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 饶 风 唐 青 王汉鹏 马 杰
2020年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目前,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都在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群众生产生活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对四川省就业形势造成直接冲击,迫切需要开展相关专题研究,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力稳定就业,为实现四川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广泛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密切跟踪新冠肺炎疫情走势,发现疫情高峰出现在1月底至2月上旬,此后新确诊人数逐步下降。疫情对四川省第一季度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从第二季度开始,各部分经济活动逐渐转为正常,第二季度的GDP将增速反弹,因此疫情对四川省经济中长期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从产业影响看,第三产业就业受影响整体上最严重,对第二产业部分制造业企业就业影响也比较严重。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最直接。2018年全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5.9∶27.2∶36.9,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1801.1万人,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1)《四川统计年鉴(2019)》。。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传统服务业的用工会临时减少;而以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现代物流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用工反而会增加。
疫情影响对不同的产业有所差别。疫情结束后,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第三产业消费需求不会减少,交通运输、旅游、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实体商贸零售等行业技术及经营环节简单,会迅速恢复正常状况,企业总体用工不一定会受到长期压缩。值得担忧的是部分传统制造业,由于产业链比较复杂,企业成本负担较重,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增速或将趋降,部分行业和企业可能无法恢复到原来的产能水平。据四川省经信厅2月14日介绍,受物流交通、原材料供给等方面条件限制,目前已开工企业大多处于部分开工、部分员工轮岗状态,复工企业用工的人数为正常水平的30%左右,未达到全面恢复生产经营状态。
从微观层面看,经济短期冲击非常明显,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巨大困难。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实体商贸零售、娱乐、房地产等行业受到冲击最大。2017年四川省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娱乐、租赁服务、房地产等7个重点行业中,从业人员数达到1305万人,在短期内这些行业的就业压力增大。以住宿餐饮业为例,2017年该行业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占比最多,为384.81万人,约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22%(2)《四川统计年鉴(2018)》。。2020年第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等服务业受影响大,短期内失业人数增加。据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分析,67.4%的餐饮业调查企业表示“预计上半年用工量同比降低”。
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就业受影响比大型企业更严重。受疾控要求全社会隔离和延迟节后开工的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在无现金流入的情况下,需要支付人工成本、房屋租金、库存成本等刚性支出,经营压力陡增,裁员和失业问题突出。根据2019年四川省企业人工成本调查数据显示,全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为34.2%,而微型企业人工成本占比达到44.9%。就当前情况来看,较好情况也需要2~3个月时间将疫情完全控制,而相当部分小微企业账面资金无法支撑到疫情解除,据四川省统计局调查,55.2%的小微企业表示资金只能维持运转“3个月以内”,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无法渡过这次难关。如果有5%的企业和10%的个体经营户因疫情冲击难以持续经营,将涉及100万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后续的“稳就业”政策应识别受此次疫情影响较严重的重点行业,并结合这些行业的就业特点精准施策。
疫情对城镇新增就业和失业率的冲击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季度,疫情结束后,经济活动会迅速恢复,对全年的就业目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短期内由于部分行业和企业无法完全恢复经营而产生大量待岗、失业人员,短期失业率上升。据四川省经信厅调查,截至2月14日,四川省规上企业复工率为35.6%;重点监测的430户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总数为298户,复工率69.3%。据四川省就业局调查,截至2月17日,552户调查企业已开工339户、占61.4%,其中,调查企业开工率达50%及以上的有14个市,成都、宜宾、绵阳等市企业开工率达90%以上,企业开工比例比2月7日前上升34.6个百分点;调查企业计划用工人数为15.30万人,比春节前减少2.11万人,减幅12.12%;企业空岗为3.68万个,缺工率24.1%。据中国社科院都阳研究员初步分析,疫情可能会使第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2019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2%左右(调查失业率只公布全国数据),如果调查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四川省全省城镇新增失业人数5万人,如果疫情超出预期,失业率上升1%,则失业人数将增加17万人。2020年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数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少,第一季度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面临较大挑战。总体来说,短期内就业岗位在减少,但是由于这次疫情与春节假期的重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的冲击,春节后历来是就业转换的高峰期,加之受疫情隔离就业需求也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疫情导致的劳动力市场摩擦,就业供需矛盾还没有集中爆发。
线下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受到压制,线上人力资源市场活跃度提升,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对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是很好机遇。目前,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均未开放,各地主要通过公共招聘网、“四川e就业”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招聘。截至2月17日,入场企业累计1.28万家,招聘企业累计提供岗位52.74万个,同比增加5.43万个,增幅为11.5%,线上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活跃度明显提升。从人力资源市场分析报告看,近几年四川省求人倍率均大于1,且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年内求人倍率呈现周期性变动,受春节长假的影响,一般来讲第一季度求人倍率最低。2016~2019年,四川省第一季度求人倍率分别为1.03、1.06、1.13、1.24,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正值2020年的第一季度,大量企业停工、延期复工导致市场提供岗位数量大幅减少。如疫情在第一季度能有效控制,则岗位供给在3月会出现恢复性快速增加;如疫情持续超过三个月,则推测2020年第一季度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会有较明显下降,大概率会低于2019年1.24的水平。
返乡农民工积压在家难以外出务工的矛盾十分突出。2019年,全省农民工总量2480余万人,省外务工1110余万人,其中在湖北省 12.3 万人。预计春节后出省务工农民工将达700万人,占春节前返乡总数的97.2%。截至2月17日,68个定点调查行政村劳动力总数为8.82万人,2020年1月1日以来已返乡3.25万人,已外出务工1.04万人,占返乡总人数的32.0%,其中,省外务工0.49万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7.1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与2月7日调查环比增加4.96个百分点,外出务工比例仍然较低。省外转移地主要为长三角、珠三角,也是本次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四川省农民工务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也是受疫情短期影响严重行业。当前江浙等地复工时间不定、省内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和返岗意识减弱,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面临“发动难”“组织难”“培训难”“输出难” 等问题。同时,受本次疫情影响,四川省农民工出省务工动能将进一步减弱,从2012 年以来川籍农民工在省内务工人数超过省外务工人数,并一直延续这种状态,初步判断2020年省内务工人数将加快增长、省外务工人数将进一步下降。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影响,就业压力加大。2019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44.72万人,预计2020年会达到47万人。截至2020年1月,全省高校毕业生已签约就业的比例达14.63%,高于2019年同期3个多百分点,初步形势较好。但是受疫情影响,二三月正是求职高峰时期,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和签订就业协议面临很大困难,这是往年未碰到的情况,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四川省民营办、川商总会对6034家川企业调研,有39.72%的企业表示拟进行人事调整,包括裁员、降低薪酬、缩减招聘等;有20.04%的企业表示考虑一定程度的裁员。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市场需求暂时低迷及人才供给增加的双重压力,2020年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将比往年会有所下降。
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劳动者面临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劳动关系不稳定性增加,劳动关系矛盾凸显。一是因疫情导致企业难以复工生产,产生履行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劳动关系纠纷。根据2019年四川省企业人工成本调查数据显示,全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为34.2%,而微型企业人工成本占比达到44.9%,对资金链较短的小微企业,尤其是餐饮、线下娱乐等消费型企业来说,人工成本支出对企业形成较大压力,因疫情影响不能履行劳动合同、不能支付工资薪酬的劳动关系纠纷增多。二是部分企业因为经营困难,宣布破产或采取减员来减少人工成本支出,从而引发短期内大规模裁员的现象发生,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三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弹性薪酬制的员工,例如外卖、快递、营运以及部分制造业等计件工资的工种,基础保障低、收入波动大,是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人群。
疫情对社会保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金收入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加。部分中小企业因疫情停产、歇业现象非常普遍,有不少企业甚至可能倒闭,短期内无力继续为其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困难十分突出,使社保基金征收减少。由于政府出台了社会保险缴费免交、补贴和返还的鼓励支持政策,会大幅度减少基金的收入。另外,由于失业人数增加,导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增加,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当年大幅增加。
通过上述八个方面情况的分析,我们对新冠疫情影响四川省就业的基本判断是:一是从短期影响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省就业短期冲击明显,要高度关注短期失业剧增的问题和大规模裁员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就业问题和挑战具有非常规性,不能用一般的就业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影响有以下两个基本的机制,一方面疫情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暂停,集中从供给侧影响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疫情控制时期的非常措施抑制了消费和生产需求。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一个季度内能够基本结束,对就业的影响将是短期的,但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突出、风险剧增,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政府政策的着力点应是推动复产复工和尽力援企稳岗,防止发生大规模裁员的问题。二是从中长期影响看,疫情持续越久,就业压力越大。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变成半年以上的长期拉锯战,会导致宏观经济运行恶化,对四川省经济基本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础也势必会动摇。
2月5日,四川省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其中人社厅牵头研究制定的政策有三条,分别是:(1)受疫情影响的参保企业在缴费期内难以足额缴纳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的可按规定申请缓缴,缓缴期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暂缓执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过渡办法。(2)中小企业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纳入各地相关专项资金补贴企业职工培训范围,按实际培训费用给予全额补贴。(3)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的标准,或按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给予稳岗返还。对中小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以及因疫情无法返岗的农民工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到企业就业,并协助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按不低于300元/人标准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2月7日,四川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税务、医保等部门迅速研究出台社保政策执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方面共10条贯彻落实措施。
四川省人社厅联合省卫健委等单位及时出台了《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值班加班费、误餐补助等福利措施,落实好一线医务人员工伤保险待遇,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按规定及时认定为工伤,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办理、兑现待遇。
2月11日,四川省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重点从灵活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用工问题、协商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指导服务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措施要求,引导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充分发挥三方机制在保企业、保就业、保稳定中的独特作用。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鼓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培训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要指导企业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
2月18日,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要求对医用防护服、隔离服、医用及具有防护作用的民用口罩等重要医用物资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生产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干企业、重要医用物资收储企业,采取摸清企业需求、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加大培养培训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引导员工返岗,为企业顺利开工复工助力。
春节以来四川省为应对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迅速制定出台了援企稳岗保就业、缓缴社保减负担、调度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做好农民工疫情防控及服务保障、推进线上就业服务、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人社支持举措,在落地落实好这些政策的同时,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建议重点关注和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快速宣传政策,送政策上门,把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实施力度,在精准识别相关行业和受损企业的前提下,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给予返还社会保险缴费。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将受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的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给予优先支持,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缩短疫情期间担保贷款审批发放流程,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作用,为企业职工返岗提供信息、招聘、交通等服务,确保企业所需员工出得来、进得去,帮助企业尽快有序复工复产。加强与重点企业特别是医用防护及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的沟通对接,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加强就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问题。
一是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机遇,结合四川省“5+1”现代工业、“10+3”现代农业和“4+6”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二是积极做好跨省跨地区用工对接,安全有序逐步将农民工输送至岗位。
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布局。加快落实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建立可持续的运营和盈利模式,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为平台上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创造相对稳定的就业条件。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家政养老就业岗位。
研究制定2020年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举措,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调整2020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招时间,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
一是鼓励企业和职工协商调整疫情期间薪酬,共渡难关。二是支持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最大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三是依法规范企业裁减人员,企业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裁减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要依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制订裁员方案,履行法定程序。四是畅通举报渠道,依法查处企业恶意裁员的行为。
应健全企业用工监测报告制度,按日、周、月监测报告企业经营和用工状况,多维度开展重点群体、行业、企业就业受疫情影响用工情况调查,并利用铁路运输、社保缴纳、招聘求职等大数据比对分析,提前预警预判,做到提前发现、提前介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大规模失业现象。
加大力度落实国家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规定,及时向企业兑现相关政策。妥善处理相关社会保险历史欠费清收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要进一步做好稳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方式等工作,各地不得自行对当地参保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不得采取任何增加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避免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