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校报编辑素养提升研究

2020-03-02 18:44李元栋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校报供给素养

王 灼,谢 芳,李元栋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徐州221004)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应运而生,信息传播步入全媒体时代,尤其是计算机和移动客户端方兴未艾,开始全面而深入地影响用户阅读习惯。全媒体打破传统媒介的形态界限,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引领信息供给发展变革。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全媒体环境中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截至2019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网民数量和规模远超国际平均水平,由此触发信息获取的显著改变:首先是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在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攀升,由2018 年的98.6%提升至99.1%,手机阅读已经成为网民习以为常的阅读首选,而报纸等纸质媒介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用户流失加剧;其次,能与读者深入互动的自媒体成为潮流,主导了新一轮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信息供给侧改革,新型媒介生态逐步构建。

以传统报业为代表的纸质媒介在全媒体时代的弊端逐渐凸显,无论是发行的种类,还是发行的数量都在下降,许多报刊放弃纸质发行改而进军电子报刊。媒体融合成为全媒体时代面临的关键课题,将包括高校校报在内的传统报刊推向改革前沿。

1 高校校报编辑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困境

传统报业在全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得十分狭小,高校校报的发展虽然经过了上百年的成长历程,但是并未摆脱其在传统报刊行业的小众地位和相对封闭的环境,高校校报的编辑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积极提升自身素养,不断探索转型路径,找到科学、清晰的发展路径,成为高校校报编辑队伍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

2019年12月面向江苏省本科院校46所(部委属10所,省属31所,市属5所)人事部门发放高校校报从业人员调查表,从岗位属性和人员属性两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调研,结合当下全媒体对报纸编辑职业素养的时代要求,分析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化程度低,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首先,编辑队伍的准入缺少严格把关,多是缺乏新闻出版背景的非专业人员,严重制约校报质量提升。其次,高校校报编辑人员具有新闻出版高级职称的不足5%,普遍存在职称偏低的现象,由于高校在岗位设置时对校报编辑岗位定位不准,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严重的“因人设岗”现象,将校报编辑设置成管理岗、其他专技岗、教师岗等等不一而足,造成校报编辑队伍职称晋升混乱。再次,高校忽视对校报编辑培养培训的规划与管理,校报编辑长期处于“充电少、放电多”状态,对编辑业务知识多靠自学成才,75%的校报编辑没有参加过入职培训或新闻采编的继续教育,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知识匮乏,编辑业务知识系统性、科学性不够。

1.2 供给服务意识淡薄,媒介融合能力欠缺

全媒体时代强调媒介融合,促使传统报纸编辑充分培育数字化意识[1]。相比校外传统报纸面临的巨大冲击,长期的职业安全性造成高校校报编辑对媒介融合反应相对迟缓,服务思维不强,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缺少与读者的有效互动,工作内容和工作媒介仍停留在传统方式。高校是国民素质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2],高校师生阅读的图片化、碎片化、快餐化从需求侧对校报编辑的信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校报编辑队伍供给服务理念缺失,新媒体工具应用能力薄弱,超过六成的高校校报尚未实现手机端在线化阅读,不能实现以服务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优化供给。

1.3 校报地位弱化,个人职业发展受限

首先,高校校报时效性不足、出版滞后、内容陈旧,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严重下降,作为校内媒体的主导地位逐步边缘化,办报育人作用弱化。其次,编辑人员边缘化现象日益突出,校报编辑岗位沦为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非升即转”的收容站,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再次,由于多数高校过于强调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受岗位限制将校报编辑挂靠宣传部门,简单将校报编辑工作等同于新闻宣传工作,全国70%以上的校报编辑不足3 人,造成校报编辑人员偏少[3]。高校校报编辑的个人收入在同类人员普遍偏低,高强度的编辑劳动与工作地位、个人收入不成正比,造成校报编辑职业倦怠,职业生涯发展造成困扰。

2 高校校报编辑面临的挑战因素

高校校报编辑是校报发展的核心要素,编辑素养是影响校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全媒体时代给传统报纸媒介带来的深刻变革,也使校报编辑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高校校报在校内宣传领域的垄断地位以及与生俱来的先天封闭性,造成校报编辑自我提升的主动性不够,而传统的编辑技术手段和理念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尤其是数字化出版成为趋势,校报编辑长期以来因循的传统编辑模式严重制约了校报的发展,迫切要求校报编辑提升自我认知,顺应时代发展,打破现有制度壁垒,构建主动型、信息化的新型编辑模式。

2.1 需求侧改革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扩大了读者的阅读广度,更提升了阅读深度,尤其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新生代大学生阅读的主流阵地,不断引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向和阅读习惯养成,快餐式、碎片化阅读业已成为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矛盾是校报传统的信息供给不能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日趋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首先是高校校报没有市场经营压力,时效性差、版式老套、周期滞后、新闻陈旧,信息供给未能主动寻求与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效对接;其次校报交互性差,单向性信息传播方式缺乏互动平台,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高校校报的信息供给在大学生信息获取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位置边缘化、作用弱化现象日趋严重。

2.2 高校现有制度壁垒造成供给侧改革动力不足

教育部在2005 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校报队伍建设,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遴选校报编辑,支持校报编辑参加出版、新闻或研究等系列的职称评审,合理解决校报工作人员的职务和待遇等问题。主管部门对高校政策落实情况跟进不够,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校报发展缺乏跟踪研究,未能深入分析校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困境,造成编辑人员流动随意性大,归属感差。而制度因循形成的惯性和壁垒,造成高校对校报发展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改革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校报投入偏低,经费紧张,尤其是对校报数字化投入严重不足,将校报的数字化建设简单等同于中国高校校报网络平台的更新并形成依赖性,对手机端的研发明显滞后,现有手机端的校报维护更新不及时,设计不够人性化,缺乏吸引力,高校校报沦为鸡肋,存废引发争议。

2.3 编辑自身服务本领欠缺

高校校报编辑面对日益复杂多样化的全媒体时代和当代大学生阅读需求,普遍存在着本领恐慌和技术焦虑:主观层面自我提升意愿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惰性思想,对大学生快餐式阅读存在偏见和抵触情绪,对信息供给侧改革认识不到位;客观层面校报培训机会少,相比学报编辑的专业化,校报编辑工作内容繁杂,没有正规且稳定的培养途径,校报编辑对职业素养认识不够,存在自卑情绪。

3 高校校报编辑供给侧改革素养提升途径

3.1 组织视角:构建促进校报编辑素养提升的供给制度保障

3.1.1 强化产品思维,实现校报育人作用和产品供给的有机统一

强化高校校报的“产品属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具有主导作用的高校媒体,校报是高校内外宣传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舆论阵地。校报在思想引领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权威性,围绕人才培养的服务宗旨,倡导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本应成为师生普遍关注的精神文化力量的校报未能及时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导致关注度日趋下降,过分强调高校校报的“作品属性”反而制约了校报育人功能的发挥,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其服务性的“产品属性”。在发挥舆论引导、人才培育、思想交流等固有功能的基础上,高校校报的“产品属性” 应进一步强化和突显,将其定位于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功能“交集”,以更优质的内容服务于大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作品功能”以及教育娱乐的“产品功能”相得益彰,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实施精准化信息产品供给服务改革,构建互动立体的新型校报编辑作模式。丰富供给内容,根据自身校情进行内容改革,贴近大学生活,满足大学生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服务,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结合;优化供给方式,适应大学生阅读方式变化,加快媒介融合尤其是校报手机终端的开发建设,通过便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加强校报和读者的有效互动,从而有效增强读者黏度;更新供给观念,建立大新闻理念,借助校园新闻中心建设,拓展校报编辑职能,强化校报的外宣功能,加强校报对外开放和宣传,促进编辑队伍的整体发展;增强供给动力,充分整合校内媒体资源,搭建高校校报交流平台,实现校报的校际合作,形成内外合力,提升校报的竞争力,使校园新闻走出“象牙塔”。

3.1.2 打破制度壁垒,构建校报编辑职业发展新途径

试行校报编辑职业经理人制度。校报编辑队伍建设面临着编制、绩效、职称等方面的传统制度壁垒和发展束缚。随着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出版机构尝试探索全媒体时代编辑的转型之路,尤其是商业出版机构开辟编辑参与管理的绿色通道,实行编辑职业经理人制度,把责任和权利充分下放给编辑,从而激发工作责任感,提高组织绩效。高校校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校报编辑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上围绕提升编辑素养探索项目制、分包制,突破现有的编制束缚,引入优秀校外编辑人员,为校报发展注入活力;在内部激励机制上,积极探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以制度形式赋予编辑岗位新内涵,最大程度激发校报编辑工作动力。

重视校报编辑队伍专业化建设。着力提升校报编辑地位,制定校报编辑队伍建设规划,探索校报编辑职称改革;规范校报编辑“入口”标准,完善校报岗位编制方案,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校报编辑队伍;拓宽校报编辑“出口”途径,加强校报编辑和校内其他队伍的交流,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等方面实现校报编辑与其他人员同等待遇;指导校报编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和加强校报编辑的业务培训,鼓励校报编辑学习进修,注重编辑数字化技术培养和理论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

3.2 个体视角:激发校报编辑素养自我养成的供给动力

3.2.1 强化校报编辑技术素养,适应行业发展新要求

主动学习,持续提升。高校校报编辑应主动拓展全媒体方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关注数字新闻出版动态,全面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尤其要善于应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获取信息和编辑报道,要有策划意识和分析能力,关注校园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升校报内容的竞争力,成为一专多能型的现代编辑[3]。

构建适应读者需求的数字编辑观。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覆盖率已达88.9%,社会媒体数字化的发展迅猛,视频内容与新闻、文学、音乐等领域协同的信息内容新生态成为新时尚,基于大数据新技术编辑理念已经是业界的主流方向。校报编辑应努力提升自身数字化素养,掌握数字化技术,构建移动化、智能化的校报出版平台,摈弃传统的纸质版式,树立全新数字校报理念,尝试校报“碎片化”编辑,适应大学生阅读习惯,能够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数字技术打造高校校报品牌[4-5]。

3.2.2 提升校报编辑营销服务素养,紧跟读者阅读新习惯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编辑影响力。校报编辑应对师生需求保持灵敏嗅觉,实现服务宣传向服务师生需求的转变、由单向宣传向师生互动转变,以产品营销理念构建和管理学校与师生的互动平台,提高编辑活动的贡献度,在满足师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报作为高校对内宣传教育和对外形象塑造的重要窗口作用,努力提升校报号召力和影响力[6]。

增强策划意识,挖掘新闻深度。校报编辑围绕学校发展重点,主动思考、精心策划、深入报道,凸显出校报编辑专业的敏锐性和观察力,从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维度进行思想引领,与校外新媒体形成合力,努力成为校园舆论积极的参加者和指导者。

3.2.3 培育校报编辑产品供给素养,打造校报品牌效应

丰富服务内容,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产品对于提升刊物竞争力至关重要[7]。校报的供给侧改革要求编辑围绕读者需求明确清晰的产品理念和产品定位,改革信息供给内容和方式,进行主题式、互动性、定期化的内容宣传和交流,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品牌效应:一方面着力增强读者的阅读纵深,满足读者信息消费和参与信息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强校报与读者的互动性,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引领读者的新需求。

其次精准读者画像,服务大学生阅读成长。高校校报的读者群体相对固定,但缺乏对读者身份的深入研究。高校校报不是大学生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广告单,更不是生硬呆板的宣传册,校报编辑应着力成为贯穿读者大学生活的阅读引领者和陪伴者,学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读者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全方位地反映大学生的性格、习惯以及行为特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阅读服务,最终实现“办报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校报供给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