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0-03-02 10:07
理论探讨 2020年2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文明人类

姚 修 杰

(天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更是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获得了全球范围的普遍赞誉,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益深入的讨论。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本文将在深入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其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仅仅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狭义的生态观,更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根本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然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传统观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社会观”“生态民生观”等。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共生关系,根本消除了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错误观念,为解决当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新时代的高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并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指出,如果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会馈赠人类,如果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自然也会对人进行报复[2]21-22。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动物一样靠自然界生活,而且与动物的局限性相比,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普遍性”,人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不仅是人的自然科学的对象,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对象。“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而且在马克思看来,如果自然界和人是一体的,那么异化劳动所造成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也就是人本身同人相异化[3]56-57。因此,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批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从根本上揭示出近代以来越来越严峻的人与自然冲突的深层根源。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也是非常正确的。习近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正是对马克思的人与自然一体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不但指出自然生态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统一的有机链条,而且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这根本改变了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前提下,人类把自身作为主体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成为自然的主宰,把自然看作客体,看作利用和改造的物质对象或外部环境。虽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自然本身却是与人相分离的,因而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完全是功利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服从于人的主体性要求,即使要保护自然,也是出于人类自身的利益。这就为人类主体性的过度膨胀、过度开发和任意践踏自然埋下了祸根。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实质就在于此。把人与自然理解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并把这种生命共同体——而不是抽象的与人相对立的自然——理解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与自然相对立的错误观念,消除了人对自然的功利之心和肆意妄为,真正使“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人的内在自觉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在人与自然所共属的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习近平援引《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的说法,并举都江堰的事例,说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绝对不能等同于曾流行一时的“自然中心主义”的空幻观念,绝不是要放弃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成果,而是强调“和谐共生”。习近平也提到,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我国的古楼兰、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都由于过度开发、生态破坏而衰败[4]。所以,即使回到落后的前工业社会,只要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不改变,对待自然的功利性态度不变,生态灾难就难以避免。习近平认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根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只能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解决。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不是反对发展,追求所谓的“零增长”,更不是退回到自然状态,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这实际上是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必须承担起更高的责任:不但要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且要促进自然的生息和谐,不但要节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根本改变自己的整个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建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即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性内容。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根本改变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方式,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早在2005年,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全面深刻地揭示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极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理解为社会形态以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性因素。发展最基本的规定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生产力。在传统发展方式中,生产力被狭义地理解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抽象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仅仅体现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在此,自然只是一种对象性的因素,其有限性或内在价值也没有被充分意识到,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对自然的利用和索取,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根本突破了生产力的狭隘观念,把自然或生态环境置于生产力的本质规定中。这绝不单纯是突出自然或生态环境的对于经济发展的功用性价值,而是充分肯定了自然或生态环境自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不是说“绿水青山”能够换来“金山银山”,而是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强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自然或生态环境置于生产力的本质规定中,使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内在一致起来,更符合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的实质。马克思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把“生产力的最高发展”等同于“个人的最丰富的发展”[5]540。而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是与自然一体的,自然也是人的本质,因此,自然的丰富和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发展。

与生产力概念的根本变化相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也使财富观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生产力”[6],“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不就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5]479-480凡是符合人的需要,促进人的个性丰富以及自由全面发展的东西,都是财富;不仅如此,“绿水青山”、自然或生态环境本身就是财富,“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4]。在此,财富的内涵被极大地拓展了,财富不仅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还包括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站在生态发展观的新高度上,传统生产力概念以及传统发展方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就昭然若揭了。把生产力抽象地确定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进而把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片面性和对抗性的体现,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进入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阶段的体现。

同样,传统发展方式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要求,是资本自我增殖、利润最大化本性的体现。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的提出,不仅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传统发展方式,还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4]。因此,只有充分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相应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才能根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21-22。

3.“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习近平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208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充分体现出一种“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在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不但把传统意义上相对分立的社会各领域有机统一起来,而且把自然或生态环境与社会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8]。马克思虽然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调经济因素的最终决定性意义,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经济与社会割裂开来,否定社会的整体性,而只是认为经济基础或经济因素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性意义。马克思既反对把人和自然抽象地对立起来,也反对把个人与社会抽象地对立起来,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马克思断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56。因此,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就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结论。针对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相对立的观点,马克思宣称“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9]21。自然和社会都是人的内在本质的现实体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理念,也要求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有机统一起来,谋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既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统领性意义,又强调经济建设的基础性意义。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首先,“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不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高度。早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0]5-6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关乎人民福祉、民族兴亡、乃至人类文明的兴衰的最高高度上。其次,在“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中,经济仍然起到根本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力的增强,特别是环境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4]。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要限制或取消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因此,理解“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的关键,在于根本改变对经济发展的狭隘理解,改变传统方式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观念,进而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方式。“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非但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反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好诠释和当代发展。

从“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出发,我们不仅要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统领性意义,认识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一体性,还要充分认识到无论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我们都肩负着不可推脱的主体性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越来越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主体意识和担当精神,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全局观、整体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以及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11]。

4.“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是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高度一致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终的理论归宿。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原则,“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4]。

“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既突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充分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的使命所在。”而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对优质的生态产品的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保护生态环境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必须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习近平特别提到当前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等,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4]。

“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赋予社会公平概念以新的时代性内容。按照传统理解,社会公平问题所涉及的仅仅是个人的权利、利益、机会等,而且在这种理解中,个人是脱离了具体社会历史情境或具体生活境遇的抽象的个人,对权利、利益、机会的理解也是非常狭隘的,仅限于物质利益或可以转化为物质利益的东西;自然或生态环境完全被排斥在社会公平问题之外,似乎是一个完全与人无关的东西。而实际上,自然或生态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最为直接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权利、利益与发展前景,甚至直接危及人的生存权。“环境就是民生”的民生观,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准确把握到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但把自然或生态环境纳入民生范围,而且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就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10]4生态环境是典型的、人人可共享的公共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宜居的环境。我们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直面当今人类所遭遇的生态危机,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并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积极回应人类社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强烈诉求,探索人类社会或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本文主要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伴随着现代性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最终根本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便是生态危机。如何转变传统发展观念,进而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时代性课题。在新发展观探索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无疑走在了理论的最前沿。经典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集中探索发展观问题或生态问题,但也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地方都提到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恩格斯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角度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2]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性批判既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理论基石,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超越其他各种发展理论的根本所在。也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当代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把生态危机归结为经济危机,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危机。然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解以及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案设计,虽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只是停留于理论范围内,而且仅仅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所秉持的是一种狭义的生态观。与之相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人类社会进步特别是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来思考生态问题,把生态问题置于文明兴衰的高度来理解,是一种文明意义上的生态观。“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10]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文明形态转换的高度把生态文明确定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文明形态,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内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统一,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构想,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统领全局的战略高度上,把生态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处理,并通过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来解决生态问题,使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但实现了根本转型升级,而且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只有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上,把生态问题理解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好生态问题,才能根本改变原先那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牺牲自然的经济发展方式,真正推进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环境需要纳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中,极大地拓展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3美好生活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人民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基础上要求生活的全面发展,这也就必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全面性要求。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理念的具体要求和现实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观念出发,把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自然的发展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这也就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共产主义”[3]83的基本含义。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就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强烈日益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的凸显也必须纳入社会基本矛盾的范围内来看待,它不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在生态层面上的凸显。因此,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内在地包含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只有从社会基本矛盾变化的角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态需要与美好生活需要的关系以及生态需要的根本重要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其“环境就是民生”的民生观,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切实推进每个人实现美好生活的进程。环境是最普惠的、最基本的民生,因为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直接相关。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一刻也不能离开土地、空气、水、粮食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4],如果没有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意义,美好生活也就成为空想。为此,习近平特别强调农村环境治理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意义。“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强调生态环境对于美好生活的基础性意义,还强调我们必须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要,“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3]。这实际上就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使我们每个人的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意味着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生态环境要安全或健康,还要求生态环境要更加宜居和优美,这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提出了一种文化性与精神性的要求。这种更高的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完全一致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生产必须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这就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生态负荷、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本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绿色产业模式和绿色发展方式。因此,优质的生态产品或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是自然本身所提供的,只能由现代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方式所提供,美好生活的实现只能建立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3.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观念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在许多场合都高度强调:“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与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作为存在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为空中楼阁。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面对自然、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时的整体性,而生态危机的根源就在于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对抗。如果不能根本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对抗性关系,人类内部的对立和斗争就无法消除,构建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也就成为泡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命共同体观念并赋予其现代意义。“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4]。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他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原本就是一体的、共存共生的,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只是传统社会解体之后才产生的,这些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工业文明中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此意义上,生态危机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工业文明的危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非常重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认为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为根本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提供了珍贵的理论资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还为当前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4]。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习近平强调,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必须克服不同个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对立,需要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任何国家、民族,甚至任何个人在生态危机面前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都必须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改变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4]。与此同时,习近平还把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具有人类性与世界性意义。习近平强调指出,当前我们国家不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提倡者和积极推动者,而且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国家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4],我们必须承担起大国的责任,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文明人类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绿水青山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