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祥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理论与当代》杂志社,贵州·贵阳 55000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写入党章,已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要求。经过调研,笔者认为贵州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注重乡村振兴的多样性、主体性、文化性,确保振兴后乡村的特色及村民的需要;根据城乡居民消费已经转型升级的实际,对农村传统产业进行革命,对农业供给侧结构进行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乡村产业,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的需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实效。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 个世居少数民族,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193个民族乡。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贵州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总人口1347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83%。贵州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差异大,多样性纷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认真分析、研究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注重乡村的多样性、主体性、文化性,使得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房屋建筑、民风民俗等得到充分展现,乡村资源要素能得到最大激活,实现村民真正需要的乡村振兴。
各民族都有自己长期以来积淀的文化和特有的民族气质、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上的差异和受周边民族的影响等原因也有差异,他们祖祖辈辈长期聚居在一起形成的村落本身就是多样性的。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首先要考虑到民族的、地方的特色,文化的、地域的差异,考虑到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时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价值观上的冲突,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需要谨慎地思考、规划和实施。
在规划乡村振兴时,既要思考乡村的长远发展需要,也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村庄发展的历史,考虑每个乡村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民风民俗的多样性,考虑振兴后的乡村到底是谁的乡村的问题。打造村庄时,要充分利用村寨包括历史传统文化特色、资源禀赋特点等,建设别具一格的村庄,尽显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符号,体现村庄的多样性,体现村寨的“核心”和“灵魂”,展现乡村的特有的风貌和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多样性,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应当让村民全程参与乡村振兴的规划制定和乡村建设,使建成后的乡村还是一种村民熟悉的、有自己生活方式和生计方式的乡村,不是一个外观漂亮却内在俱失的、陌生的乡村。振兴后的村子要体现乡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那个乡村,那里有乡村的历史记忆、曾经的点点滴滴和当下的生活叙事,而不是大机器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村庄。在实施乡村振兴时一定要让村民广泛参与,尊重村民意愿,强调村民的主体性和参与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要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也要对村民负责,要同广大村民商量,最大限度地尊重村民的想法,同村民一道建设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的主导思路上,要最大限度地尊重村寨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从村寨发展的需要和村民的需求出发,不能简单化,不能一个模式地一刀切,要尽显民族特色、民风民俗、生产生活习惯。在村容村貌整治、乡村道路和农舍建设等方面,也要最大限度地征求村民意见,使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实施乡村振兴时,要赋予村民主体性,实现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地位。在政府的宏观把控下,尊重村民的原始意愿,把村寨建成村民需要的村寨,让在家的和外出的村民能感受到熟悉的家还在那儿,根还在那儿,记忆还在那儿,不能让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变成一种新的大规模的变了味的政绩工程,要真正去触及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让老百姓能受益。
很多人理解乡村振兴就是把乡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公共设施修建好,把房子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建好,村民收入得到提高,村民生活得到改善,村民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就可以了,事实上远不是这样,这只是初级阶段的,全面小康的水平。乡村振兴是更高层次的,要体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村民对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归根到底要体现村民对文化的需要。
乡村振兴需要尊重乡村文化的多样、特色、差异性,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改善村民精神风貌。应当把文化建设看成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着力点,文化表现和需求上的多样性、特色性、差异性应当得到体现。如果乡村没有了文化,村落建设得像城市一样,处处高楼大厦、汽车洋房,也许看起来漂漂亮亮,但这样的村子就像死掉了一样,没有灵魂,最后变成了一种和村民无关的村子。
乡村振兴还需要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只有文化在村落中能够生根、成长和延续,这个乡村过去才有记忆、现在才有活力、未来才有期待。才能让村民们去爱那个乡村、眷恋那个乡村,魂牵梦萦、让人难忘。那些离开家乡的人谈起自己的家乡会自豪满满,会感觉得到曾经的家乡还在这儿,这儿有原来的味道,有儿时的记忆,还知道该回家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贵州民族地区要发展、要振兴,就需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现在已进入新时代,再按照原有的产业方式去发展地方经济,必然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同时困难重重。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经济,就需要改变原有的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需要进行产业革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调减低效稻谷、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新增茶、油茶、刺梨、中药材、石斛、竹、蔬菜、辣椒、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优化粮经饲比例,有序开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
贵州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多年来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一直沿袭种植稻谷、玉米等传统习惯,这种传统产业的链短、附加值小、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难以有效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乡村振兴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需要全省上下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贵州大地来一场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产业革命能带来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一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些以辣椒、刺梨、中药材等为原料的产业正在形成、壮大,为深化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逐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由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转变,为安全、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为精品有机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等带来巨大市场,居民消费的悄然革命带来了农村产业革命,要求对农村传统的主导产业进行调整和再布局。2018年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号召,在全省开展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全省上下聚焦“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着力抓好茶、油茶、刺梨、中药材、石斛、竹、蔬菜、辣椒、水果等重点产业,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9年,贵州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首列,为贵州近6年来最高,为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正从传统低效分散方式向现代高效集约方式转变,正从单一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特别是“人”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受到了革命洗礼。
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民收入得到极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大背景下,普定县决心把韭黄打造成“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规划创建水母河流域一线,韭黄特色蔬菜产业园,辐射茶山、荷海,带动村级公司、产业融合、农民增收的“一线一园二辐射三带动”种植区,引领全县12个乡镇种植韭黄10万亩以上。普定县10万亩韭黄全部丰产,预计年产量达2亿公斤,年产值达8亿元,摇身成为全国最大的韭黄种植、销售基地,产品远销上海、杭州、青岛、深圳、广州等地。产业的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带来了乡村生活面貌的改变。焦家村(是一个民族村寨)处于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核心区,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后,种植韭黄面积近1万亩。2019年全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差不多是2014年的两倍;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不足3万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近300万元。通过种植韭黄,改变过去种植稻谷、玉米的传统,现在的焦家村富裕了,村民有钱了,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大踏步前进了。
二是贵州民族地区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培育和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贵州民族地区进行乡村振兴,要结合实际,立足优势资源,强化市场导向,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精心布局主导产业,采取超常规手段迅速扩大规模,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传统产业的革命。要以县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避免乡镇、村整合资源能力弱,最终导致产业发展不起来的情况发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推进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拿出最好的田土种植效益高、见效快的经济作物,改变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小、散、弱”的情况,改变贵州民族地区多年生产力布局方面的弱项,增加贵州优质农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茶、油茶、刺梨、中药材、石斛、竹、蔬菜、水果、食用菌、生态渔业、生态畜牧、辣椒等产业为主攻方向,根据市场规则,修改制定全省重点特色产业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产品生产出来,只有通过市场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凝聚的价值。贵州民族地区优质农产品如何从进农贸菜场、路边摊店向进大城市、专营店、大型生鲜超市转变,需要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乡村振兴的实现才有可能。
一是培育市场流通主体,推动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城市等。一方面,由县级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县乡干部、帮扶队员赴省、市、县、乡各级机关、学校、社区、军营、企业等,主动与相关单位部门对接,推介销售本地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使农产品走进各单位部门的食堂和干部职工家里。另一方面,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农产品的外销人员,政府对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其做好农产品的销售,把乡村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各大城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里。
二是加强与贵州对口帮扶城市上海、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青岛、广州等的联系,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黔货出山”活动,充分利用好对口帮扶城市资源,组织开展优质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组建由县级政府的商务、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产品促销专班,深入调研,主动与对口帮扶城市联系,寻求帮扶城市的支持,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把贵州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到这些地区,继而销往全国各地。通过产品品质和优质服务,打造贵州农产品品牌,建立起稳定的外销市场。
三是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省内相关企业主动对接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国各地建农产品直供基地,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为了鼓励相关企业面向全国开发农产品销售市场,政府应该出台资金补助,降税、免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对这些企业进行正向激励。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在全国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搞贵州农产品专业推介活动,对贵州农产品进行宣传,提高贵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2019年8月17日,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举办的第4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新西兰、韩国、奥地利、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业组织和企业,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德庄集团等国内知名辣椒企业,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全国各地的辣椒经销商,以及国内主要产辣区党政代表团1200 多人参加会议。此外,从2019年7月中旬开始,本届辣椒博览会还在微信、百度、阿里巴巴、新华网、多彩贵州网等平台,开展“网上辣椒博览会”,对辣椒博览会进行宣传和实时报道,并利用电商平台开展贵州辣椒品牌、商品的展示展销活动。通过举办辣椒博览会,极大地提高了贵州辣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地扩大了销量。
同时,还要引进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专业电商,构建网货开发、网商孵化中心,建立产销关系,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农产品销售,把贵州民族地区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千家万户。
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是关键,要通过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的利益。在产业发展中,要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收入渠道,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一是在产业发展上,挖掘、整合资源,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依法通过合作制、股份制以及租赁等形式,参与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贵州民族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外来企业,村集体组织只是参股,相对来说股份占比较小,因此我们要根据相关规定,按照市场规则,建立和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保障村集体利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意义重大,因为它是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根本。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才有财力从规划、设计、实施、维修、管护等层面统筹做好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村两委一定要盘活村资源要素,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借用全省农村产业革命的东风,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大市场,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切实构建起乡村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二是根据市场规则,把发展经济和保障农民收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收益,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人民生活富裕。鼓励农民以土地、宅基地、林权及技术等折价入股,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获得应有的收益。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确保农民稳定增加收入。在收益分享上,推广“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利益联结方式,同时不断创新分享方式,让农户分享产业链上各环节收益,防止“垒大户”和“富了老板,穷了老乡”的现象。
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中,用大数据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在精准指引生产,推动销售等上发挥作用,实现大数据与三农的深度对接、融合,推动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精准指引农业生产。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能让广大消费者参与、监督生产过程,提高对产品的信任度,让我们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决策更有依据。大数据+乡村产业让以前农民种什么、如何种、如何卖、卖到哪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发展农业物联网,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农业企业实现农产品种养、初加工、运输、销售全程质量可追溯。如在一片茶园,安上相关网络设备后,顾客可以通过网络游览茶园,根据需要订制个人茶园,茶农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知道种植哪种茶叶和种植多少,由于是订单农业,所以茶农也不愁茶叶卖不出去。以往滞销的“山货”,通过大数据技术得以走出大山,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二是推动农产品“黔货出山”。针对贵州民族地区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品牌不响亮,但农产品质量好的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为民族地区未取得“三品一标”“QS”“SC”等认证的过硬产品提供身份认证。在这些农产品上贴上独有的认证标志和二维码,它们就如同“身份证”,里面蕴含了产品的所有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专门的二维码,实时了解农产品种植点当天的包括温度、湿度等气候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地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程追溯。
贵州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民族特色文化,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后发赶超的强大资源,需要开发和激活。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紧紧围绕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
贵州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凝结起来,便形成了属于贵州的民族文化基因,需要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能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对贵州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摸底、统计,加强保护、开发。贵州民族地区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村寨保存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非遗文化、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也保存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如苗族风雨桥、侗族鼓楼、土家族吊脚楼、彝族土掌房,等等。这些文化是民族村寨的魂,这些建筑凝聚了各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截至2019年底,贵州全省已累计命名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09个,有213个村寨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我们要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对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保护,采取措施对古建筑、文化风物等进行修复、保护,善加利用,为民族地区开发文旅产业创造条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对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展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锦鸡舞、铜鼓舞、反排木鼓舞、芦笙演奏等节目充分展示了贵州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蜡染、刺绣、银饰、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集聚观众的目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以独特的色彩、神秘的图案、精湛的技法尽显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流传在黔东南州的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2009年9 月30日,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侗族大歌以杰出的民间音乐艺术所获得的国际最高艺术桂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会曾给予侗族大歌如此评价:“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加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教条僵硬,而应敞开大门,让更多人走近它、认识它、了解它。要大力改善传承人的创作生产环境,提高其技艺素养,保障其主体地位,增强其传承自觉,让非遗传统有序延绵。要从孩子抓起,推动非遗进校园,借助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打造非遗保护后备军。
在贵州广大民族地区,村民坐拥浓郁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贫困却是其长期存在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对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旅游时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入场,最大限度地让村民参与,让民族地区贫困村寨通过盘活资源资产、用活特色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走上致富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一是深挖民族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地的灵魂,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要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注重品牌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整合资源,对民族特色村寨品牌进行开发打造,不断提升民族特色村寨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让民族地区因山而秀,因水而灵,因寨而美。把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融入“山、水、村”之中,真正体现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民族村寨魅力,吸引天下客人来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观光。
要整合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在开发打造静态旅游产品的同时,要注重打造推出动态旅游产品,有机地做到静态、动态旅游产品相互结合。如根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苟坝会议、南渡乌江、西进云南、北渡金沙、会理会议等红色文化推出重走长征路等旅游产品。在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如雷山县,可把苗年作为品牌进行打造,让游客通过不同时段体验小年、中年、大年三次苗年节日,认识独具特色的苗年文化,感受苗族文化魅力,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是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旅游业由景观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在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要做好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定位,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得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创建旅游名村、旅游名镇、旅游名县。第一,在全域旅游打造时要注重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五个围绕”,形成大旅游格局。第二,创新发展旅游业态。重点是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如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融合发展,开发文化旅游、农业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及避暑休闲、健康养生等旅游业态,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三,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系统建设,完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广大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乡村振兴的实施中要确保广大村民的受益主体地位,实现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推动村民生活富裕的实现。在开发旅游之前,民族地区的村寨相对来说是封闭的,村寨的大门一旦打开搞旅游开发,喜迎天下客人来旅游观光的时候,仅仅靠村民这个主体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市场法则,必然会有商户、游客大量进入,政府部门也会加大对当地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旅游是市场化的产物,村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相对较弱,在确保“市场效率”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创新利益分享机制,确保村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合法利益。一是鼓励村民以耕地等自然资源,公共文化资源,以及村民自有民居、掌握的文化传承技艺,作为资源入股,整个景区与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村民自主创业,如开农家旅社、农家饭店等。三是明确景区的村民能优先就业,一些旅游开发的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在同等条件下由村民优先承接,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保障村民利益,实现人人有事做,户户有收入。四是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对景区文物的保护,增加村民收入,如把景区利润的一部分发放给景区进行文化保护的村民,作为他们进行民族文化保护的奖励经费,最终形成景区人人都是文化主人、个个参与文化保护、家家成为民俗博物馆、户户都是文化保护场所的良好局面,让景区文物得到保护,同时也使得广大村民在参与旅游中实实在在地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