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比较

2020-03-02 02:14胡周艳董雪鹰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少数民族

胡周艳 董雪鹰

【摘要】非物质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属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传承、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进程中有较大差距,文章主要从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的基本情况比较入手,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完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节庆的参与主体及影响范围等四个层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民族比较研究;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化,展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因它更具动力,世界发展更有活力,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路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定性、自觉性与创新性。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是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基诺族和楚雄彝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无数丰美的非物质文化,不仅充分展现出不同民族独特的思维观念,更能够向世界诠释民族文化的变迁进程。

一、云南省关于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的主要措施

云南省高度重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较早对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给予重视,从制度化、规范化的角度对25个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开展了保护性的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

首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政策法规建立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历经19年的发展历程,从探索研究到制定保护条例、设立名录体系、传承人的认定等方面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的管理办法逐渐完善,推进了云南各类非物质文化走向成熟(详见表1)。

其次,云南省创新实践保护模式。先后建设有68个国家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详见表2),着力保护文化赖以生存的村庄、田野、山地等环境。如楚雄市大过口乡富有浓郁的彝族风情,酒歌、毕摩祭祀舞蹈、左脚舞、羊皮鼓等传统文化皆保留完整。

第三,云南省将培养传承人作为关键点。云南省全面实施传承人研培计划,为传承人技艺提升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例如2016年在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的传承培训班向西南地区传承人教授刺绣、扎染技艺等技艺,提高传承人的技艺传承水平。

第四,云南省重视非物质文化内涵及其精髓的挖掘。云南省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紧密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崭新面貌。正如作为中国唯一一个综合性展示基诺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体验地——基诺山寨,以《攸乐攸乐》演出驱动文化体验,让游客体验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西双版纳基诺族与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基本情况比较

基诺族和彝族均为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楚雄为云南彝族主要的聚居区,分布于云南滇西中心地区;基诺族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确立的民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基诺山乡,地处边境州市,但40年的发展,基诺族成为云南较早脱贫的人口较少民族,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一,楚雄彝族、西双版纳基诺族民族与人口情况。楚雄彝族和西双版纳基诺族主要分布地区呈现出不同特点:楚雄彝族人口众多,分布在全州10个县、市;基诺族人口集中分布在基诺山基诺族乡(详见表3)。

第二,楚雄、西双版纳的地理区位。从区位地理分布看,楚雄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区,西双版纳为云南南部边境,但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从区域划份角度看,楚雄位于云南大理联结四川攀枝花等地区的中心地带,处于明显的交通枢纽地位。基诺山寨位于西双版纳的基诺乡巴坡村,沿途道路崎岖交通不便。

第二,楚雄、西双版纳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楚雄彝族都使用彝语全州涉及彝语的北部、东部和中部方言区,且使用彝文;基诺族只有基诺语而没有相应的文字表达(详见表4)。

三、西双版纳基诺族与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成效比较

首先,从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方面进行比较,楚雄彝族保护的效果相对显著。截止2016年底,楚雄彝族地区各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为5人,省级82人,县级998人,且依托非物质文化传习所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将同类文化传承人聚集到文化所属地区培训,并为优秀传承人颁发荣誉证书;基诺族有1名国家级、6名省级、3名州市级、4名县级非遗文化传承人[1],文化传承以师承方式为主。从楚雄彝族和基诺族传承人的保护培育方面看,基诺族歌各级传承人少,传承方式单一,仅限于在基诺山乡区域内培养传承人[2];楚雄彝族表现出传承人培育方式多元,且整合了全州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传承人进行差异化培育,为民族文化多样性提供发展空间。

第二,从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完善方面分析,楚雄彝族相对比较完善。据楚雄州非遗产网显示,楚雄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之乡共14个;传统文化生态保護区共创建12个;传统项目共45项[3]。西双版纳共有国家级基诺族大鼓舞,省级基诺族特懋克节,州级基诺族民间音乐等共五项。比较楚雄彝族和基诺族非遗项目的挖掘发现,楚雄彝族文化项目多且零散,缺乏相关的整合力,而基诺族非遗文化项目种类较少,应深入地调研基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完善资料信息。

第三,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看,楚雄彝族的发展速度较快、影响面较广。楚雄彝族注重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彝家公社通过刺绣将楚雄彝族文化引入国内外,充分展示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基诺山寨已形成展现基诺族独特风情的文化旅游多元产业,但基诺族部分优秀传统文化未与农业完全分离,规模小、缺少商品生产链。对比楚雄彝族和基诺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发现楚雄彝族着力培育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楚雄彝族文化的影响力,基诺族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但相关产业发展面域窄狭,规模小。

第四,从民族节庆的参与主体及影响范围对比,两个民族都有体现和展示,楚雄彝族节日文化相对丰富。如2019年楚雄彝族火把节包含原生态民歌节、民族服饰巡演等18个系列活动,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楚雄欢度火把节;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重要的节日,目前特懋克节在景洪市举办文艺晚会,宣传基诺族文化,但提到西双版纳大众只知傣族泼水节,对特懋克节了解较少。通过比较楚雄彝族和基诺族节庆,发现楚雄彝族节日火把节的宗教特征减弱,影响范围较广,而基诺族的特懋克节公众认知度较低。

四、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认知与启示

一是要加强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文化生态区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将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承载方式,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以丰富的传承活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4]。

二是应为传承、保护与发展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搭建新平台,拓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历史新起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运而生,当前抖音软件拓宽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为文化传承搭建了一种繁荣生态,基诺族传统的特懋克节日信息扩布范围有限,仅限于本地区本民族内部,就可通过抖音为文化传承搭建平台。[5]

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是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为民族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给予相应的措施,为非遗文化发展提供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云南加强基诺族文化保护传承 命名基诺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人[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61959184467640 5&wfr=spider&for=pc.

[2]董学荣,罗维萍.对基诺族文化保护的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5).

[3]楚雄州非遗网:楚雄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6项)[OL].http://www.cxfy.org.cn/file_read.aspx?id=14.

[4]郭家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J].贵州民族研究,2004(3).

[5]宁峰,侯景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6(2).

作者简介:胡周艳(1995-),女,彝族,云南楚雄,碩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云南民族大学;董雪鹰(1992-),女,彝族,云南临沧,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云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态解读
初探贵州花苗“长衫龙”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