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涛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河南453003)
梨果味美、汁多,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消费者对果品的质量越来越挑剔。尤其是在果品消费时,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对品质的敏感程度迅速提升。在今后梨果品生产中要针对这一消费发展趋势,转变生产理念,促进梨生产由量向质转变,实现优质生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新乡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多为沙壤土质,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宜梨树优质栽培。通过对新乡地区梨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梨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品种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前提,选择品种时要综合考虑园区定位、市场行情和消费习惯,选择适宜本地的品种,切忌“求新求高产”,要选果实大小适中,果肉甜脆、多汁,石细胞少的品种。目前,适宜豫北新乡地区栽培的品种有早酥蜜、玉露香、红香酥、中梨4号、红酥蜜、红早酥等。
栽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梨树第1年的长势。栽植时要做到“适期、宽行、大穴、足肥、起垄”。适期:新乡地区适宜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此期气温冷凉、地温较高,有利于伤根愈合,促早发根。宽行:宽行栽植,便于行间通风透光,可有效降低果园病害的发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优质丰产梨园行距4~6米为宜。大穴:梨根系主要集中在40~60厘米土层中,定植前1个月,要深挖定植穴(沟),宽、深均≥80厘米。足肥:每亩施入优势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以上,与表土混合后回填,浇塌坑水。起垄:起垄栽植能为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起垄时沿定植行起高40厘米、宽80~100厘米的垄,将梨树定植在垄上。
适宜梨优质果品生产的树形有圆柱形和棚架形。
(1)圆柱形。是纺锤形的改良树形,适合植株长势中庸的品种。行株距4.0~4.5米×1.2~2.0米。树高3.0~3.5米,中心干60厘米以下不留枝,60厘米以上交替着生15~25个中小型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基角70~90°,结果枝组基部直径控制在着生部位中心干直径的1/3以下。
(2)棚架形。梨棚架树形抗灾能力强,果实分布均匀,光照好,果品质量高。适宜行株距4~5米×2.5~3.0米。架面高1.8~1.9米,定干高度1.0~1.2米,萌芽后选留主枝3~4个,主枝基角40~50°,主枝上每30~40厘米培养1个结果枝组,枝组水平引缚到棚架拉丝上。
要加强幼树期的管理,尤其是栽植后第1年的管理。定干后及时在需要抽枝的部位刻芽,促发新梢。萌芽后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开始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每株施20~30克,施肥后浇水,每15~20天浇1次。6月中旬以后,逐渐加大追肥量,肥料养分含量要减氮增磷钾,8月中旬以后只追磷钾肥,第1年每株每次施肥量控制在50克以下。第1年生长季要依据树形,及时采取摘心、拿枝等措施,促使树体养分全部用在树体骨架枝条的生长上,从而促进梨树迅速成形,提早结果。
梨树修剪要做到生长季为主,冬季为辅。生长季要综合采用抹芽、疏梢、剪梢、拉枝、刻芽、环剥等修剪措施,培养合理树体结构,注意结果枝、预备枝的配备。冬季修剪做好结果枝组更新和树体结构的调整。
栽植后,每年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土壤深翻,沿定植穴(沟)或上年深翻沟外缘挖平行沟,沟宽40厘米、深40~60厘米,将腐熟有机肥与土掺搅填入坑内,然后充分灌水。提倡果园生草,选择白三叶、紫花苜蓿、紫云英、蒲公英、鼠茅草、野豌豆等进行人工生草,也可以根据田间杂草情况采取自然生草。
现代梨园优质果品生产,要重施有机肥。每年秋季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另加过磷酸钙50千克,配合施用铁、锌等微量元素肥料。生长期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确定追肥养分种类,实现节水、节肥。
在做好保花保果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产量,建议亩产控制在3000千克左右。要先疏花序,再疏花蕾,最后定果。果实间距≥20厘米,保证果实品质。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提倡生物防治,以化学防治为辅,做到早防、早治。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控制负载、合理修剪、及时清园等农业措施的运用,提高树体抗性,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运用糖醋液诱杀、树干缠瓦楞纸(草把)、悬挂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虫害,控制害虫;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或采用性迷向激素控制害虫发生;根据梨树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做好预测预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做到“提前预防,严格控制”。
根据果实销售市场情况确定采收适期。采收后进行商品化处理、分级、包装,提倡采用无破损果实品质分析仪,按照果实内在品质进行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