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论断(以下简称“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是在吸收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认识思想精华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精髓。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整体性视角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创新本身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构成科技创新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协同推进创新发展。因此,基于以整体性为特征的社会发展需要与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围绕“为何科技创新能够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何谓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基本内涵”“如何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问题,有必要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进行总体性审视与解析。
“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提出契合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和唯物史观科技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问题是新时代中国逻辑发展进程的首要问题,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旨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任务,这必须联系中国现实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发展变化的整体背景进行考察,同时遵循以整体性为特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良性互动的理论逻辑。
第一,这一论断的提出立足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的整体背景。
考察世界科技发展整体性前景,“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及其与生物、材料等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群体突破,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一批颠覆性技术将引领和带动新科技产业革命逐渐走向高潮,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纵观当今世界具有影响性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的。相比这些国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赶超世界强国提供了重要机遇。如果说前几次科技革命是改良性的,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就是全方位、颠覆性的,因此,对于尚未完成工业现代化的我国来讲,必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新旧动能转化、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制高点,从而实现弯道超车。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总体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技创新的跨界融通推动了知识爆发式增长,加速了科技革命的进程。”我们必须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和紧迫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进程,争取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新时代我国发展整体形势,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增速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为之震惊的“经济神话”,然而揭开经济高速增长的神秘面纱,我们看到的是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粗放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要素驱动相对于创新驱动来说,没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它是一种原始的和初级的驱动方式,只适合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创新匮乏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很不景气,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日益乏力,发展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国仅仅是“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并不是“制造强国”,在整个世界的产业链中我国仍然处在中低端环节,并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整个经济增产中,创新驱动的贡献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从富到强的转变,整个国家对自主创新的需要愈加明显,因此,逐步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着眼于满足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性利益视角,“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提出明晰了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内生性动力。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价值目标的整体性向往,体现了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性利益。它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性需要,也是人们的超越性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整体性利益驱动整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实现整体性利益。驱动整体性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长远的关键革命性因素、必然能够满足突破自然资源与发展空间制约的现实要求、必然能够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最为根本的是要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内生性动力机制。综合以上条件,唯有创新性发展才能支撑和推动整体性发展,它为整体性发展注入了强大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依照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整体战略安排,“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提出不仅是学术范畴的一个单纯的科学论断,而且已经明确地成为我们党“执政强国”的政治判断。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无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抑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指向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保障国家安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历史使命。
第二,这一论断的提出遵循以整体性为特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基本矛盾范式的科学性就在于强调其现实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提出正是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原则目标,而贯穿其中的正是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范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的深层逻辑。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征程中,自主创新技术是实现“强起来”飞跃式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是国之重器,同时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力的显著提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天方夜谭。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要把科技创新从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直接跃升到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但要在生产力层面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更要在发展层面突出其内生引擎的关键动力作用。这是因为,在“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对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不仅要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更要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厚植这一制度优势,它可以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依托这一制度的巨大优势,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一大批创新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加快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为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积累了成功经验,助力了自主创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进入全面创新的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精神实质是“让科技为人类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转换发展动能、激发新动能,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跃升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理论,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性化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确保科技能够为人类造福,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是在新时代全面创新背景下基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作用的透彻理解而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这一论断不仅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技创新理论的价值认知自觉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技理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而且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深刻。提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根本要义是驱动“发展”,前提是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基于此,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基本内涵的整体阐释就至少应包括探寻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社会效应、追问科技创新的价值旨归、正确领悟科技创新在引领发展中的科学内涵。而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分别秉持整体性方法论原则进行诠释回答。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这是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社会效应的高度概括和科学表达。“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整体性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是在发展中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需要。由此,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现实发展需要上趋于一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托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必须建设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一致的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正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对于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而要顺利完成这个战略任务,需要联系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关口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树立问题意识,找准发力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包括战略措施、战略支撑、重要基础、内在要求、制度保障、必要条件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既需要各要素体系的整体联动、协同发展,又需要有所侧重、重点引领。在整体性方法论层面,“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既构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明确目标,又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三大变革”从不同侧面集中反映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高水平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而科技创新的充分融入也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根本路径。就质量变革而言,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供给与需求角度考察,主要表现为供给侧的产品质量难以满足需求侧的要求,即无效产品过剩和高质量产品不足。何以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唯有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服务和产品科技含量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从而提高创新对经济社会增长贡献率,提升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围绕质量变革这一主体,重点推动效率变革填补低效率洼地,必然诉诸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既是创新的度量标准,也是创新的一种手段。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于进行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培育新动力、新动能。如此一来,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新阶段,发展动力的转换就具有历史跨越性,只有“创新驱动”才能够推动效率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质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通过新发展方式解决改革深入过程中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关键要着眼于改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创新驱动作为引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
第二,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这是“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提出的价值旨归。科学技术负载着价值的、伦理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任何追求真理的科技活动都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马克思主义强调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解放,这是一个价值论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价值论的“支撑点”,对“为了谁”而科技创新这一方向的追问要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整体比较的视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科技应用于生产活动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科技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的合谋也正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关键重点之一。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运行的活动规律,揭示出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所造成的科技对人的异化的客观事实。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在内的西方学者对此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工业社会造就了“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弗洛姆认为科技将人削弱为机器的附属物。资本主义科技创新本质上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的。正是在对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应用所导致的科技异化的揭示中,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科技创新人化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科学技术的本质二者的历史性关系,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属人性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这里,追求知识和真理是前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保证;只有追求知识和真理才会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才会使科技不断造福于人类。通过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其现实根据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哪些方面呢?美好生活的需要绝不仅仅是物质性需要,还包括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社会性需要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精神性需要。它是在“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之上的全面延展,主要反映的是作为社会人的共同需要,即社会需要。从时间范围看,不仅仅是指当代人的利益和需要,它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利益和需要。从空间领域讲,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利益和需要,而是指所有各国人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的利益与需要,即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科技创新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科学技术应当与合乎人性的价值体系以及行为原则。既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有益于人类延续生存以及文化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现实满足程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动力,也应该是新时代科技进步的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尺度。科技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科技的进步也是在进一步满足人类需要的情况下获得的。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提出的初心,透视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人化理论价值认知的自觉遵循。
第三,实现科技创新、开放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与协同发展。这是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中科技创新概念的认知升级。突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驱动发展还要充分关注与正确处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协同关系。协同性是整体性的必然衍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并不是指科技创新单一地发生作用,而是与制度创新互动耦合、协同发力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这就需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性合力。在此,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彼此独立,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性整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语境下,科技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制度创新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科技创新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驱动生产实践以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制度创新是通过突破不合理的规则与边界,驱动交往实践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双引擎,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先后、轻重之分,互有侧重、互为补充。
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与“非对称”赶超战略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根本动力,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所在。它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特色,是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人类实践活动。“自主”强调的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自主创新,就是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它也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中兴事件”有力证明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的,只有依靠自力更生。但“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外开放也必不可少。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前提条件下要重视外部环境、外部条件的作用,重视对外开放,重视和环境的信息、能量、物质变换,重视把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要通过开放创新积极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长处,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科技创新需要内外联动,只有通过开放的环境,才能在国际比较和竞争中推进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使科技创新获得新动能,继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开放创新、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展伴随时代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最新成果。因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深刻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实现从单一方面创新到综合创新协同发展的认知升级。
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整体性审视,不仅需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视角对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进行考察,而且还要进一步探寻科技创新自身整体性发展的实践要求,从而贯彻和落实“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关注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整体把握。
第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革是点燃科技创新的点火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不但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旨在通过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其中“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领域需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并且科技创新的活力只能通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释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科技体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束缚了科技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自主创新和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科技体制改革是由科技领域存在的问题倒逼而产生。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任重而道远,根据《全球创新指数2019》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建设)和综合创新实力不对称是明显短板,“重技术轻制度”的传统观念普遍存在。因此,为保证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我们需要通过全面改革不断创造一些新的规则,让它服务于创新者和新技术。这就涉及思想、制度、环境、政策、载体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整体,不能从某一方面单独着手,而要整体推进。而改革是涵盖着力点、核心关键、机制原理、制约因素、推进路径等复合型的措施和手段。这就意味着只有增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形成高效互动的科技创新格局,解决“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改变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矛盾问题。因此,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要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历史经验,更要结合我国现实状况与新时代发展特点。具体来说,科技体制改革要确立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基本属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元性;遵循生产关系适应调整以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性;倡导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与其他方面改革协同推进的协同性;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创新的规律性;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性;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增强制度创新针对性、系统性、突破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自主性;明确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的现实性。总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破除抑止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创新释放活力。
第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依赖科技创新人才。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一切进步本质上都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现实的人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唯一能动的主体。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科技创新,科技从来不是某种外在于人的力量,而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证,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外化。因此,在科技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既要推崇科学、弘扬创新,又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科技人才,依靠他们的创新实践力量。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就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的主体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既然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那么如何培养、使用与评价人才呢?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与评价机制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与内在要求,它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与精进的业务能力,其中,政治方向是根本,道德素养是关键,业务能力是核心。而这三者也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性关系。
在政治方向上,我国科技人才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点到面,从局部到系统不断对科技创新实践进行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高度自觉。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建设者,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我国科技工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挥党管人才这个我国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是我国科技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在道德素养方面,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自觉践行以爱国主义为首要内涵的科学家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个人实现理想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科学家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要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创新才能、知识积累融入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将个人理想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新时代科技人才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勇于突破陈规、开拓创新,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提升业务能力,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而业务能力的提升要遵循“熟—巧—精—神”的路径,以“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实现量的积累,以“不破不立、破旧立新”的创新求变实现质的飞跃。业务能力强调一专多能,基于互联网经济的“跨界思维”,苦练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引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能,始终秉持初学者心态,终身学习、不断精进。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广大劳动者也逐渐成为创新主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发挥人民大众的创造力,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第三,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么科学普及就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发展的土壤,具有基础性作用。古往今来,任何发明、发现、创新成果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逐渐累积的过程,科学普及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科学普及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形成良好氛围、激发创新智慧、释放创新力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培养科技人才。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要素需要融合互动以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对此,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密切相关,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为补充,紧密衔接、相互融合,共同体现了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共生互动作用会形成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产生“放大效应”,即创新效益的系统性叠加。科学普及滞后于科技创新势必导致创新效益损失,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普及为科技创新提供的保障作用,科技创新才能更上一层楼。因此,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力争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除了需要体制机制变革、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作用之外,还迫切需要科学普及来推动科技创新。
然而,我国“重创新、轻科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但科学普及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政策上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按照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较高的公民科学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关键。增强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整体性的社会工程,它要求公民了解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原创性的科学思想。首先,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前提基础。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民众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整体普及,整体性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科学的基本属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只有全面系统性理解科学,才能从根本上崇尚科学。其次,培育科学精神是重要使命。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灵魂,它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发展进步不可缺少的理性精神,是凸显人的本质的力量源泉。弘扬科学精神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在科技实践中不断培养求真、探索、创新、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营造“勇于试错、敢于冒险、宽容失败、不迷信权威”的文化氛围,让科学精神落地生根。再次,倡导科学研究方法是核心关键。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理论指导。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换言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既适用于自然科学又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要自觉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丰富自己的方法论系统;最后,培养原创性的科学思想是目标导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而只有原创性的科学思想才能够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基础研究是培养原创性科学思想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培养科研人员甘于在见效慢、周期长、回报低的基础研究领域扎下根去,摒弃急功近利,培育原始创新。
总之,从科技创新的整体性发展需要看,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型人才与科学普及是推动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三者只有系统整合、协同推进,才能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创新发展。因此,作为驱动发展“第一动力”的科技创新,需要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按照整体性的发展路径,逐步实现整体性的目标要求,满足整体性的社会发展需要,助力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