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国彦
在改革背景下,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探索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预算绩效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意识、并对专项资金绩评价工作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因此,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正确认识。要想加强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首先要建立起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然后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单位现状,掌握全局信息。但就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析来看,相关人员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对其重视不够。在进行财政资金管理时,多是对理论的生搬硬套,不仅耗时耗力,成效也不高。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不能仅靠财务部门,还需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2.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性。对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要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人员配合度不高,导致预算绩效管理难以施行;其次,施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力度不强,各预算阶段管理较为松散,导致编制、管理、考核的效果不佳;最后,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考量标准不明确,导致部分预算失衡。
3.难以设计合理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量化标准,其本质是对绩效评价基本内容的细化和分设,是对财政资金使用率的定量分析。目前,绩效指标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是公共财产,对其的使用必需公正合理;(2)绩效指标并非单一指标,包含个性、共性两组指标,进行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指标的特性来完成;(3)绩效指标的设计合理化具有一定难度。
4.预算绩效管理的体制不够完善。对任何单位来说,制度是管理的基本保障。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强。部分单位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未落到实处,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另外,部分单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合理性、科学性不高,同样导致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低下。
1.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要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加强相关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而使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要强化人员意识,可开展对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定期培训,宣传其重要性;另外,可制定赏罚分明的制度,对正确贯彻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予以嘉奖,对失误、犯错、效果不佳的人员明示惩罚;此外,还能借助网络进行绩效公示,借助社会群众的监督,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运行。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职责,让单位人员各在其位、各司其职,从而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可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目标,设立管理制度,监督制度落实,考核执行情况,这样能使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3.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性。提升有效性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考察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单位特色,设计符合单位发展路线的绩效指标;(2)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科学公正的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效果;(3)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保证各部门的执行力;(4)采用合理制度手段,激发事业单位人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主动性。
4.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要保证某种管理手段行之有效,首先要确保其是全面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因此,建立全面、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十分有必要。要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确保预算绩效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财政资金的收支效益;其二,确保预算绩效能够准确表示财政资金的社会、生态效益。
5.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管。完善的监管体制,也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要对预算绩效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保证其合理有效的进行。另外,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监管,确保真实准确,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合理使用资金和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实施存在一定阻碍,应及时分析,总结经验,探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