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艳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西南的东山镇并不大,全镇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
洞庭东山是一个长形半岛,也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东山和西山是姊妹岛,以太湖隔之。三月茶叶,五月枇杷,六月杨梅,在当地人眼中,东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其美好不逊色于许多短视频中的梦中田园。同时,不论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人文传统等哪方面来看,这里又颇有江苏特色。
洞庭东山有返乡创业的青年,有为东山修家族史的老人,也有更新老建筑的外来者。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看来,这里现代和传统并存,相互促进。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东山人种枇杷历史悠久。明代王世《学圃杂疏》记有“枇杷出东洞庭者大”。
朱华是东山镇吴巷村人,家里种了50多亩枇杷树,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每到初夏,一片枇杷树被点缀得金黄绚丽。枇杷分白沙、红沙两类,有照种、青种、水白种等品种,其中白沙枇杷果实均匀整齐,形如圆球儿稍扁,肉厚汁多,酸甜适度。
在朱华的记忆中,太奶奶在的时候,会为全家人熬制枇杷膏。枇杷花、叶提取原汁后,加入冰糖熬煮,直到浓稠适度。熬好了就存好备着,换季的时候家里谁犯了咳嗽,就用温水冲着喝。长大后,朱华也学着家里的长辈,亲手熬制枇杷膏。
枇杷膏熬制在东山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冬日里东山家家户户熬制枇杷膏。据朱华介绍,现在吴巷村农村合作社的枇杷种植面积已有150多亩,有400棵~500棵枇杷树,今年的产量相比去年增加了5000多斤,达到了1.5万多斤。
枇杷膏是东山为数不多的深加工农产品。但不能回避的是,几乎所有的东山枇杷膏都是“三无产品”。
2017年,枇杷膏在电商平台受到管控,职业打假人也盯上了东山的枇杷膏。据不完全统计,东山镇枇杷膏遭到职业打假人投诉高达600多起。因为职业打假,2017年,东山的枇杷膏几乎销售不出去。
返乡创业的朱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改变现状,朱华去福建、云南等地的枇杷膏加工企业取经。回来后,朱华和家人商量,投资200万元购置了枇杷膏生产设备,建造了一套从原料清洗、熬煮、提取,到浓缩、罐装、杀菌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改变过去手工大锅熬制的方法,也规范出了当地的行业标准。
2017年,在吴巷村村干部的支持下,朱华开始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且在2018年2月份拿到了证书。
东山有了第一张枇杷膏生产许可证,枇杷膏终于有了出路。
比较多地的枇杷膏产品,朱华发现,一些地方的枇杷膏以果肉为主要原料,产品属性更接近枇杷果酱。而东山的枇杷膏是枇杷叶加冰糖熬制而成,属于糖浆型枇杷膏。枇杷叶具有止咳润肺、和胃利尿等功效,更受消费者欢迎。一年多的时间,朱华卖出了数万瓶枇杷膏。
这也给了朱华底气。为了推广当地的枇杷膏,她积极对接天猫超市、京东菁英馆等电商平台,同时在东山镇南北码头等门店进行线下销售。除了加工枇杷膏外,朱华希望未来能开发出枇杷酒、枇杷饮料等更多的枇杷产品。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给东山镇带来了活力。
苏州东山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想要了解东山镇的历史,最快的方式是与东山名人馆的“活历史”薛利华老人聊天。80多岁的薛利华对于东山镇各个家族的历史和家族家训都如数家珍。
东山各大家族几乎都有宗谱、族规、家训,族规家训大多在修身、治家、睦亲、出世、教子、勉学、就业、交友等方面对族人子弟有所要求。
比如洞庭东山《潘式家训》就明确规定:孝父母,敬长上,和兄弟,慎继立,修世谱等。《翁氏格言》告诫子孙族人:一念之善,吉祥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薛利华从1985年开始修东山的县志村史,至今已有30多年,退休后,他把這项业余爱好当作一份事业。从《洞庭山志》《洞庭山掌故》到《东山人文》,薛利华先后编修了6本文史著作。
每次碰到对东山家族史感兴趣的年轻人,薛利华都很兴奋。“你们问我东山的历史,以及这里的家族、家教、家规,我很高兴能讲一讲这些‘老黄历,因为有人对这些感兴趣,我的工作就没白做。”
讲完历史,薛利华总会建议来访者去太湖边的启园走一走,体验一下东山镇苏式建筑的魅力。
启园是一处始建于民国的中国古典园林,坐落在东山东部的杨家湾附近。
1933年,东山席氏为纪念其上祖在此迎候康熙皇帝,历时3年建成。启园的建筑风格和苏州园林类似,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厅堂馆斋。
在当地人眼中,启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建造在太湖边上,依山傍水。园内主体建筑“镜湖厅”是位于山水层林之间的四面厅,为二层建筑,端庄雅致,据说是由建造故宫的香山帮工匠修建的。
与一般建筑坐北朝南不同,镜湖楼是坐西朝东,背靠山面朝太湖,自然风特别大,屋脊上有一排镂空的设计就是为了减少阻力,让风穿过,从而巩固建筑,兼具美观和实用。
启园里有三宝,其中之一是柳毅古井,相传柳毅就是通过这口井进入洞庭龙宫给龙王送书信,解救了在泾河受苦受难的小龙女。 “柳毅井”三个字是明代大学士王鏊所写。
苏州吴中东山镇至今保留着数百座明清古宅,这些古建多集中在陆巷和杨湾一带,而王鏊的别院故居明代老宅——会老堂,就在东山镇的陆巷古村。
第一次走访会老堂时,不凑巧,老宅的女主人邢惠英身在云南大理,只有管家闻风在。
重修后的会老堂只有原建筑的一半,占地1亩多,有100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积,11间客房。
2006年,为了帮邢惠英照看房子,闻风受聘来到东山。从一开始对中国古建不了解到慢慢产生兴趣,三个月后,闻风决定留下来,一边修葺一边运营会老堂。如今,闻风在东山修古宅已有十多年。
会老堂有过两次大维修。2003年邢惠英收回丈夫祖产会老堂的时候,老宅的墙已经坍塌,花园一片废墟,院子里放着农家腌菜的大缸。因长期没有人住,丈夫托给亲戚看管,里面堆放了很多杂物,老楼的东墙破了一个大洞,楼体边柱已经损坏倾斜,摇摇欲坠,西厢房一时还无法收回。
第一次修复,邢惠英想要基本恢复会老堂的原貌,因为缺少古建修复的知识,邢惠英并没有贸然着手,而是先去吴中区文管局咨询专家,在断定房子的年代和原始形制后才最终确定了修复方案。
第二次修复是把收回来的西厢房纳入到老宅的系统中,重新设计它的格局,并在院子里修建了戏台。
“我们当时完全遵循古法去建造戏台,没有用一颗钉子,全是榫卯结构。”为会老堂修建戏台的苏州匠人,是香山帮的传人。“开料的老匠人刚干了一个星期,就回了一趟家,因为他老婆喊他回去割稻子,收完后才能回来继续工作。”闻风说,这些老匠人值得等待,因为很多人已经没有这份本事。
在闻风看来,古建筑的修复很特别,即使有设计图纸,工匠们也大多不看,他们完全是凭经验搭戏台。几拨不同的工匠先后作业,石匠放基础,大木作搭架子,小木作做一些精细的雕花,漆匠描金,泥瓦匠铺瓦,戏台飞檐的泥塑造型,则由堆灰匠来做。
建成后戏台上雕着刘海献钱的古代神话故事,刘海是一个官员,为官清廉,倾尽所有救济灾民,去世后,玉帝把他升为了神仙,于是就有了刘海献钱的佳话。
“我們的戏台2005年开造,30多个工匠,花了半年时间,前后拆、搭三次。十多年过去了,柱子的漆还都基本保持原样。”
十多年间,闻风见证了老宅在陆陆续续的修葺中很多细节的变化,包括厨房的改建,安装空调、地暖、中央热水系统等,“我们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之下,增添了适合现代人生活的设施,其实古建筑同样可以很舒服,它值得你去花心思。”
闻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发现。比如六朵造型各异的顶梁雕花,在进行地暖改建时,在老楼南墙发现的御窑金砖,上面雕刻的嘉靖二字也佐证了会老堂是一座明式建筑。
中国古代的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木柱子在明朝早期下面大多有一座石墩子,起到隔离防潮的作用,但是在明朝中期,由于审美的变化,去掉了柱子下面的石墩,让整个建筑融为一体。古建筑的梁为了减轻木头本身的重量,是掏空的,掏空后可以藏物,就像是一个保管箱。“我们在修老宅子的时候,隔壁的邻居就告诉我们,工匠上去的时候要留心他们的空袋。”闲置多年的老宅子,梁上并没有藏着财宝,但闻风对老宅的了解却更多了一分。
在修古宅的过程中,闻风也开始研究古宅。通过对比明清门窗的式样,他发现,会老堂西厢房的窗子在清朝或者民国时期更换过的,并非明朝式样。因为破旧不堪,他决定舍弃部分旧的门窗,给建筑加上明朝式样的花窗。明朝的花窗是什么式样?闻风在《长物志》里找到了答案。明朝典型花窗造型简单,由一个个方格子组成,叫满天星。苏州在太湖边,水产丰富,河蚌的壳,把它压平磨薄成两寸见方,镶嵌到这个花窗的格子里,阳光照进来,就有满天星的效果。
为了充实老宅子的血肉,会老堂也收一些苏式老家具。传统的苏式家具喜欢走大线,工匠擅长布局,每一条曲线,走到的终点都可以连接到下一个,视觉上非常流畅。
与其他的古宅修葺者不同,闻风十多年间就只修了一座宅子。守着一座老宅,大多的时候是孤独的,闻风也有过离开的想法,并且短暂地离开过一段时间,但最终放不下又回到了会老堂。“我是管家,其实类似于一个文物保护员,有部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我是在东山看文物。”闻风说每一座老宅都需要一个非常爱它的人,以私人的力量进行文物保护,通过运营让大家感受古建的魅力。
东山的文化魅力不仅仅在古建,还有流传已久的评弹。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曾在东山指导学生拍过一部纪录片,反映东山评弹艺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当地百姓对评弹的接受程度。
走访东山的书场时,他告诉学生“要注意观察”。武黎嵩一直从事口述史的研究实践,在他眼里,纪录片和口述史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口述史是相对完整的呈现,就像展现一座完整的园林,由观众自己去审美,而纪录片往往是导演和创作者把一个清晰的思路告诉观众。“我们想通过一部片子向大家展示东山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评弹艺人,他们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地位的变化,以及当地人对这种艺术形式认可程度”。
对于影像的“画面”,武黎嵩并不在行,但作为一名历史系的教师,他清楚如何选择有历史感的场景。“我在陆巷古村闲逛,发现街道上铺的地砖是从古建上拆下来的,这些地方就可以呈现一些具有历史感的场景。”对于学生的拍摄指导,武黎嵩更看重的是“理清思路”。“简单来说,想要了解评弹艺人的基本生存模式,就要了解他们靠什么生活,怎样表达自己,这既需要聆听他们的倾诉,也要听听老百姓的看法。”武黎嵩说艺术的活力,不仅仅在于自身,还在于市场,“评弹在苏州的现状,我们还要了解背后的原因。”
在东山陆巷生活了几天后,武黎嵩发现这里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还保留着部分的传统生活模式。在河边洗衣洗菜的妇女,挑着满筐橘子的阿婆……每天早上4点到中午12点,是东山最热闹的一段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劳作和市场交易都会在中午之前完成,午饭后,村里会变得非常宁静。
现代化的社会里,并不一定要取消传统的社会模式。相反,传统的生活方式,能够弥补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弊端。比如从追求购物、娱乐,转向追求休闲与审美。香道、茶道、古琴,被当作现代社会的“三俗”,不过,武黎嵩却认为这恰是一部分现代人自发地从古典里寻找资源,来弥补现代生活的不满足。“我知道现代很多年轻人喜欢昆曲,喜欢戏剧,喜欢田野式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呈现的主题。”
用外面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东山,并进行一些研讨性的工作。这也清晰地展现了江苏民众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优化思路和改进实践,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大展身手。我们希望能记录下这些值得记录的故事。(声明:因图片版权所有归摄像、作者所有,请勿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使用。)
摄像:邓纬灏(会老堂、薛利华、评弹)
摄像:牛华新(东山街景)
其余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