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与“五维标准”

2020-03-02 19:48王政WANGZheng葛明月GEMingyue汤秀丽TANGXiuli
价值工程 2020年35期
关键词:花鼓蚌埠市天河

王政WANG Zheng;葛明月GE Ming-yue;汤秀丽TANG Xiu-li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蚌埠233032)

0 引言

蚌埠市禹会区汇聚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但开发不均衡、规模化薄弱、发展策略未系统化,以至于禹会区人文历史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旅游资源。蚌埠市花鼓灯第一村——冯嘴村临天河与涂山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实乃天河之芯、禹墟之伴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价值。2004年10月,冯嘴村花鼓灯生态保护村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冯嘴村“花鼓灯第一村”称号。“大禹庙会”于每年农历3月28日在天河对岸举办。冯嘴村集非遗艺术——“花鼓灯”和大禹文化于一体,其本身具有的人文艺术价值不可忽视。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建设美丽乡村,冯嘴村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显然已经成为蚌埠市社会各界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是其社会效益价值之所在。

1 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分析与定位

1.1 人文历史资源

从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角度分析来看,蚌埠市禹会区冯嘴村人文历史氛围浓郁,其中包括“三过家门而不入”,禹风淳朴的大禹文化和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梳理冯嘴村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是整合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定位冯嘴村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必经之路。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在于找准定位,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一骑绝尘。同时应用花鼓灯艺术与大禹文化,两者并不存在发生冲突。花鼓灯作为民间歌舞文化的艺术载体,是民间艺术不可缺失的部分,相传花鼓灯是淮河岸边涂山国大禹子孙为了纪念涂山氏和大禹而创造的艺术形式,不仅如此大禹子孙还在涂山修建了“禹王庙”这便形成了流行在禹会区冯嘴村一带农历3月28日的大禹庙会。庙会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具有祭祀和传承意义的聚集性活动,其中包罗元素广泛、持续时间长、乡土气息浓郁是它的基本特点,这与当地的冯派花鼓灯有着剪不断的联系。综合冯嘴村的人文历史机遇,定位与“抒情乡野,花鼓禹风”再好不过,既有利于乡风文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也有利于发扬传统文化,开发的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冯嘴村的文化吸引力,实现乡村振兴。

1.2 地理自然资源

从推进蚌埠市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来看,禹会区冯嘴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涂山脚下,淮河之滨,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便捷,东临天河湖,西靠206 国道,距离传说中大禹会诸侯所在地的禹墟遗址仅一公里之遥。对于冯嘴村的发展而言,巩固其软实力实乃之根本,绿色可持续是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道路主题。冯嘴村作为天河之芯、禹墟之伴生态环境钟灵毓秀不容破坏,必须选择一条投入合理、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绿色道路,在《马城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指出其规划方向为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为特色的生态型山水田园小镇。通过实地考察来看冯嘴村农业、渔业也属于其的支柱性产业,自2017年3月冯嘴村天河湖被设为蚌埠市天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后,天河一带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同时,当地的渔业养殖也得以快速发展,2019年10月22日实地走访马城镇冯嘴村天河湖得知其渔业年产值近一千万元。天河渔业的成绩离不开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当地地理自然资源的修护,与此同时,冯嘴村不仅有深厚的农业基础,其中,其石榴产业不仅得天时、占地利,更有优良的品种,初步统计有13 个,分白花和红花两大类群。白花石榴只一种——白石榴,白花、白籽、白实。红花种里有观赏品种和食用品种两个类型,在全国石榴市场中地位非凡。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科学的将天湖观光与天湖垂钓结合在一起;将石榴养殖与石榴采摘和石榴酒酿造结合在一起,增强其文化旅游产业的体验性,这样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到了固本培元、打造绿色长廊,也能顺应广大农民对生态家园、人居环境和精神生活的美好期盼。

2 冯嘴村融入市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综合文化传承为主导,政策引领、农业基础、自然改造等各方面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分析,提出融入市域带状发展的策略。

发展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要注重“造血”和“输血”相结合,从留住人、吸引人的角度下功夫,增加文化供给,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本土人安心,让旅游人舒心。“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推进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尊重差异,因地制宜,传承乡土文脉”,在设计之初就应当要充分体现蚌埠地区风俗习惯和审美习惯,不追求可以模仿皖南氛围,保留皖北本土聚落景观、生产景观、人文景观。禁忌“一刀切”的统一模式。在《蚌埠蓝皮书:2019年蚌埠经济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中提到安徽省千年古镇固镇、百年古村冯嘴村,需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魅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商贸活动,扩大名村影响力,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推进文化供给和数字媒体相结合,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播环境和人文土壤,实施互联网+数字文化,整合影视艺术、网络文学等信息服务途径,种好文化庄稼,激发内在动力,地域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培养同样重要。文化培养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把文化种子播种到精神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做到让本土人自“种”自“收”,乡村文化才有内在驱动力,才能长生不衰。“中文化”就要着力强化文化引领区域供给侧改革,围绕当地乡村振兴,构建多元化文化氛围,创作更多反应基层群众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使文化因素活跃起来,并且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生态的乡村文化。

放眼整个蚌埠市文化旅游产业全局,蚌埠作为淮河流域核心城市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于一身,尽管如此,蚌埠市文化旅游产业依然处于规模化不足、特色代表不强、活跃度不够的问题。针对突破这些问题,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文化旅游开发设计团队做了专项调查。研究发现,文化旅游产业活跃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卖点在于特色化,现在的文化旅游产业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观光游行了,这里的特色化就是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买点,这才是让蚌埠市文化旅游产业走入公众视野的重心,也是生产推广文案的内容,是文化旅游产业活跃化的基础。规模化不足始终是限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以一村之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始终是孤掌难鸣,难以在精神层面满足消费者,让消费者失望在所难免。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市域带状发展策略,在于实现蚌埠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特色化、活跃化。市域带状发展策略是指将在蚌埠市临近禹会区冯嘴村的文化旅游产业点串联起来,实现对应产业规模化,其中冯嘴村近域内有禾泉山庄、花博园、涂山风景区、天河、白乳泉、淮河、禹王宫、禹王庙会、农业生态园、花鼓灯第一村—冯嘴村等文化旅游产业点,将这十个产业点合理科学的综合起来,能有效实现多方联动产业规模化,同时也增加了文化旅游产业带的核心内容,加以“大禹文化”和“花鼓灯文化”的特色融入便能行之有效的完成市域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化。好的内容加上好宣传,增加线上线下游客流量,也就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活跃化。这里的市域带状发展不仅是文化旅游产业点与点串联的带状发展,也是市域内文化旅游产业问题一条龙的带状解决。

3 检验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五维标准”

当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规划和建设广袤的乡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一项紧迫任务。文化村落是我国广大乡村的特色文化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理想平台。蚌埠市冯嘴村作为涂山、天河地区的典型地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蚌埠市天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域、花鼓灯第一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安徽省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下,立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应该将促进特色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检验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五维标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把握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科学地进行乡村空间布局、完善乡村公共设施配套到发掘提升乡村文化风貌,为淮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状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冯嘴村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以点带面推进蚌埠乡村建设规划研究,对引导蚌埠市域乡村建设、实现蚌埠市乡村振兴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猜你喜欢
花鼓蚌埠市天河
淮岸花鼓情
湖南省潇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一条天河走运来
磬云岫
幸福花鼓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花鼓灯小唱
天河CBD:集聚创新,遇见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