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实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0-03-02 21:32胡曦丹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课程

●胡曦丹 胡 服

我国高校由于经费紧张,人才紧缺,条件限制等原因普遍采用了灌输式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做的现象极为普遍,大学毕业生眼高手底,就业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满意就业。因此我国高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教师强起来,学生学起来,教育实起来,管理严起来”,为建设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想学、能学、会学、爱学;想做、能做,肯做、爱做”的“四学四做”优秀人才。

一、注重在校大学生实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实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毕业后的社会就业和工作适应情况,也影响到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的认同程度。

(一)培养实做能力可有效促进我国高校快速建设发展

实做能力的提升既是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建设所需栋梁之才的必经路,更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毕业就业率、提升学校知名度、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经世致用人才的利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灯塔。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注定是空想,无法转变为实际,因此我国高校注重实做能力培养既能让大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最高境界,又能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对实务工作的认知程度,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高不成低不就”的严峻社会就业形势。

(二)培养实做能力能为企业、社会、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

提升实做能力能极大地减轻或免除国家、企业等对高校毕业生的再培养成本,能够让毕业生很快地融入实际工作。注重大学生实做能力培养改变了陈旧的“以教为主”的模式,转变大学生被动学习角色,让大学生以独立主体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求索中,将实做技能培养前置并贯穿整个大学学习中,实现“以生为生,以生为主,引导为辅,提升综合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培育目标,促进在校大学生德、智、体、能、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富强、社会繁荣、企业兴旺造就一批批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实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不系统的实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现行的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实做课程设置不健全,不充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以江西某高校会计学专业为例,从大一至大四开设了《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会计实做方面的课程只在大一开设了《会计实训教程》和《财务软件应用教程》两门课程,且课程内容都较为简单、陈旧,全部按套路操作。会计本来就是一门理论和实做非常强且主要偏重于实做的课程,而学校针对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实做课程设置过少且安排时间不合理,在大一安排的实做课程到了大四学生基本全还给老师了。另外,最为关键的马上面临实习的大四却没有安排实做课程,结果学生到了单位实习时基本是一脸茫然,连最基本的凭证整理都处理不好。

(二)单一的实做实训教材,缺乏真实业务情景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实训实做教材编写有的简单粗糙,内容陈旧,以文字叙述为主,并附之少量图表,缺乏实际业务情景再现,也没有详细说明业务主体总体情况、组织架构、操作流程、处理标准等,更没有结合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情况,没有融入新型案例,没有突出时代特色,更没有考虑到各行各业的业务差异,难以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掌握实务操作流程和技能技巧。

(三)单一的实做考核方式,简单的考核内容

我国高校目前仍以“期末考核分数”一锤定音。现行的实做能力或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在期末,让学生使用纸质书写或上机模拟操作来完成,考核内容绝大多数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学生在课后做过的内容,时间集中,要求不高,这只是对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并不能考核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单凭期末前拼上一两个星期就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

(四)实做教师缺乏竞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我国高校还没有完全实行竞争上岗机制(即一门课程至少同时安排三名及以上教师,由学生自由选择,试听两周,两周后如果班上上课学生不足30人的就一律取消该教师课程),实做教师既缺乏又无竞争意识,使得讲授的实做内容过于陈旧、单一,并没有突出“以生为生,以生为主”的引导式学习模式,学生仍处于被动被迫学习状态,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存在应付和抄袭现象,在课堂上也不能主动配合,有些学生甚至对课程产生了厌恶感,如此,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实做能力。

三、“三位一体”策略提升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实做能力

要着力解决我国在校大学生理论丰硕而实做贫乏的只会“纸上谈兵”的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理论与实做深度融合的能力,我国高校必须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建立健全“学校主管,教师指引,学生主导,奖惩并重”的“三位一体”新型教与学体系。

(一)学校把控全局,着力注重提升在校大学生实做技能

高校一定要着力提升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融汇于社会实际工作中的实做能力,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大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

1.优化课程设置,编撰突出实做特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当前高校必须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目标,构建完善的实训实做课程体系,把“立足实际、展望未来,培育能人、满足需求”作为实做课程设置和编写的核心,全面实行“项目化”实做课程结构、“体验化”实做教学进程,优化现行实做课程,充实课程实做情景,丰富课程实做案例,大学四年全程设置,严格考核,用创新启发、引发学生,做强实做理论与实做,从课程设置体系上真正解决当前在校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实做软肋。

2.提升实做技能,夯实教师必须具有二年以上实做经验。高校教师虽具博士或硕士学历、中职或高级职称,但他们大部分并无基层实做经历,更谈不上丰富的实做经验。因此为全面提升教师实做教学的效果和真实感,建议高校将没有基层经历的教师委派到基层单位进行为期两年及以上的实践锻炼,全面夯实教师实践基础,以期做到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地来自主融汇知识,确保实做课程紧密切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理论融通实做的能力。

3.充分利用假期,逐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做的紧密融合。高校应从教学体系上设置大学生四年七个假期必须到基层单位参加实际工作进行实做的要求,把每一个假期学生的基层实做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明确每一假期的实做目标、实做内容和实做时长,以及实做报告的提交等内容,做到让在校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循序渐进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国家、社会和单位培养出“立场坚定,理论丰硕,技能全面,能干工作”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4.丰富实做基地,全面提升学生实做技能夯实理论基础。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大力健全实做模拟实验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实时进行指导和解难答疑,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免费全天开放)到实验室中进行反复模拟实做,夯实理论与实做有机结合基础;其次高校应当加大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合作,大力建立和丰富社会实践基地,在学校安排的实训实做期间和寒暑假期间,集体安排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培训学校、企业等去亲身体验。这样既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也缓解基层单位、企业等社会劳动力过紧成本过大问题,解决了部分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问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升社会适应能力,造就一身有效服务社会的本领。

(二)教师转变理念,着力注重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综合素质

教师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直接决定了上课讲授内容的真实生动效果,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上课是否能够集中精力去听、去学、去思、去做,进而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肩负起培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重任,除了自身与时俱进全面丰富科学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实际工作情况,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全力做到课前精心备课,课中用心讲授,课后融恰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短视频、微信微视等新兴技术手段通过大量典型案例引申出知识重点,然后精讲细讲理论知识,并关注每一个学生,集中全部的精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潜力,完善以学生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现出来,一定要改变现行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声嘶力竭、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枯燥无味的现象。

(三)学生以学为生,着力培育理论与实做深度融合技能

学生学生就是以学为生,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任重而道远。高校一定要对在校大学生加强“以生为主,以生为生,生师贯通”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及微课堂、微视频、宣传栏、墙报、学报等手段,经常举办各种学科学习研讨、竞赛、征文、培训、基层调研、实地走访等活动,并把教师实时融入学生当中,让教师知学生动态,掌学生心得,引学生探索,赞学生成效,大力开展在校大学生主人翁意识教育,突出在校大学生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增强在校大学生爱国热情、独立自主、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自我发展、积极探索,加大学生之间交流融合力度,让学生自由组成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设置实做模拟场景,设定各种岗位和职责、职务,让学生轮换角色在模拟实做场景中完成全部的工作任务,然后集中讨论,集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全面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燃起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大潮中,把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一个立场坚定、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踏实能干、品质优良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

(四)奖优惩劣并重,着力提升教师与学生密不可分关系

首先,学校应健全教师绩效奖惩机制,对于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师生关系融恰、学生评价高、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一定要从精神上、物质上进行重奖,而对于学生反映强烈、教学质量差、不精心教学、把教学作为第二职业、毫无成效的教师采取辞退、进修、降级等措施进行惩罚,以此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业预警、淘汰机制,注重学生日常实做能力培养,充分夯实学生日常的知识积累,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增加奖项种类,扩大奖优范围和人数,对绝大多数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学习的学生颁发奖金、证书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最后,学校要注重全面融恰师生关系,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爱生重生的氛围,形成教师应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学生应当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和信任教师,全面建立健全融恰的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