯以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闻名。甘薯专业合作社作为甘薯的主要生产和经营者,对当地甘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笔者通过对国家甘薯示范县即墨市固定观察点的4个甘薯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甘薯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对促进我国甘薯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 即墨市甘薯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即墨市4个甘薯合作社的成立时间大都不长,1个是2014年成立,2个是2015年成立,只有1个合作社是2007年成立的,是当地最早成立的合作社之一。基于国家甘薯示范县即墨市固定观察点所涉及的4个甘薯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种植、加工、营销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分析。

1.1 甘薯种植

1.1.1 种植规模。

4个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大小不一,规模最大的2个合作社种植面积在100~200 hm2;另外2个合作社规模较小,种植面积只有15~20 hm2。且4个合作社近3年甘薯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1.1.2 种植方式。

即墨市的甘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丘陵山地,此次调查的4个合作社即隶属于本区域的不同乡镇,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主,水资源相对不足。4个合作社中有3个合作社以露地种植为主,基本无覆膜种植;但种植面积最大的青岛薯之恋甘薯专业合作社,其甘薯种植面积的70%采用地膜覆盖。在种植时间上,4个合作社主要种植春薯,占甘薯总面积的70%~90%;其余为夏薯,面积只占10%~30%。

1.1.3 种植品种。种植品种主要以鲜食型品种为主,主要有696、北京553、一窝猴、大红袍、板栗薯等。但是由于多年种植,品种出现退化现象,病虫害和裂口加重。由于本地多年形成的消费习惯,几个规模较小的合作社上述品种仍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但近年来合作社开始尝试引进烟薯25、普薯32(西瓜红)、济薯26、济紫黑1号等新品种,且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青岛薯之恋甘薯专业合作社近200 hm2的甘薯种植面积中,新品种占90%以上。

1.1.4 种植管理。

施肥上,能做到有机无机肥料搭配使用,而且普遍重视施用有机肥。有3个合作社有机肥的用量为7 5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为300 kg/hm2。而青岛薯之恋合作社生产的甘薯为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上全部施用有机肥,用量在3.0万~4.5万kg/hm2。在防病治蟲上,青岛薯之恋合作社不使用化学农药,全部采用生物或物理方法;其他3个合作社则施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防治地下害虫,用多菌灵防治黑斑病等病害。在杂草的防除上,青岛薯之恋合作社全部采用人工除草,其他3个合作社多施用乙草胺或异丙草胺进行化学防除。

1.1.5 机械使用和持有。

在整地打垄上,4个合作社主要使用机械进行,个别合作社还使用“机械+人工”或“牲畜+人工”的方式。田间栽插主要以人工方式进行,大都是带水栽插或雨后栽插。收获主要采用机械挖掘,结合人工进行,部分合作社采用“牲畜+人工”的方式。

从机械的持有情况来看,小型合作社持有的农机种类少、台数少、动力小,需要借助于社会化的服务机构来完成部分生产环节。青岛薯之恋合作社则拥有大中型的农业机械,种类全、动力强,完全可以满足本社成员的农机使用。

1.1.6 种薯和种苗繁育。

4个合作社甘薯种苗基本上自育自繁,主要供本合作社成员内部使用,很少对外销售。种薯繁育全部安排夏薯种植,其面积约占甘薯种植面积的10%。多年来的自繁自育,加上品种老化,甘薯出现退化现象,黑斑病、茎线虫病等病害加重,出现黑斑、软腐、糠心、裂口等问题。青岛薯之恋合作社已经意识到甘薯种苗的重要性,目前已经新上了甘薯脱毒的仪器设备,进行脱毒种苗的生产,以确保从源头上保证甘薯种苗的健康。

1.2 甘薯加工

近年来我国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甘薯加工也不例外。目前的甘薯加工产品种类多样,不但有淀粉、粉条等传统产品,还能加工薯粉、薯汁、薯酒等功能食品,以及薯片、薯条、薯脯等休闲食品。但是此次所调查的4个合作社主要从事甘薯种植生产,基本没有涉足加工产业,偶有涉猎也仅仅局限在薯条等单一产品的加工上,这方面还处于薄弱环节。

1.3 甘薯营销 4个合作社都地处即墨市东北部的不同乡镇,这里是崂山山脉的余脉,具有良好的水土和气候条件,远离城市污染,因而所产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品质优势,基本不愁销售。以甘薯为例,售价一般在6~8元/kg。尽管如此,4个合作社仍然非常重视营销,部分合作社凭借良好的产品口碑将甘薯卖到了星级酒店、休闲会所,甚至包装成礼盒销售,受到高端消费群体的欢迎。特别是青岛薯之恋合作社通过电商等途径,将甘薯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售价超过20元/kg,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益。比较遗憾的是,4个合作社的甘薯销售目前还局限在国内,还没有走向国外,实现出口创汇。

1.4 人员素质

从年龄结构来看,4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年龄横跨50后、60后、70后3个年代,其中50后1人、60后1人、70后2人,总体来看年龄老化现象较重。从学历层次来看,4人中具有大专学历的2人,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2人,基本上还算可以。从从事农业的年限来看,4人中有2人从事农业35年以上,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甘薯生产经验;另外2人从事农业的时间在10年以下,属于回乡创业人员,他们相对年轻,有资金,有想法,干事创业有激情,思路开阔,这部分人是甘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希望所在。

2 我国甘薯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 部分合作社多年来仍然使用一些老品种,如徐薯18、北京553、红香蕉、696等,虽然在当地受到认可,但多年的种植致使这些品种失去原来优良的种性,混杂退化现象严重,病虫害加重,甚至出现裂口、畸形等问题,降低了甘薯的商品率和耐贮存程度,必然影响到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如果不重视甘薯的品种更新,所生产的产品非但不能适销对路,遇到特殊年份还会给合作社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2 甘薯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 近年来,我国甘薯科研单位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如甘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力培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甘薯控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对各薯区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技术推广普及不到位,加之个别合作社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致使甘薯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管理粗放,地力下降,病虫害加重,甘薯产量和质量难有提升。

2.3 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

目前我国在小麦、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上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由于甘薯是一小众作物,其种植面积只有小麦的1/5~1/6,且种植零星、分散,不利于甘薯机械的普及,加上甘薯机械研发环节多、难度大,农机研发部门不愿投巨资进行研制,农机生产部门则担心能否进行批量生产,合作社也担心甘薯机械用途单一,花巨资购买后使用率不高,造成闲置。以上原因都造成了甘薯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甘薯生产的许多环节(如栽植、收获)仍然靠人工进行[9],这无形中增加了甘薯的生产成本。

2.4 对甘薯种苗繁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甘薯种苗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甘薯合作社的育苗主要是为了自用,在有富余的情况下才对外销售,对种苗繁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殊不知,甘薯种苗繁育是甘薯合作社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通过种苗繁育可以减轻后期甘薯销售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出售甘薯种苗所获得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单纯出售原料的收入。另外,通过出售甘薯种苗能够了解到自己所繁育的品种是否适销对路,能够快速捕捉市场信息,并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

2.5 甘薯产后加工环节还比较薄弱

当前绝大多数甘薯合作社还停留在单纯的原料生产阶段,尚未涉足甘薯的产后加工。他们或是无暇顾及,或是受困于资金实力,或是还没有认识到甘薯产后加工的重要性。有些合作社虽然涉足了甘薯加工,但是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加工能力不强[3]。甘薯产后加工仍然是大部分合作社一个比較薄弱的环节。事实是,国际上甘薯的加工利用已经成为潮流,国内也在蓬勃发展。像山东的青岛、济宁、临沂,以及河南的一些合作社已经涉足于甘薯产后加工,不仅消化了大量的甘薯原料,带动了当地甘薯产业的发展,而且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合作社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2.6 缺乏打造甘薯品牌,营销手段单一

目前有相当一部份合作社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且在稳步发展,但是产品差异不明显,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有时面对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得不低价销售,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打造自己的品牌,体现不出优质优价,造成了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另外,有些合作社虽然拥有品牌,但品牌效应不强,缺乏知名度,或者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意品牌的维护,最终也会毁掉品牌,直至销声匿迹。在营销手段上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门店和批发销售,通过微商、电商销售比例偏低,销售渠道单一,更不用谈出口了。

2.7 甘薯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甘薯合作社的经营人员大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个别还有“50后”,虽然他们甘薯生产的经验比较丰富,但大多年龄已偏高,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速度缓慢,仍然靠经验种地,加上疏于学习,致使种田水平不高,更谈不上科学种田。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品种和种植方法,信息闭塞,缺乏对外部市场快速灵动的反应,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因此,甘薯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3 我国甘薯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3.1 政府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

甘薯虽然不是我国的大宗粮食作物,但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它抗旱、耐瘠、低投入、高产出。特别是在低山、丘陵地区,水资源贫乏,不适合种植需水量大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但甘薯因其耐旱性却可以很好地生长,而且它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国家应该像重视小麦、玉米、水稻那样,对甘薯种植给予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对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甘薯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3],通过奖励、减免税收、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其做大做强。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甘薯的优势作用也凸显出来。甘薯通过地窖贮存,其供货周期可达八个月以上,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是甘薯贮存窖建设所需土地的审批还需要国家政策的跟进,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3.2 加强甘薯新品种引进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甘薯产业整体向好,甘薯科研单位育种效率提高,一些新品种相继问世。特别是烟薯25、济薯26、普薯32(西瓜红)、商薯19等新品种的育成,改变了甘薯品种的原有格局,已经在生产上担当了主角。甘薯合作社是甘薯生产的主力军,要不断引进新品种,做到生产一代,贮备一代。当前要注重引进“济薯”系列、“烟薯”系列、“徐薯”系列、“浙薯”系列、“苏薯”系列、“福薯”系列、“龙薯”系列新品种,这些育种单位育成品种过硬,后备品种多,为甘薯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品种贮备。

另外,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甘薯栽培技术,如甘薯轻简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甘薯控旺技术等,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商品率,增加甘薯效益和竞争力。

3.3 推进甘薯的机械化作业 在我国,无论是在平原地带还是丘陵山区,都有甘薯种植。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甘薯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甘薯的整个生产环节推进机械化作业势在必行。特别是甘薯专业合作社具有规模生产的优势,推进甘薯机械化作业不但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成本,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推进甘薯機械化作业,首先需要政府加大购机补贴的力度,降低甘薯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购机成本;其次,要鼓励农机研制单位和生产企业能够生产出覆盖甘薯起垄、栽植、杀秧、收获等环节的一系列机械[10],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4 重视甘薯品牌创建和营销策划 近年来,随着甘薯种植效益的提高,一些甘薯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盲目铺摊子、上规模,只重视产量和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品质的提升和稳健经营,造成产品过剩和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影响了效益的提高,给合作社的生存带来危机,甚至给整个甘薯产业带来伤害,这是甘薯合作社没有创建品牌造成的直接后果。有些合作社虽有品牌,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偏于一偶,品牌效应不强,也难以做大做强。因此,重视甘薯的品牌创建就显得尤为迫切。

除了重视品牌创建外,还要加强营销策划。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事实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不注重营销策划,好的产品也会“待在闺中人未识”。像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华为、海尔、格力、青啤等就非常重视产品营销。甘薯合作社加强营销策划,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借助主流媒体(电视、报纸、期刊、网站)加强宣传;二是多参加一些交易会、展销会,加强信息交流,提高曝光度;三是积极举办各类甘薯大赛和慈善公益活动,并设立“冠名权”,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改进包装,设计具有鲜明特色的“LOGO”标志;五是丰富营销手段,除自营店销售、批发销售外,加强微商、电商销售,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双管齐下。

3.5 人才引育并举,多途径提高从业者素质 当前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年龄普遍偏大,青壮年外出打工,以老人和留守妇女为主,他们受教育时间短,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速度缓慢,给甘薯产业的发展带来挑战。一方面,甘薯合作社要注意引进人才,积极引进那些热爱“三农”的农业大学生和懂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充实到甘薯专业合作社中去挑大梁。另一方面,要加强甘薯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邀请农业院校的教师、甘薯专业技术人员和甘薯合作社经营者,向从业者讲授甘薯生产的知识、理论和经营管理理念,全方位提高他们的素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另外,鼓励从业者通过自学,参加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远程教育,并结合当地“绿色证书”的实施等多种途径,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将自己打造成新型职业农民。

4 结语

总之,我国的甘薯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晚,发展还不够规范,甚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有些合作社不单局限在生产环节,还涉足到加工环节,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只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科研单位和农业部门加强甘薯新品种的选育、示范和推广,甘薯合作社加强经营和管理,甘薯加工企业积极开发各类休闲保健食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就一定能促使我国的甘薯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甘薯产业良性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杜祥备,秦军红,刘小平,等.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8):23-28.

[2] 刘伟明.中国甘薯研究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484-488.

[3] 柯清标,张禄祥,万忠,等.2009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234-235,241.

[4] 刘洪明,万述伟,殷登科,等.几个食用型甘薯品种在青岛市的试种表现[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4-36.

[5] 万述伟,刘洪明,赵爱鸿.青岛市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63-66.

[6] 马剑凤,程金花,汪洁,等.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1-5.

[7] 马代夫.国内外甘薯育种现状及今后工作设想[J].作物杂志,1998(4):9-11.

[8] 刘中良,刘桂玲,郑建利,等.山东甘薯生产现状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99-2400.

[9] 马代夫,李强,曹清河,等.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69-973.

[10] 李爱贤,刘庆昌,王庆美,等.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09(1):38-42.

猜你喜欢
专业合作社甘薯问题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