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林同学把碗里的汤喝干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面的李同学把最后一颗米粒扒进嘴里。两人相视一笑,拿出手机对着碗、盘拍起来。在清华大学餐厅,“光盘打卡”成为最新时尚……
2018年即将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柳济琛和朋友去一家餐厅吃饭,当他们吃完准备离开时,服务员叫住了他们,“这是给你们的奖励,欢迎再次光临!”柳济琛好奇地接过:“惜福卡……”“如果顾客能够做到‘光盘,就会得到一张‘惜福卡,累计达到一定数量,我们餐厅就会有优惠赠送。”听了服务员的介绍,柳济琛灵机一动:“这是件好事,如果面向全民推广就更好了。”
一家餐厅的影响力毕竟有限,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让“光盘”和互联网挂钩呢?柳济琛做出了一套方案:通过技术识别出是否“光盘”,如果“光盘”,则会获得一定数额的奖励,奖励由一些热衷公益的企业无偿提供,并通过基金会把钱送到需要的地方。
当年,柳济琛成立了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他与一位有着多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开发经验的工程師组成了公司的核心创始团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几名学生也加入进来。
柳济琛并不擅长互联网开发,整套构想由于缺少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始终无法落地。直到一位企业家看过他的方案后,决定联合其他人给项目注资300万元。
“光盘打卡”,听上去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团队期待能够达成的理想效果是,一方面系统能识别出用户拍的是不是餐具,另一方面能判断出到底有没有“光盘”,“光盘”到什么程度。要满足这些条件,需要大量的样本帮助机器学习。
在样本的选择上,既要考虑不同餐具的形状,也要考虑不同菜系的特点,还要考虑浪费的形式。柳济琛带领团队到全国各地的餐厅进行数据采样,用这些数据来训练小程序的神经末梢。”很多志愿者参与到这个有趣的活动中来,把拍下的照片发给柳济琛。
半年过后,柳济琛团队奔波十几个城市,10万个样本采集完成,接下来就是攻克技术上的壁垒。“最初研发出来的软件很低级,明明有很多剩饭的盘子,会识别成‘光盘,出错率非常高。”为完善软件技术人员经常忙到凌晨。直到10月,持续失败的AI识别系统终于“有了智慧”,研发的软件对样本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2%。
为了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团队成员邀请朋友、亲属体验产品,最初的用户大多成了小程序的忠实粉丝。渐渐地,团队已经拥有200万条数据,识别精度越来越高。
“光盘打卡”只是一个起点,每次打卡后,用户会获得一定的能量值。这些能量值既可以兑换成环保、公益、扶贫、助农等主题的特色商品,又可以捐赠出去,由公益组织根据捐赠的能量值提供一定比例的配捐。
“我们其实是想遵循一个能量守恒的原则,这边‘光盘了,远方的人们会因为你节省的粮食而获得食物。”柳济琛与慈善组织合作,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爱心早午餐等群体配捐,积分和兑换的功能联通起来,让“光盘”的人切实看到别人的生活因为自己带来了改变。
2019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天,团队设立了公益奖励金,通过用户做公益的同时能够“得利”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尝试让项目“出圈”。柳济琛想通过打卡这一行为强化人们的节约意识,一些人可能会没有耐心持续打卡,但他们只要接触了产品,就相当于接受了一次教育,而且有可能成为一个杠杆,撬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平台上线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动找到柳济琛,希望他开发一套智慧食堂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满足菜品点评、食堂外卖、电商精准扶贫等需求。更重要的是,系统中也嵌入了“光盘打卡”入口。
柳济琛一步步意识到,理念固然重要,但是更关键的问题是产品真正能够影响多少人,为社会带来多大改变。柳济琛希望能够将“光盘打卡”推广成为全民性质的软件,甚至走向国际。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