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

2020-03-02 01:35:07李文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氧分压动脉血血气

李文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重症监护科,山西 太原 0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慢性病,随着疾病的发展很多患者会发生呼吸衰竭,加重患者的病情。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并且效果显著。本医院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综合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接诊的64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研究,分为A组和B组,均包含32名实验者。其中男女实验者比例:A组为17:15;B组为17:15。实验者年龄:A组介于52~83岁,平均(59.3±8.4)岁;B组介于52~84岁,平均(59.5±8.7)岁。病程:A组介于5~12年,平均(8.3±1.4)年;B组介于5~12年,平均(8.5±1.6)年。A组和B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做好呼吸机治疗准备工作,对治疗期间患者意识、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控,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含:(1)强化健康宣教:呼吸机治疗需要患者进行积极的配合,而由于患者对设备缺乏有效的认知,会一定程度影响治疗效果。对此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有关呼吸机治疗的健康宣教,本次实验中护理人员将呼吸机治疗的作用,原理,呼吸机使用方法,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做成视频和ppt课件,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知识的讲解,提高患者对呼吸机治疗的认知水平,保证其能够有效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体位护理:临床实践发现患者合适的体位有助于患者进行呼吸机的治疗,一般治疗期间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并保持头部、肩部和颈部处于同一轴线,从而利于保持患者口鼻呼吸通畅。

(3)舒适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程度一定程度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中应注意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首先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治疗要求为患者选择舒适的呼吸面罩或鼻罩,其次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合理调节呼吸机相应参数保证患者舒适,最后加强对患者血气相关指标的监控,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进行相应参数的调节,以保证呼吸机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为有效A组和B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实验采用血气指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两个具体指标进行评价。其中血气分析指标共包含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pH三个具体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20.0分析,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3]。

2 结 果

2.1 A组和B组血气指标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护理前,A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8.7±9.2)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46.7±7.5)m m H g,p H为7.2 6±0.0 2;B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8.4±9.3)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47.1±7.6)mmHg,pH为7.25±0.02。护理前A组和B组各项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5.7±8.8)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67.2±7.8)m m H g,p H为7.3 2±0.0 5;B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0.4±2.7)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84.4±15.3)mmHg,pH为7.46±0.06。护理后B组各项血气指标显著优于A组(P<0.05)。

2.2 A组和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A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6.29±2.17)d,B组为(4.11±1.41)d,B组显著短于A组(P<0.05)。

3 讨 论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综合护理,患者护理后各项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综合护理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11±1.41)d,显著短于常规护理患者[(6.29±2.17)d]。因此健康宣教、体位护理、舒适护理和呼吸道呼吸等综合护理措施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氧分压动脉血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勘误声明
45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及病灶分布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医疗装备(2020年9期)2020-05-28 12:52:54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