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智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目前,我国90%以上棉花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数字化,棉花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在农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所有农产品中第一个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品种。棉包实现了仪器化公证检验,每一包棉花都有了自己的条码和详细的HVI棉花质量数据,为纺织企业按包使用、精细管理和精准配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要实现纺织企业精准采购、原棉精准配货、精细配棉的目标,助力棉花贸易方式由按批销售到按指标销售的转变,还需要对原棉精准配货技术及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研究原棉主要性能指标与纺纱质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棉包分类分组方案;研究HVI棉包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融合棉花加工、检验、仓储、纺织应用各环节信息,构建原棉采购方案,辅助用户购棉决策;构建棉包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发精准配货系统,实现棉花流通环节全程信息对接,为纺织企业提供快速精准服务,稳定纺纱质量。
主要是研究原棉的马克隆值、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性能指标与纺纱质量之间的关系。棉包分类分组方案设计基于以下原理:在纺纱生产选配原棉时,棉纤维的长度、马克隆值、强力、断裂伸长率、棉结、杂质、回潮率、色泽和含糖等指标直接影响成纱质量,同时成纱质量的各个纤维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成纱的质量水平。
按马克隆值、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黄度、反射率、短纤维率、可纺性指数、杂质和颜色级等主要指标来设计棉包分类分组方案,让企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进行分组,实现精细用棉、优棉优用,稳定纺纱质量。分类分组方案根据配棉的指标对棉包进行分类,每一类棉包根据指标的数值范围进行分组。为尽可能减小货位占地面积,原则上一批原棉最多只分三个组,分类分组超出三个组时进行合组处理,合组时以马克隆值作为首要参考指标。例如对一批原棉按照指标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号设为A,按照马克隆值3.0≤Mic1<4.0与4.0≤Mic2<5.0进行分组,其分组流程见下页图1,马克隆值在3.0~4.0的棉包被分为第一组,若棉包的马克隆值不在此范围内,则判断其马克隆值是否在4.0~5.0的范围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将其分到第二组,若仍然不在这个范围内则输出结果。假如三个棉包的马克隆值分别为:Mic3.9,Mic4.3,Mic4.8,则第一个棉包属于第一组,第二个和第三个棉包属于第二组。
在棉包HVI 检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棉包数据处理技术,融合棉花加工、检验、仓储、纺织应用各环节信息,以构建原棉采购方案,帮助纺织企业做出采购决策。
通过棉包批号获取棉批加工信息、检验信息、棉花颜色级、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反射率和黄度等指标,研究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展示指标分布,见图2。充分了解各项指标的分布情况及离散度、棉花的水分和杂质,结合棉花仓储地点,对标纺纱配棉要求,综合评定并决定所要采购的棉花。
图1
图2 原棉各项指标分布图
研究基于棉包HVI 检验数据的流通和仓储管理模式,构建棉包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装卸方案,开发精准配货系统,实现棉花流通环节全程信息对接,为纺织企业提供快速精准服务,稳定纺纱质量。
原棉精准配货系统具有棉花数据下载、原棉采购、原棉分组、配货等功能,该系统由客户端见图3、扫描终端见图4两部分组成,客户端主要负责实际业务操作与数据服务,扫描终端负责具体货物的校验和核查等。
图3 系统客户端
图4 扫描终端
在实际操作中,纺织企业可以使用原棉精准配货系统中的原棉采购功能辅助进行采购决策,当提出棉花采购需求并支付保证金后,棉花被运到相应的专业仓库进行监管,纺织企业根据生产纱线质量要求对采购的棉花提出分类分组条件,然后利用配货系统客户端的原棉分组功能,以棉花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对棉花进行分组,见图5,并将分组信息传输到扫描终端。在棉花进入指定监管仓库、棉包进行转运落地时,工作人员通过配货系统中的扫描终端对棉包进行扫描分组,同时将打印的分组标签粘贴在棉包上,见图6,仓库根据分组标签分垛存放。每组棉花存放位置在仓管系统中一目了然,让棉花加工、检验、用棉和库存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棉花数据链,实现棉花流通环节全程信息对接。
图5 利用配货系统对原棉进行分组
图6 打印的分组标签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棉花产业链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数据信息。原棉精准配货系统的成功开发为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匹配、精准购棉和精准用棉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纺织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