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诚
(沈阳建筑大学 后勤服务集团,辽宁 沈阳 110168)
我国作为建筑大国,工程领域发展迅猛,包括科技、技术、工艺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因此在高校办学中仍维持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这不足以应对社会发展,就计算机课程而言,建筑行业在计算机软件更新的也较快,一方面软件发展的需要可适应各种条件下的建筑结构;另一方面也是更新理论发展成果使计算更加精确。目前虽有任课老师在教研中了解前沿发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然而教学模式、培养体系的落后,紧靠老师的渗透不足以应对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会使教学参差不齐。教学改革必不可少,所以在保证原基础教学下,开展各种建筑软件的基础教学,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更能树立正确发展目标。
本文围绕建筑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新方法、新技术、以及相关理论与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建筑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次、分类别教学的理论、方法及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建筑类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设置规定学生按时按点上课下课,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教学需要一边面对电脑讲解知识,一边要维持课堂秩序保证学生尽量投入其中,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传统的基础教学都无法保质保量完成,更无法谈及对计算机教学引进前沿技术的改革。同样的内容,基础好的学生学起来容易,而有的学生跟不上进度。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计算机熟悉程度大不相同,传统的基础教学有的同学不需要,有的同学学不会,无法同步。教学解决方案针对性不足,无法使学生投入兴趣。对学生反馈而言,传统计算机教学内容,如C语言等,专业性较强,理解困难,且对建筑行业涉及不大,导致后期根本不会复习,可谓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而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建筑行业涉及的软件,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安排却较少,都需要学生课下探索。
当今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各类施工及设计技术人员要求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而目前建筑类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较少,学生毕业后需要用较多的时间去学习使用相关的软件,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当今为互联网时代,在我国5G率先发展下,日后的互联网交流将更加频繁、快速,知识更新、工作节奏都将带着改变,与此同时,高校的计算机教学面向各个专业进行,以使学生适应当下社会环境,有能力来应对将来的就业环境。但教学机制体系庞大,改革力度不深繁多,同时涉及诸多考虑因素: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院间需要更多时间专研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等,因此教学的改革总是大幅度滞后于领域的发展。为提高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使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提供有力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增强实用性,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辅助条件,改造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任课老师把握所授学生专业的前沿软件应用情况,把最好、最先进、最有帮助的软件带进课堂。使学生从另一角度发现专业的特点,更能深入学习,增加兴趣,温习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从而为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各专业人才。
建筑高校要有区别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计算机任课教授发挥课改先锋作用,将多年教学经验汇总分析,以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系,使教学内容保证基础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上更能贴近专业领域的学习。
教学内容是改革的关键,教授是输出知识的关键,要想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专业计算机技能,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是关键,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精髓。计算机专业领域发展更新快,就建筑院校来说分科也较多,如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桥梁工程、材料专业都有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且软件为多种多类型。这就更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在课前做更充分的准备。当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关键,学生在课上掌握计算机教学后,应在课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专业知识代入软件中,完成模型验收,为毕业设计做充足准备,也将促进教学内容的根本改革。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联系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代入软件计算中,构造出模式使学生更能理解专业知识与计算机软件学习的重要。完善的课程体系需要各专业任课老师与计算机任课老师紧密交流,例如ABAQUS计算机软件教学,就需要材料力学专业老师与计算机老师,关于材料性能的力学参数规范要求在软件中体现出来,在模型下更能有助于对结构模型的力学及受力性能的分析。
本次改革是将教学目标瞄准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将教学改革模式引进校企合作单位,在完成基本计算机课时后,邀请企业专家在建筑设计、工程应用等专业领域进行案例模拟分析,针对符合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学出心得体会及课程意见,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提供依据。
建筑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软件需要电脑配置高、运行速度快,本次计算机模式改革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需要院校提供充足的资金更换电脑硬件设备,使软件教学更顺利,运行更迅速。本次设备更换应进行计算机发展的预测,使该批设备在5~10年减少更新次数,节省开销。设备的更换可使学生上课更有操作感,更乐于动手动脑,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教材的选择应与院校及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满足当初课程设计的需要,在发展前沿引用相关学术论文做补充,使学生从最新研究成果中摄取知识。在教材重新选择后,任课教师重新进行教案设计,学校组织座谈会进行评阅,真正落实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认为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有创新,就可以得到高分。3)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4)对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期末笔试了解,这部分可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分数的累加占总成绩的70%。5)正确处理好基础教育与等级考试的关系:组织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有一定优越性,因为它可以高层次地实行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其他一门学科所没有的,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自身须不断努力学习,进行继续教育。因而继续教育成为教师工作中一项长期而必须的任务。因此,努力创建一支高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未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目前建筑类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办法,并在实践中加以采用,必将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