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利
蝉带秋声过别院,月移清影照青莲。
三生石上精魂在,参透尘凡瞰大千。
这是王邦瑞《秋禅夜月》中的诗句。五百多年前出生、能文能武的王邦瑞,于金秋十月回到了莲花山下的草木之间,回到了莲庄镇众乡亲的身边。
此前,宜阳大地上有三个历史人物塑像。召伯因甘棠惠政、清廉爱民而誉满古今;武则天因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而芳流九州;李贺因呕心沥血、锐意鼎新而诗风独树。王邦瑞呢,凭的是什么?先来邦瑞文化广场看看吧。
广场上很多人,有的在驻足观看展板上或塑像底座上王邦瑞的生平介绍,有的在品读着灯柱上王邦瑞的诗词,有人眼中满是敬意,有人脸上满是盛赞。有的说,王邦瑞少有大志、胆识过人;有的说,他是莲庄乃至宜阳历史上出过的少有的大官,在宁夏当官时,还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人们赞叹纷纷,我不由想起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诗句。
史书上记载,王邦瑞,出生于1495年,为官40年中,所至之处皆有建树。《明史》中稱其“严毅有识量”“以廉节著”。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善属文,能诗赋,有《王襄毅公集》20卷传世。然而,王邦瑞塑像的创作者——中国民间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赵宏涛却说,他接手王邦瑞这个大型雕塑从设计到落成用了一年半时间。史书上并没有留下王邦瑞的图像资料,也没有人知道他长相如何,只能从他的故事和诗词中,去揣摩他的形象。王邦瑞在治水、治军、治家方面均有建树,除了为体现他的形象特点,根据其年龄67岁、塑像高度定在6.7米外,眼睛是否雕刻传神、是否能真正体现出尚书的风采,是创作的重点。
此刻,我仰望着塑像,他与我心中勾勒的形象那么的吻合。蓝天白云下,伟岸挺立的王邦瑞头戴梁冠,身着长袍,腰系丝绦,左手扶剑,右手前指,气概凛然。今人与古人的目光穿越时空瞬间相遇,我感到有无穷的能量在隔空传递到了我的周身,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思接千载……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华夏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做斗争,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代一代,英雄辈出。王邦瑞就是治理黄河、造福苍生的有功之人。
在洛河岸边长大的王邦瑞,深知水对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在任陕西固原兵备副使时,他亲自带人翻越贺兰山、石嘴山,沿黄河岸边逐段勘察地形,探测水位,决定开凿隧洞,引黄灌溉,改善河套地区边民和屯田将士的生产条件。因遭人忌恨,工程夭折。
十余年后,王邦瑞升任宁夏巡抚,他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宁夏虽地处黄河之滨,但当时大部分土地却不能灌溉,百姓生活十分艰苦。他身先士卒,从黄河岸边的山岩上,挖掘隧道,开渠引水。因故被罢官、再度回到宁夏后,矢志不移,终于开挖出三条干渠,纵横灌溉八百余里,发展了宁夏的水利事业。
如今,在当地还有不少为王邦瑞修建的尚书庙,拜祭之风蔚然。在历代人民的治理下,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目视西北、坚定治水、大兴水利的王邦瑞,应像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莫讶深秋旱,却看渠雨生。膏腴尽地力,疏凿似天成。草色皆飞润,山光顿觉清。徘徊不欲去,下马濯尘缨”而欣然悦然了。
从王邦瑞的目光中,我还读出了他不畏奸党、勇于担当的报国情怀。嘉靖二十九年,鞑靼部落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京郊。听计于严嵩的时任兵部尚书按兵不动,听任入侵者在京畿之地焚烧劫掠,破坏帝陵。王邦瑞临危受命,果敢决策,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鞑靼部落的进犯。接着,王邦瑞积极整顿军务,调兵勤王,严明治军,国家重回安定。邦瑞在,民无忧矣。也许目光镇定、挥手向前的塑像,正是他为国分忧、运筹帷幄、指挥杀敌的定格!
让子孙后代学有所成、为国效力,是王邦瑞的远见卓识。除了治水治军有方,在治家方面他也堪称典范。他的五个孩子有三人成名,长子官至刑部侍郎,次子曾任知县,三子曾任通判。孙、曾孙都曾为官。子孙入仕为官者延续百余年。在王邦瑞塑像前,自豪的王氏后代感念先人遗风,正集体诵读着王氏家训,那“勤读传家,百善孝廉。厚德博载,志存高远”的声音在广场上久久回荡,传向四方。
有一种精神,穿越岁月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品格,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厚。历史天空,星汉灿烂。尚书之风,山高水长。
也许王邦瑞已经听到了后人铿锵有力的声音,看到了后世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俯瞰着故乡宜阳这片热土,期许勤劳的河洛儿女,人才辈出,再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