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黎
文/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现代社会无处不讲创新,但创新只有在一定的思维能力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所以,与其“高屋建瓴式”地空谈,不如回归本源,从问题的源头开始研究。我们该如何训练我们的思维,首先要知道“思维”是什么。
“思维是高级生物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能动的反映。是通过空间结构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这样两种基本形式实现的。”(摘自百度百科)简单来说,思维就是人类大脑的活动,就是所思所想。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雄辩家墨子所写的《墨辩》,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逻辑学理论著作。还有苏秦、孟子,古罗马的西塞罗……他们的辩才依靠的就是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先哲们的思想、思辨方式一直影响着我们。可以说,人类的活动就是靠思维带动的。
学生进入学校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习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就包含其中。一些早教专家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所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并建议父母在孩子发展思维能力的早期能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摘自百度百科)所以,当孩子进入学龄阶段时,会在学校构建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学习,学校系统的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会更有帮助。一个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的大脑会主动对信息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归纳、判断和推理,并在这些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思考,从而达到“创新”。
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摘自百度百科)通常这种逻辑思维主要是依靠语言或文字这些外在形式呈现出来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课后感悟都贯穿着逻辑思维。在提问、讨论、发言以及作业练习中,学生会把自己的思维成果通过这些方式展现出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老师借由引导和评价来帮助学生梳理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形式下逐步培养起来的。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在外界看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如人意,很多人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学习习惯差。其实,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从小没有培养好,所以他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些学生在发言时,往往词不达意,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说一些让人产生歧义的话;在写文章时,经常出现语句不通顺,观点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内容与主题无关等情况。俗话说:“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思想不清晰的人如何能做到分条缕析呢?当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大脑的思考,逻辑思维是基础。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该从基本问题开始解决,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是,逻辑思维能力毕竟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语言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逻辑思维结果的一种呈现,我们看不到整个思维的过程。学生恰恰就是在思维的过程中发生了问题,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想哪里出了问题。如果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思考的过程,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自己思维上的偏差和漏洞,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考。“思维导图”就是让思维可视化,这正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
“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杨艳君,《思维导图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导图就是在“写、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与“枯燥”的单纯的文字记录形式相比,思维导图强烈的画面感、鲜明的色彩更能吸引学生。而且根据学生的思维角度、深度的不同,对色彩、构图的好恶选择,同一主题下,最终呈现出来的思维导图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较符合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
图1
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学生首先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梳理,找到信息中的“核心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最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准确地画出“核心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涉及信息输入、分析和信息的再次输出。思维导图本身呈现的就是一种思考和记忆的逻辑。因此,思维导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带动了学生去主动记忆所学知识,探究疑难问题和新知。这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思维导图的特点: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高丽、孟素红,《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以“核心关键词”作为端点,向各个“次要关键词”的方向进行辐射,两者之间因特定的关系相互链接。同时,以“次要关键词”为中心还可以继续向外辐射,延伸出新的关系结构,这个过程也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破学生以往思维上的局限,加强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言,有很大的益处。
1.课堂学习中的应用
职校的学生在平时上课时,基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偶尔有同学记笔记也只是把老师写的内容机械地照抄下来。往往这些内容只是片段式的,它并不完整,也不能给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逻辑思路。这也成为大部分学生不做笔记的原因,学生觉得对他们的学习没有用。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是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笔记是非常有用的,记笔记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阅读、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但以往传统的记笔记是采用1、2、3、4…这种分条列项式的方式,而运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可以把课堂所学的内容通过图形进行链接、整合,学生透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看懂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对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课文写作的思路有了清楚的认识。简单来说,学生能明白老师这堂课教了什么。
比如,以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阅读为例。“项链”是整个故事的文章线索。即整个故事的核心。老师在教学时,通常是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探究整篇课文。以人物作为中心,重点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玛蒂尔德的形象又以“丢项链”前与“丢项链”后作为变化的分界点。故事的情节同样以项链作为线索,分为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链这几个情节。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周围人的观念及整个社会大环境对玛蒂尔德的影响。(见图1)
不单是小说,说明文、议论文这些其他体裁的文章都可以用这样的结构模式来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当然,“核心关键词”变化,思维导图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仍以《项链》为例,可以以“情节”作为“核心关键词”,以“情节”为中心,从各个情节辐射到人物的动作、语言的相关描写,从而把握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形象变化。
2.在写作方面的应用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单要学习实用文的写作,同时也要学会写应用文,为将来的就业服务。但学生写作应用文时,主要在格式和正文内容中出现很大的问题,而且还会把所学的应用文的格式相混淆。所以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学生可以从格式和正文两方面制作一个思维导图,理清思路。下面,以单据的应用文写作为例进行说明。(见图2)
图2
以“单据”作为“核心关键词”,列出常用的四种形式,再以每种形式为中心,又分出三条支线,从标题、正文、落款三个方面继续延伸,正文从应包含的信息和常用句式两个方面再延伸……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制作时,就能对每种应用文之间的差异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写作时就不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了。
在实用文写作方面,学生在落笔之前,也可以借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以《胡同文化》为例,在结束课文的学习时,笔者要求学生也完成一篇以“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大部分同学交上来的文章中存在两个问题:a.主题范围铺设太广。很多同学一看老师布置这个主题,题目干脆直接叫《文化》。当然,写出来的文章只是在空谈,天南地北地神侃。b.核心内容没有抓住。有些同学写“饮食文化”就只在“饮食”二字上下功夫;写“服饰文化”就只写“服饰”……都忽略了“文化”二字。所以,在重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先完成一个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路展现出来。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学生的文章有了非常清晰的脉络。
3.在口语交际方面
语言也是逻辑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所以,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学生在口语展示前同样可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以“讲故事”为例,叙述可分为“概括叙述”和“直接叙述”。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在“概括叙述”部分,开头、结尾怎么说,哪些情节可概括叙述;在“具体叙述”部分,哪些情节需要具体叙述,在表现人物时可以用到哪些表现人物语言、动作的词汇。当然,这在写作当中也同样适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在发言之前就能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思路。
思维导图所呈现的是大脑发散性的思维,它的图形构成像树的枝干一样向外无限扩展,学生在刚接触思维导图的时候可能会被它“复杂”的结构和凌乱的连接线吓倒,对思维导图望而却步。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的思维导图做起,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课前预习练起,最后过渡到笔记上。因为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上,做笔记是最难的。因为它涉及信息的输入,整理,再输出。所以,学生要想做好笔记,得先消化所学的知识。而其他的思维导图只涉及信息的输出部分。
当然也可以先把思维导图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范例,这些范例可涉及生活计划、学习计划、旅行计划、兴趣培养等方面,引导学生试着用思维导图去管理自己的生活。在这种体验中让学生体验到思维导图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思路就是在看似无序、凌乱的结构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更为以后制作更复杂的思维导图打基础。
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思维导图,它只是训练学生大脑思维的一种工具。可能有些学生被思维导图中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结构吸引,一味地追求思维导图的“高、大、上”,反而舍本逐末了。所以,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