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娆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2)
2013-2015辽宁省完成了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2017年又首次开展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制定了辽宁省内容指标体系方案,分析了类别调整、代码变化、属性项结构变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像制作、数据采集等关键工序,通过调研、攻关与论证,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案。项目涉及工序及内容有专题资料收集与分发、监测影像制作、监测数据生产、监测成果检查、数据入库前检查及预处理等。
辽宁省地理国情监测项目质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执行,检查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其中,两级检查包括院级生产科室一级检查,院级质检科组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由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实施。
工序检查:影像匹配、影像纠正、影像融合等影像质量的符合性、影像套合、接边等位置精度、检查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
变化信息采集过程中,前期所用影像时相不在第二季度内,或在第二季度内但影像分辨率不符合要求的,应收集到覆盖已初步完成信息采集区域的现势性或分辨率更好的影像数据作为影像数据源使用。
工序检查:数据源情况(与本底数据一致性、影像利用分析、专题资料利用分析)、变化区域识别情况、变化信息采集情况(与影像套合程度、采集指标是否符合、变化类型正确性)、平面精度、分类正确性、完整性、属性正确性、几何表达、元数据、检查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
国家下发本底数据库检查:数据收取从项目固定人员处收取,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库境界线处理,确认并处理好国家下发的界线之间的关系;确保行政区线层数据(BOUL)与面层(BOUA)之间一致。数据库内属性项完整性检查,数据下发到各个部门后进行数据属性统一检查及处理,有问题时及时与项目组进行沟通。
变化信息发现与提取注意问题:发现采集影像超出精度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的发生要及时与上一级工序沟通重新纠正。
数据采集精度应严格控制在5个像素以内。特殊情况如高层建筑物遮挡、阴影等,采集原则上控制在10个像素以内。由于摄影时存在侧视角,具有一定高度的地物在影像上产生的移位差需要处理,以符合采集精度要求。
工序检查:数据源情况、变化区域识别情况、变化信息采集情况(与影像套合程度、采集原则方法和采集方式是否符合、新增或扩展属性采集情况)、平面精度、分类正确性、属性正确性、多余、遗漏、几何表达、地理表达、元数据、检查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一是检查地表覆盖变化图斑与国情要素联动更新地类图斑一致性;二是检查专题资料利用更新正确性;三是务接边检查。
成果检查:空间参考系、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元数据中主要影像数据源必须覆盖整个任务区无漏洞区,注意检查各个工序作业与检查时间逻辑一致性。
工序检查:样本采集对象、样本数量、样本类型分布、地面照片选点及影像质量、遥感影像实例数学基础及影像裁切范围、检查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
成果检查:样本典型性、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面照片、遥感影像实例等方面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选择和拍摄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任务区典型性和正确性,应注意拍摄照片与生产时间一致性,检查外业实地照片与内业图斑cc码的一致性检查,避免手误出现错误大图斑等问题发生。
工序检查:监测底图制作,外业核查内容标识、比例尺正确性、外业调查核查轨迹(覆盖范围、路线规划)、外业调查核查数据(有无遗漏、属性信息完整性准确性、补调补测、无法核查问题处理)、外业调查照片、元数据记录情况、检查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
外业调查期间应定期完成外业调查成果的阶段性整理,避免过多堆积造成混乱、遗失等现象导致外业工作低效。整理内容主要包括实地照片、外业核查轨迹、重要调查记录等。
实地照片应尽可能每天完成当天拍摄照片的整理,去除无效、重复、参数不全或质量欠佳的照片,只保留符合要求的实地照片。
对新参加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单位,必须要进行首件产品成果验证。过程检查可只记录检查问题、处理意见、修改情况及复查情况,不进行质量评定;最终检查需要记录检查问题、处理意见、修改情况及复查情况,并进行单位成果质量等级评定,编写检查报告。
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历史遗留的问题逐渐呈现,例如:普查时期幼林现已变为成林、高密低密房屋建筑区混淆、影像匹配精度超限等问题,都需要作业及质量检查人员密切关注,需逐年完善更新,确保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