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国发展探路树职业教育品牌

2020-03-02 07:46葛道凯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江苏职业院校职业

葛道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2019年上半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江苏是职业教育办得最好的省份,应当为全国提供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职教人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江苏职业教育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对江苏、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要牢记嘱托、不负使命,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一、打造匹配制造业强省的高质量职业教育

近年来,江苏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导向,着力发展质量高、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现代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省情的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一)致力于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是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2019年5月,江苏省人大颁布《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学徒制试点,研制推广学徒制工作规范和教学标准。二是建立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共生共长机制。全省13个设区市中有9个设区市建有职教园区,60%以上的县级职教中心易地新建到产业园区,实现了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成长。三是建立专业建设与产業结构对接机制。省教育厅、省发改委每2—3年一个周期,发布《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对各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做出基本判断,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提出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具体的调整策略,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

(二)致力于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一是不断优化中高职贯通渠道。经过多年实践,江苏目前形成了“对口单招”、五年制高职、现代职教体系项目三个主渠道,2019年全省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占60%以上。二是在职业教育各层次分别建设一批领军学校。在中职阶段实施“领航计划”,创建50所一流中等职业学校;在高职阶段实施“卓越计划”,争创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出台专项激励政策,选择10所左右学校开展职业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试点。三是探索“职教高考”制度。积极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出台《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有效接轨,同时将技工学校学生纳入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对象范畴。

(三)致力于发挥标准在质量保障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规范办学标准。坚持标准引领,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办学基础设施、专业建设、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应用、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制定明确的标准目标。通过实施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智慧校园、现代化实训基地等创建工程,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不断完善教学标准。规范职业学校系列教学文件和教师教学行为,与国家教学标准互补融通,省级层面出台106个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140个专业技能教学标准、763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覆盖了省内职业学校90%以上的专业。三是探索独立的评价标准。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均实行全省统考。建立教育行政主导、学校为主体、相关部门指导、第三方有效参与,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

(四)致力于打造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队伍

一是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培训机制,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70%。开通职业院校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对于世界技能大赛前三名选手、全国一类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选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江苏技能状元”和“江苏工匠”,可由招聘院校自主考核录用入编。二是改进评价机制。建立独立的职业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率先实行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单独评审,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特级教师评选、正高级讲师评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在校企合作中合法取得的兼职报酬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五)致力于锻造过硬的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与新疆、西藏、青海、陕西、贵州、云南、辽宁、海南等8省(区)开展对口协作,高质量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是协作规模最大的省份。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输出江苏职业教育品牌。二是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对接全省“1+3”主体功能区部署,打造一批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智能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专业集群。在完成“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同时,坚持围绕产业企业需求送教上门。全省先进制造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三是提高服务民生改善的能力。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90%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推动江苏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从616人提高至827人。

从近年来江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收获了如下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始终兼顾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产业发展的需求。江苏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强劲并持续的产业需求,尤其是江苏制造业强省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始终坚持把打造品牌作为我们的追求。高质量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前提,我们必须以过硬的质量赢得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群众满意,让老百姓从无奈选择转变为理性选择。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始终促进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紧密结合。将教育与产业统筹谋划、互为支撑,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培训的全过程。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始终坚持循序渐进、持续不断推进变革。江苏职业教育4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曾经创造了若干职业教育领域的“全国第一”,要保持江苏职教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江苏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类型特征不显著、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支持政策不配套、企业参与不积极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立足江苏实际,把握前进方向,坚持以立为主、立破并举,问题导向,突破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树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杆与旗帜,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定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标准,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以先行先试精神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

二、进一步打造彰显类型特征的职业教育品牌

(一)破体制机制瓶颈,建立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一是完善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开展职业教育领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二是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和“1+X”证书制度。积极承接国家“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2019年6.6万人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规模。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进建设职业能力终身认证的制度与机制,实现个人学习经历与职业培训成果的贯通对接。

三是建立江苏特色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率先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省级专业技能统考,推进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与职业院校对口招生接轨。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实施《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分類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逐步提高江苏中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比例。

(二)树质量标杆,完善职业教育结构层次

一是开展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理论探究。研究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立足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对比普通教育的学历体系,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特征研究。探索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各层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理论。探索与普通教育“双轨并行”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结构层次。

二是实施本科教育分类管理。将省内本科高校分为研究型本科、应用型本科、职业型本科三类。实施分类评价,鼓励特色发展。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建设10所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依托进入国家“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选择若干所学校进行职业教育本科试点。

三是树立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持续推进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从中产生具有领军地位、专业建设水平高、国际化程度高、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卓越高职院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标杆。

四是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保持中职招生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创建50所左右扎根江苏、引领全国、世界水平的一流中职学校。创新办学形式、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拓展学生成长路径,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一种理性选择。

(三)解不平衡局面,明确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一是开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研究。建立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定期交流机制,针对职业教育面临的青年技能培训、公平教育机会、职教质量与形象等挑战,研判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推进工匠精神价值引领。

二是制订省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江苏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探索建立区域(市域、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标准。建立职业院校协作帮扶机制。

三是健全职业院校设置与教学标准体系。完善中高职学校设置标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资质定期公布制度,保障正常的招生秩序和办学环境。健全教学标准体系,制订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探索制定分专业类毕业学生质量标准。

四是统一各类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实施《规范职业院校办学行为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凡实施学历教育的职业院校,实行“统一招生录取”“统一教学标准”“统一学籍管理”“统一考核发证”。实现相关部门合理分工,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具体负责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人社部门具体负责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和管理。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教育、人社部门各自优势,创造叠加效应。

五是以智慧职教助推职业院校均衡发展。加快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坚持以应用为驱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全面融合,推行翻转课堂、慕课教学、虚拟仿真实训等在线学习,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

(四)变单一办学格局,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一是鼓励与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高等职业院校,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推动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联盟)等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建设。

二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对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支持领军型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地方政府和民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学院或二级学院(系部),建立社会各方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

三是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及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等方式开展合作办学。支持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工程中心、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等。鼓励各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等形式建设公共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项目。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推动职业院校扩大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规模。

四是共建共享产教融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一批与职业技术标准对接的资源共享型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产教深度融合、功能有机集成的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项目,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改革经验和模式。

(五)破吸引力困局,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系列法规政策,打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关键节点,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

二是开展职业院校服务地方支柱产业专项活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立高端制造业人才需求调研与数据采集机制,健全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的管理办法,增强专业建设与市场调适的匹配度。

三是增进平等的国际对话与交流。整合江苏优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与承办世界性职业教育会议,为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搭建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交流合作平台,达成更广泛的合作与共赢,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国际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职业教育力量。建好江苏“走出去”校企信息合作平台。

四是建立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制度。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进实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的指导意见》,注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认知的培育,提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与技术课程实施水平,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推进职业院校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全面开放,促进普职融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江苏职业院校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图说江苏制造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