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历史渊源和生态美学的建构

2020-03-02 21:32赵伯飞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然界美学人类

●白 冰 杜 娟 赵伯飞

2020年遍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现,“澳大利亚蝙蝠入侵”,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非洲之角遭受沙漠蝗虫灾害,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美国流感,等等,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不得不让人们认真审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的问题,思考生态美学的构建问题。

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命共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就当下热潮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的确是在西方社会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我国生态灾难频发的现实背景下以及现代生态学为理论支撑的条件下兴起的。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生态美学的思想就是西方社会和西方美学的专利。翻看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我们不难发现生态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萌芽和与时俱进。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我国古代的生态美学思想和当下的生态美学具有相同的学术内涵和精神价值,要看到我国古典生态美学思想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与近代西方大工业和科技革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有着根本的不同和理论基础上的差异,更与今天中国内地学界主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有着大异其趣的思想特质。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我国古代生态美学思想进行科学的借鉴、古为今用,特别是我国古代赋予自然生命的理念、将自然拟人化的选择,对于目前我们以主体间性为视角的生态美学建构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生态美学的历史渊源

生态美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我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典籍中,还是西方近现代西方文化中,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都能找到和发掘出深刻的生态美学的内容和精神。

1.我国古典美学中生态美学思想。我国古典美学内含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这种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美学思想,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赋予自然“拟人化”的特质,处处体现着生命的智慧。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以“道”为核心的道家自然本体论、生态美学思想和儒家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整体宇宙观美学思想当中。

在道家思想中,无论是道家的自然本体论、无为思想,还是“虚静体道”的直觉性。这些丰富的哲思都对今天的现当代生态美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在道家的自然本体论中“道”是道家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是宇宙的本根。人与自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在老子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可以明确地得出这一典型的自然本体论来。道家思想的自然本体论,成为道家其他一切思想的原点和基础,从而进一步发展出尊重自然,以“无为”的原则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老子的这些自然本体、无为思想对于反对现代人类中心论、倡导生态中心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另外,道家“虚静体道”直觉性的审美思维方式,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对于今天理解和建构审美关系也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价值。结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从道家的生态思想中发现和找出许多对当代生态美学建构赋有积极的意义思想。首先,它把人重新还给了自然,意识到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这对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尽管,人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但不能过分夸大人的自然性,抹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能动性,忽视人对自然可以利用和改造的自觉性。对于“虚静体道”的确反映了现代审美关系中对象性关系的部分谬误和回到感性直观的正确道路上的价值。但道家过分推崇人的感性直观,而否认理性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可取,否则人的智慧将成为无用武之地。正如道家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他们把道德的形成看成社会混乱的总根源,这就混淆了混乱的原因和结果,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客观因素。另外,妄图以对自然进行体悟和沉思的方式,就能理解自然,更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了。此外,还应注意的是道家反对以合理的方式和工具开发自然,将文明与自然完全对立,反映了“小国寡民”的悲观宿命思想。这些只能导致人类的自身萎缩而不是发展。因而,综上我们认为道家思想渗透出丰厚的生态美学意识,可以为近现代美学升华出丰富的生命智慧,但其中亦有许多值得注意和反省的问题。

作为自汉以来中国主流的本土思想,儒家秉承“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念。儒家的生态美学思想是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人与万物整体的思想构成了儒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基础;“仁爱”思想构成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万物的审美基础;“爱物”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原则。首先,儒家“三材”论中天、地、人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把人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自然万物是同根同构、一体俱化。其次,儒家从仁爱的核心思想出发,构建以自然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关系,形成了亲近自然的仁爱偏好。其中孟子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重视。如他的“亲亲”“仁民”“爱物”和“恩足以及禽兽”的思想都是很好的体现。再次,儒家不仅将仁爱的推及及物,而且提出了“爱物”的生态伦理原则。如儒家主张“取物要不尽物”,“取物以顺时”。贯彻这些生态伦理原则,在儒家的经典中可谓比比皆是。如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思想,不仅讲依“时”,还要尊重动植物发育成长的生态规律,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远远地走在了他的那个时代的前面。当然,我们并不能几次高估儒家的生态思想就是解决当今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实,就儒家的生态思想本质来看,不过是其“中庸”思想,在生态伦理方面的延伸。这是和儒家注重以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关系对国家治理的作用,求解人类社会治理之道的旨趣相适应的,他们并不对纯粹的自然理论有着多么高的兴趣。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尽管从观念上表现出来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但有些认识并不完整逻辑严谨。当然,从儒家形成的时代出发,这些认识还是瑕不掩瑜的,特别是儒家对于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探讨,人对自然的“爱物”,还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

2.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以对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生态后果进行深刻反思为背景的。西方工业文明是以近代西方理性文化为根基,以高扬人的主体意识为主旨,主张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为基本诉求的文化发展模式。这种文明模式,在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大规模地远离自然的城市文明,极大地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从来没有在工业文明时代获得对自然的主动权,但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遭致自然的报复。在这种人与自然的恶性互动中,西方工业化社会痛定思痛,在其内部开始兴起了一股回归自然的思潮,不断地深入反思人对自然的立场,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苛求,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和共生。在这轮回归自然的思潮中,人们不仅开始逐步找回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而且重新发现了在“征服热潮中”从未发现的自然界的生命活力、自然界对人的亲和力和它的整体性,自然在一次向人完整地展开,世人对自然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在此基础上,生态美学思想终于孕育而出。在这股生态美学思潮中,梭罗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思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亨利·大卫·梭罗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要的自然阐释者和环境主义的第一圣徒。他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对自然深沉的爱以及亲近自然的主张,明白无误的明确了自然的生命,也警告了人类自然不是人的,但人却属于自然界。这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到人类蒙昧时期的一体化状态。“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人在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前提性,对自然的回归。”人和自然疏离的历史并不久远,只不过是随着人类的理性崛起,主客二分的思维成为主流,人才开始不断远离自然,但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始终不能离开自然。人和自然亲近既是必须,也是生命不竭源泉的需要。梭罗强调亲近自然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它不仅给人类带来根的归属,更使人在美的享受中陶冶道德;激发人对自然的热爱,深入批判同时代盛行的拜物教和社会流俗,使人在保持独特的价值中在文明与荒野之间保持平衡。梭罗以其独到的见解,不仅充分展现了的他的思想魅力,更成为今天生态美学的重要精神来源。梭罗的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都深深地蕴涵在他的主要作品《瓦尔登湖》中,在那里有他对人对自然关系的深刻沉思,更有他对自然的深沉眷恋。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并在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界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流派。其中又以法兰克福学派最具代表性。他们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在生态美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美学思想成果主要集中于对人类中心论、人本主义危机的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中,马尔库塞对生态美学思想的贡献最大。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把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将自然的解放视为人的解放的物质前提。而法兰克福学派后期的思想家哈贝马斯则认为生态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有问题,而是整个人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所不可回避的世界性难题。他认为正是“人本主义遭到破坏”的危机,不仅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人本主义平衡和人格系统遭到破坏;而且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使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综合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这些真知灼见充分地体现出他们对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清醒认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生态美学、消解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有着独特的借鉴意义。

3.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首要问题。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将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人本生态美学思想。其核心观点是建立在劳动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化的自然”的观点。其主要内容是:首先,人是自然的人。人属于自然界,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在和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的,这个斗争就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是人的劳动延伸了人手,发展了人脑,产生了语言等反应人类高级精神系统的功能和符号系统,使人拥有了理性,使人逐步从自然中分裂出来,成为不一样的自然。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能够离开自然,人还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满足人的需要、认识、意志和情感的内容。这说明自然界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的身体的一部分,人也是自然的人。其次,自然是人的自然。人的自然并不是说自然界只为人类所占有和控制,而是说自然界通过人类社会有目的和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然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具有人的价值和形式,体现出社会意义上的自然界。自然界因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已成为人化的自然界。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人并不等同于一般的自然物。它在类属性基础上广泛结成的社会关系,不仅影响着人本身,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着自然的自然属性的生成,并最终体现为社会意义上的自然界。因此,抽象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现实的自然界一定是反映特定社会阶段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的自然界。因而,人类所遇到的生态危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社会问题,就是人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处理人和人的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只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将人的利益与人的自然的利益放在同一的自然中,消解二者的根本对抗和冲突。”最后,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的辩证关系,意味着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同一的生态之美。人作为一个能动的、自为的、实践着的存在物,根本不同于自在的自然物,它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能够说明、解释和预见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能动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能动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达到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这正是自然和人类的重大区别,它们只能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而人这个自然物却可以反映、认识和按照人的目的以及自然的规律对自然改造,以满足人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这才能消除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依照马克思看来这就是人的全面的生产,摆脱了自私狭隘的肉体需要,既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顾及其它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马克思关于人的真正和全面的生产活动的认识可以看出,人类的劳动和社会实践赋予了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活动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人可以自在地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去生产,而是把人当成自然的一部分,遵照自然的规律去实现人的目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本生态观的思想,不仅区别于中国古典美学,而且有别于西方近代生态美学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类在整个生态美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也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共产主义理想。在这个实现了的理想中,人道主义就是充分发展了的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科学的解决,人的自然存在成了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本身已成为他的人类,社会成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自然的复活。人的价值得以自由而全面地伸张,自然也在对人的“服务”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的发展。

二、生态美学涵义阐释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美学成为我国当代美学中的显学。生态美学对当下的观照和对现实世界中人对自然的情感关怀满足了在工业化进程中焦躁、不安、无根的人的心理需要,从而取代其他美学分支成为美学中的显学。尽管,生态美学方兴未艾,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它的发展非常不成熟,还有许多学理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当然,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热闹的生态美学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涵义阀限,从学科的长久发展来说,必须要对当前生态美学的各种涵义进行梳理,形成严整的内核和保护带,消除不必要的内涵歧义,制约自身的发展。”

多位学者对生态美学的涵义进行了阐释。郑州大学刘成纪教授认为,生态美学的兴起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问题;生态美学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在生命上是平等的,万物皆有生命,万物皆有主体性。因此,生态美就是自然对象所展示的生命样态的美,是自然生命充盈的物态的美,是生命力的自然表现。自然并非只为人而美,它既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包含着独立的审美品性和价值,也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审美主体,尽管不同于人的审美方式,但有其独特的审美感知能力。自然界的生命体,不仅具有独立的认识和发现美的能力,而且也以独特的方式完成美的创造。生命之美是生态美的本质特征。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认为,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的语境下,有着狭义和广义的分别。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下的人与自然审美状态。因而,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由于前提的过分约束而过于狭窄。因此,他认为要建立广义的生态美学,即将研究的对象扩大到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状态上。这种生态审美状态,从本质说既是一种崭新的存在观,也是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因而,有人认为其构建的是当代生存论的生态美学。陕西师范大学刘恒健教授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大道性是生态美学的本源性。“所谓大道本源性表现在它超越主客二分对立,回到本质与现象未分、源泉涌动、万物并作、一气贯通的大化流行状态,以保证生态美的样态性,即美在时间中的涌动和变化之特质。”

生态美学热烈的讨论难以掩盖生态美学涵义阐释的异论,这既反映了学科不成熟的一面,但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进步和良好的趋势。对于生态美学涵义的异论我们认为不应过多地苛责,这是一个学科发展必经的过程。求同存异应是学科发展的大方向。就生态美学涵义的讨论,学界还是在学理层面上还是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生态美学应着重于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一和亲和关系,只有建立在这种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会呈现真正的审美自由和审美人生。第二,生态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哲学领域由机械论进一步向存在论演进过程中,在美学的表现和发展,它内含着深刻和重大的意义,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总体认识正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人类与自然构成系统统一的生命体系的转变。第三,生态美学在我国的提出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这一转变有助于美学研究的资源和权力正在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

当然,学界对于生态美学的涵义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歧:第一,对自然界各种生命共同承认的、普遍适用的生态美学是否会取代人学的美学。这是否也最终意味着生态美学本身也将走向终结。第二,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生态美学是否仍停留在一种意识或假设上,从而使生态美学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不能使生态美学建立在可感的现实基础之上,审美如何可能仍然是悬疑的问题。第三,生态美学虽然强调和谐共生,但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既协调又斗争的矛盾统一关系以及建设生态美学具体的途径、方法又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贯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之间平衡的桥梁等等这些疑问。综上,当前对生态美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审美关系、审美意识方面,要将生态美学建设成为继实践美学、生命美学之后的美学重要分支还有许多研究要做。

三、生态美学的建构

尽管生态美学在当前国内的美学界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生态美学内涵,但也存在诸多的共识和基础。通过对古今中外关于生态美学思想的深入梳理和学术探源,我们认为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主体间性,可以为生态美学的建构提供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范式支持,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美学的深刻论述则可以为现代生态美学的建构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综合以上认识,本文认为我国美学界应建构的生态美学应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本生态美学。具体地说就是:

1.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美学建构的基础。人是自然的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是内在于而不是外在于自然界的。明确人只是自然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只是自然生命的一个分支。这意味着自然永远是孕育人类的母亲,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本源性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人来说,人应该始终是在其中,而不是在其外。只要坚持这一坚定的立场,才能保持人对自然应该有的尊敬和敬畏。因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人是依赖于自然的。自然内在于人。人作为能动的自然物,通过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而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成为“有理性的动物”,按照自我的意识和目的进行积极的对象性活动,建构出自己的对象性世界,体现出人的主体性来。因而,它并不是一般的自然物。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人就是霸道的主体,而是也肯定自然的生命主体性。这种肯定不是片面的主体赋予对象和“自然人化”,而是在理性自律中“以守护性的劳作”与自然发生关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维护,将人的全部生存活动自然地结合进自然生命的生成中。由此,人也是守护自然家园的自在,自然也不再是人的对立物;自然是人类栖居的家园,人是自然的园丁;人向自然充分地展开和生成,自然也向人生成和达到生命的自由,人和自然共同进入澄明之境的自由。自然得以自由展现生命的真善美,人也在自由生命的展现中享有审美的自由。如此,生态美便不是自在的,人便不是外在的。

2.感性张扬和理性调节是生态美学的主题。人是生命的感性存在。维持生命的存在和自我保护是和自然生命是同一的。但人不只是感性的存在,更是理性的存在。这是人和自然的根本区别和人与自然相分离的根本原因。但人与自然又是相合的。这种相合是人的理性自律的需要。既要通过理性、通过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消除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对抗和隔膜,在对话和沟通中,完成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社会——自然形成开放的系统和平衡。由此,自然不再是人类的牺牲品,人不再是霸道的主体,而是一个受价值理性调节的自为的存在物。人在满足自身存在的需要的同时,也满足自然的存在的需要;自然在满足人的福耻的同时,亦能满足人与自然共同长久生存的需要。这样,在人与社会的主体间性和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的共同作用下,生态之美展示的就不仅是原生态之美,而是按照美的规律向人生成合规律合目的的美。

3.人与自然的对应性平衡是生态美学的诉求。自然是能动的生命,人也是能动的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中不断地向自然生成、完善和敏锐人的审美感官,深化人的的审美能力,扩大人的审美范围。自然,因人的对象化活动而烙上人类活动的痕迹,并向人生成、体现出自然生命的张力和人的生存环境支持。人与自然在生命的互动中相对相向自由生成,达成动态的平衡。人在守护性劳作中,既感受到自身的智能和力量,也感受到自然的亲和;自然在对人的支持和呵护中,既体现自身的张力,也应承担着人对自然的维护和保障。从而,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共在中,使在场的自然与人与被遮蔽的原始境域的未出场者交相辉映,呈现出无穷神韵。总体上,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思想和主体间性,可以使生态美学建立在现代人本主义基础上,既能克服我国古典生态美学将人降低到与自然物同等位置的弊病,也能解决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妄图开历史的倒车通过限制现代技术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而是按照美的规律以人的理性和自主活动来主动调节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使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真正地实现了“充满功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4.生态美学的建设既是“为了人”,也是“通过人”。即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中,人是目的和手段统一体,美价值的主体和客体。在这种价值体系中,生态美学把人放在人与自然的整体生态关系中,去建构新的审美关系。人与自然构成人——社会——自然完整的生态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中和谐共生,共感欢歌形成生态美学的审美基础。当然,在这框架中,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都是同一的,而是有所侧重,体现为了人的目的。但这种美学建构,并不是否认自然的价值和作用,而是承认自然也具有主体性,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当然它的生命活动要和人的生命运动和社会实践相互作用,也就是通过对“通过人”的强调,明确“通过人”的工具性原则,将生态环境的破坏、恢复、建设等责任理所当然地归于人,使人成为生态平衡的当然责任人;也将人类社会和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归于人的责任和义务,将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和谐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责任归于人、督促人走向自觉。总之,“为了人”和“通过人”的强调,为生态美学的发展建构了一个自觉和主动的生命体,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基了可靠生命基础。

猜你喜欢
自然界美学人类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纯白美学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