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共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进路

2020-03-02 23:00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陈 芳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要求,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围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铸就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新辉煌指明了方向。因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对待二者融合共生的现实性和可行性,采取具体可行的融合路径,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融合,成为历史的必然。”[1]97马克思主义能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关系到全党全国人民能否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其能否在中国落地生根。如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缺少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内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会存在“水土不服”的症状,也就不可能在中国大地扎根并发展壮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现实性

马克思早在自己博士论文中就提出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这一命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这一思想进一步提炼升华。马克思认为 :“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只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11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外来文化,若想要扎根中国大地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可,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内核中汲取养分,找到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实际上是社会意识的构建,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的现实。”[3]换句话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在持续不断地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近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发生改变,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方针不会改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综合改造以及马克思主义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全党及全国人民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优势和合理性因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发展,丰富和拓展了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继续发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指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认识论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不能把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割裂开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扎根生长必然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灌溉,实现中国化。当前,学界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维度不同,但他们一致认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国的历史经验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国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和思想理论资源。因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的路线、方针及政策不应只包含中国的现实,还应该包含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实践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使其彰显中国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单单是依托中国传统话语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使其话语体系“接地气”,更是要在此基础上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反之,照本宣科和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只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进而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因而,马克思主义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4]313。这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引导和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其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任何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没有绝对正确的,必然有某些方面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都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5]。英国哲学家罗素讲道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6]8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世界优秀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二者产生的文化地域和文化传统不同,但都包含着合理和需要完善的部分,二者存在着互补的可能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有助于促进两种异质文化的优势互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可行性

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引导人们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共产党人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立足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不同程度地挖掘和阐发,使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

(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道 :“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7]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来源、理论发展和理论实践等三个方面。首先,从理论来源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完整且具有世界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他们拥有开放性思维。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人阶级解放运动吸收思想理论养分,另一方面对前人的理论成果进行批判改造并结合其他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思想和新变化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的体现,是用发展的眼光广泛吸收人类以往文明成果的过程。

其次,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其并不拘泥于同一个时代,而是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继者立足于时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独具特色地解答时代课题,使马克思主义更加丰富和完善。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8]284

最后,从理论实践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灵活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个别观点引入到基本观点的传播再到整体理论的运用。而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和养分,不断在创新中与时俱进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使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成为可能。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却又历久弥新,是因为传统文化有海纳百川和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从学派的发展上来看,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同一学派之间批判继承,互相交融。如儒家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体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春秋时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的儒学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在吸收阴阳五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并使新儒学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另一方面,不同学派之间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如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景象和唐朝时期的儒释道并存。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如佛教东传。在佛教发展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佛教适应中国的需要,与儒、道两家思想文化积极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明在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共生是可行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对立互斥的,而是兼容互补的,两种文化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使得二者间的融合共生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即二者之间的相通性。如马克思的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有相似之处;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相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方法论相吻合;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补性即两种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基础上的共同完善。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中国传统思维侧重于以经验为基础对现象进行整体综合,马克思主义注重通过科学求证的抽象思维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现象都以“道”为根据进行发展演化,共同连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运用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对某一事物现象先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的辩证思维过程,实现对事物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见,在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之前的关系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互为补充。从精神特质上来看,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和谐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将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遇到的困境结合起来,通过深度融合凝练出具有理论内涵和时代特色的国家治理方案。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路径

自古以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为马克思中国化和大众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支撑,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导。

(一)依托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话语体系

习近平指出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31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需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话语体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表达。一方面,利用中国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如关于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习近平认为 :“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9]164这是领导干部之间认识矛盾、面对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中国式解读。关于统筹兼顾地开展工作,习近平提出了“十个指头弹琴”[9]169的理念,其喻意是利用系统思维全方位开展工作,协调好各方利益,同时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突出重点,有张有弛。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另一方面,利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改革活力。中国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传统文化中顺势而为、和而不同、道法自然、虚怀若谷和博施济众的思想元素,是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实、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提出的中国方案。马克思关于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论述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推进文化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4]6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尽管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探析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仍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10]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传统文化必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并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因而,推进“马体中用”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和文化价值观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使之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马体中用”,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的格局。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就是在利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基础上,赋予了“实事求是”以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进行整合,又是在总结以往实际发展经验基础上对新的历史条件实践发展的凝练和升华。当前,我们要继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开展文化交流与对话,构建人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道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11]733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的繁荣在当今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促进“中马共进”需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界定二者兼收并蓄的现实方位,开展文化交流与对话。

其一,在共同理想层面,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进行融合,进而完善我国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形成民主和谐的中国品格。其二,在道德建设层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将“公忠”精神贯穿始终,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先义后利的道德价值取向;谦逊礼让的文明礼仪等。马克思讲到“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82。因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包含着道德性和功利性两种形式。推进“中马共进”,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将其功利性和道德性转化为德性,形成新的道德规范理论,体现友善仁爱的中国品格。其三,在生态观层面,马克思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有内在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天人合一”的观念,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观相结合,有助于树立绿色环保的中国形象,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